高效 课堂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开始

2010-04-11 12:29:53
化学教与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酒精灯纸盒化学

沈 勇

(江苏省铜山县新区中学 221116)

新课标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说”、会“说”,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智能。因此,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教学中就此方面,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积极引导,改变从众心理,激发学生敢“说”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分属一定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人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当大多数人都不说话时,某个想表达意见的人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当一个人与大多数人意见不一致时,也会感到极度的压力,这压力甚至足以使他改变观点,迎合多数,但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实验验证,一旦群体中出现了偏离者,其他人的从众压力则大大下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发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又不敢发表的同学,让他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挑起学生之间的辨论。在辨论过程中,学生为了论证各自的观点正确,都认真地寻找证据,积极地参与讨论。这样不仅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且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讨论,克服了羞怯、畏惧,克服了茫然、懒散,改变了从众心理,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比如我在进行“性质活泼的氧气”这一节的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例题: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如下几个关键步骤:(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B)将导管移出水面;(C)加热高锰酸钾;(D)撤掉酒精灯;(E)装入药品;(F)检验装置气密性。请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 (填序号)。同学们思考片刻后,大多同学排出了EFCABD的顺序。“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呢?”我跟着问到。没有人应答。不过,此时我发现有个平时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扭头看看这个同学,又看看那个同学,又偷偷看看我。我马上请他回答,他却说:“老师,可能不对。”我鼓励他说:“先说出来看看。”他的答案是:FECABD。紧接着,教室内有5秒钟的寂静。然后同学们都说:“对。”我进一步问:“谁能讲出其中的道理?”此时,好多同学争相回答,回答的都很好。其中就有刚才胆怯的那个同学。

二、精心设问,引发学生想“说”

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智能潜力。不言而喻,教师精确的设问,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想“说”。例如:初三化学讲到“燃烧的条件”一节,列举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能燃烧时,精心设问可按下述程序进行:教师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会”。“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当然会。”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烧起来。学生说“这有啥稀奇,纸盒湿透了当然不会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透掉了,就不会烧起来呢?”此时学生已处于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急切等待解答,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时来巩固知识,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后解答问题时的“说”的能力。

三、多方开拓,启动学生多说、会说

我们知道,教育学生重在引导,引他走路而不硬牵着他,鼓励他前进而不强制他,启发他思考而不把一切告诉他。总之,教师应善于开拓多条思维之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去思考和探索,这样才有话可说,逐渐学会说。比如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复习到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时,就采用了“一线串珠”的复习方法。首先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同学们加以思考后便逐一回答。此时,我进一步又问:“我们学过的其他概念中还有跟它们相似的吗?”结果同学们竟相纷说,最后总结出八个这样的化学概念。之后,我再问:“我们在研究‘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同学们回答:“对比法”。我跟着问:“那么,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用到此法?”同学们总结了化学课本中用到该方法的内容,并且把注意事项总结的都很条理。最后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物质分类的关系网,这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在总结后把结果展示给大家。一步步归纳,说得很到位,很好。

在复习中我还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法,也很好的达到了培养学生“会说”的效果。如在一堂复习课上,我让学生“以自身为轴”,整理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然后把整理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结果,在经过二十分钟的整理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有条理的把自身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展示给大家。有的同学按“物质分类”整理,有的按物质变化规律等。说得都极有条理性、科学性与深刻性。学生具备了会说的能力,就具备了对问题的理解、总结、概括、表达能力,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思维范围,从面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达到新课标的目的,课堂效率自然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猜你喜欢
酒精灯纸盒化学
一次难忘的比赛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
童话世界(2017年17期)2017-07-25 09:27:18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卖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