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琳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论合并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路琳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近年的高校合并工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相应的规模与效益,同时合并高校也面临多种校园文化的冲突,为其进一步和谐良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合并高校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整合校园文化,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整合学校及师生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观及其所反映的主体利益,确立新的主位文化,重视在结构层面和价值层面对原有学校校园文化的梳理,体现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价值导向。
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和谐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任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但我们注意到,近年我国的高校合并工作虽然为高校的发展带来相应的规模与效益,但同时也使合并高校不同程度面临多种校园文化的冲突,为其进一步和谐良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对合并高校不同校园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促进合并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以免其在深度融合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因过量的文化冲突而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合并高校的良性发展,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认真实践的问题。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包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在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辩证统一于高等教育的运行过程中。其中师生的和谐发展是第一位的。“以人为本”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高校合并不仅重在实物性资源的组合,更重在人力资源的组合,其中人的和谐就成为关键或具有特殊意义。人的和谐是对基于一定价值观认同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根本反映。“大学文化是大学中的组织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这种组织文化常常隐含在组织成员的内心深处和思维模式中,被组织成员有意与无意地接受,并自觉与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来”[1]。由于合并前各学校师生所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给合并高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从现实看,虽然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完成实质性融合,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但是从合并到融合,最终达到和谐发展,不少高校仍存在着差距,还有一些高校由于“人合心不合”而导致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的浪费。这种现象表明了合并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其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应比以往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更加关注人的和谐,更加关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内涵和终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忽视了这一关键所在,就背离了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初衷。因此,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注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和谐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合并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其基本内容就是坚持以师生为本,着眼于提高师生的素质,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师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师生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发展等。
(一)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目的
学校的和谐发展是以学校每一个师生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学校的和谐发展又应以有利于每一个师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对于合并高校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学校的工作重点放在激发全体师生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同时努力为每一个师生创造满足其各种自我实现需求的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的发展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学校发展与教师、学生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高度重视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将学校的整体发展与师生的个人发展有机地结合,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尤其对于合并高校而言,实现这一点非常有利于师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在师生之间能达成默契与共识,仿佛一种心灵盟誓,每一个师生知道在这座校园中,他们的赞美和反对对象都是明确的,他们的行为在哪种意义或程度上是符合校园文化的规范和要求,在所有师生的心底,都有一道十分清晰的底线[3]。
(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由于经历和资历不同,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利益诉求、目标追求、生活需求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加之合并前各学校间存在的差异,使得学校的和谐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难度。和谐在于“和而不同”,和谐所解决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是“不同”之间的“和”,即将不同的发展要素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简言之,是对立统一所体现的推动力。在一定意义上,师生所形成的合力的大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动力大小。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和而不同”,因此,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正确引导师生对利益的诉求、目标的追求及生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调动每一个人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合并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这应成为合并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师生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根本
师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事关广大师生的长远目标与根本利益,需为师生所认同,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建设发展这个大局,自觉做到与学校同心同德。需要强调的是,大学办学质量和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是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只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科研水平才会增强学校实力,提高育人水平。为此,学校在制定各项政策及规定方面,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要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感受,提倡以诚相待、尊重并欣赏每一位教师,注重科学的管理和情感投入的结合。这是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前提条件。
“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4]。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有自己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有体现这种发展目标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学校文化结构。对于合并高校而言,由于合并前各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学校师生有着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合并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合并高校整合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
合并高校的校园文化整合是指合并高校在实质性融合过程中,以新的学校发展目标及其所决定的新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为核心,以新的文化结构为参照系,对原各院校的校园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过程。对此,我们还可以作如下解读,以进一步加深对合并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整合的认识。
(一)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的实质是学校及师生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观的整合
高校合并后各种因素的融合,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其实质在于文化的融合,在于师生价值观的融合。合并前各高校因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定位等因素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校园文化必然对其师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师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因此,合并后学校新的校园文化价值的确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践中那种在“应然”状态下推进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的做法终究不能使高校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因为合并后新的校园文化与原有校园文化之间、原有学校不同校园文化之间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接触、碰撞甚至冲突,其实质是不同校园文化所内含的价值观的不同所致。要使合并后高校的师生真正形成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合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合并后师生尤其是教职员工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及行为价值取向的整合。
文化和谐即体现利益和谐,文化价值观的整合反映着文化主体利益的整合。因为,“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5]。合并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的统一的产物,作为一所合并后的新型大学,它的校园文化应该得到学校的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这种认同不仅是一种文化认同,而且是一种利益认同,是对一种文化价值观所代表的利益的认同。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方式、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学校的前途和命运,也深刻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一些合并高校之所以出现“人合心不合”,甚至出现文化冲突,根本在于利益价值观方面存在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是干群师生各方利益的和谐统一,否则就不是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如此。
(二)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的重点是确立新的主位文化
合并高校的校园文化整合对高校合并发挥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它反映在学校合并融合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以文化的力量左右着合并高校未来的发展走向。文化整合作为“在文化相互接触过程中,一个文化系统作为主位文化,以其文化价值为核心,以其内在结构为参照系,对其他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功能和过程”[6],对合并高校具有特殊意义。合并高校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单位,也是一个新的文化教育系统,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新的主位文化,或者说必须尽快明确自己新的主位文化,即明确学校合并后新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及由此所决定的学校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所学校的主位文化的确立,也即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学校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它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凝聚和动力作用。这种新的学校文化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励斗志、指导行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全校师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重视确立合并高校新的主位文化,有利于社会对新的学校的了解、认同和支持。合并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同与支持。学校办学定位的科学性与社会对该校认同的普遍性是合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定位,涉及学校价值观的确立;认同,涉及主客价值观(包括师生在内的社会的价值观与新的学校价值观)的吻合。从学校的定位到社会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定位的过程即是确立新的主位文化的过程,是新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的过程;社会认同的过程即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使社会了解学校新的主位文化的过程。由此,校园文化整合及文化建设在“新校的定位”与“社会的认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必须重视对原有学校校园文化的梳理
基于合并的事实,合并后新的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吸收原有学校的优秀文化要素,体现原有学校的优秀文化特质。“异质性的文化在一个教育体内相互交融在一起所形成的合力,不仅对学校的技术和资源的整合是有利的,而且也是一所院校赢得本校师生和外界认同的必要前提”[7]。因此,对原有学校文化特质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对原有学校文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优秀的文化要素,也有利于师生对新的学校文化价值的认同。对原有学校文化的梳理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层面的梳理,目的是为了弄清原有学校文化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揭示其优势和劣势,以便存优去劣。结构梳理主要从校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以及对它们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重点是对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剖析。二是价值层面的梳理,目的是探索原有学校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特质在校园文化系统中所具有和体现的价值,并对其价值进行鉴别、评价和科学的区分,以便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对原有学校校园文化进行必要的梳理,尤其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剖析和价值层面的梳理,是合并高校进行文化整合所必需的。
(四)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必须体现对学校发展的价值导向
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引领、激励、凝聚等作用,其核心是价值引导,前提是价值认同。正确处理好合并后高校所具有的学校文化与原有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事关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中,工作的重点在于价值引导,在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确定;工作的难点在于价值认同,在于学校师生员工对新的学校文化的了解、理解和认同。为此,合并高校的文化整合必须遵循方向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方向性,即合并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符合高校合并的目的要求,体现学校更好(质量)、更快(速度)、更高(目标)的发展要求。有序性,即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整体规划(实施定向)、层次推进(讲求策略)、先易后难(把握时机)、分步实施(追求实效),其中,体现文化整合要求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是保证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价值导向的关键。
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文化整合,建设体现和谐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是合并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基于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文化整合实践。
(一)重视主位文化的引领作用,保证合并高校健康和谐的发展
“任何社会的主流文化,本质上都是对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肯定、确定与追求,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8]对于高校而言,学校主位文化的定位,体现着学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新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规范的认同与追求,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对原有相关高校文化特质的价值判断、选择与吸收,决定着师生员工的行为取向和合并高校的发展方向。合并高校确立主位文化,必须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决定着主位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导向。校园精神、师生价值取向、师生思维方式构成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同时,校园的文化整合与此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合并高校主要是以此核心要素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及结构为参照,对原有学校文化特质进行选择与建构的。其中,校园精神是重点,它是师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基础,也是一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思想源泉和内在动力。校园精神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师生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形成学校师生所认同并共有的价值判断系统。这个价值判断系统对校园文化系统自身的发展起着调控作用,使得校园文化系统具有更为明显的价值取向。
(二)重视新的校园文化与原有学校文化之间的协调,促进合并高校的文化整合
现有学校文化与原有学校文化之间的协调是合并高校文化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整合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协调过程。合并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现有学校文化与原有学校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甚至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合并高校之所以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之间的差异,未能搞好现有学校文化与原有学校文化之间的协调。在合并高校文化整合过程中,如何协调现有学校文化与原有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原有学校的优秀校园文化价值与新的校园文化价值相融合,是合并高校文化整合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对待原有学校文化及其价值的认识与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班子成员尤其是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新的校园文化价值与原有学校文化价值之间的协调与整合。能否自觉做到对原有学校相关文化的客观认识和理解,不仅关系到合并高校文化整合的实效,而且会影响到合并之后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代表学校发展方向的主位文化的价值导向,对原有学校校园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筛选与转化,抛弃过时落后的,继承有益有用的,通过更新转化使之与主位文化价值相融合。坚持新的主位文化导向下的传承与发展,是正确处理原有学校文化与新的校园文化之间关系的逻辑思维的起点,也是合并高校文化整合的应有之义。
(三)重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对合并高校文化整合的提升作用
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合并高校应确立“特色取胜”的发展理念。合并高校要想在新的形势下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应该也必须形成和具有自己新的办学特色。这种特色不同于合并前高校所具有的特色,但是又与合并前高校所具有的传统优势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在原有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办学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凝炼与升华而形成的特色。这种新的办学特色的凝炼与形成的过程,不仅对于学校师生具有重要的凝聚效应,而且对于合并高校的文化整合起到一种整体提升的促进作用。例如,从合并高校的发展现状看,如果说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竞争的一种战略选择,则合并高校必须把开放办学作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合并高校明确提出“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快速发展理念,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载体努力营造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消化、吸收、扩大、创新,逐步形成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进而加快全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讲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是对各种优秀校园文化的提炼,同时体现学校主位文化的价值取向要求,唯有此,学校才能真正形成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和谐发展局面,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对学校的一致认可。
(四)重视文化整合的层次性,更加有效地实施合并高校的文化整合
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以和谐校园建设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协调一致,统筹安排。要根据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校园文化结构要素的稳定性,有序地实施不同层面校园文化的整合。
以学校硬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物质文化具有表面直观性,营造符合学校新的发展要求的物质文化环境,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建设新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可以使师生对学校有一全新的直观感受,进而有利于师生对合并后学校的认同。多数合并高校结合新校区建设实施了这一层面校园文化的整合。
以管理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组织行为文化建设具有主观能动性,实施体现学校新的管理理念的校园组织行为文化,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注重新的校园组织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使学校尽快形成有序统一的组织秩序,实现协调一致的组织预期,进而提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达到学校新的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以规章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具有规范约束性,制定和完善体现学校新的价值取向要求的校园制度文化,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搞好合并高校制度文化整合与建设,可以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一体化和规范化轨道,使学校的决策运行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与优化,进而保证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以学科和专业质量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涵建设具有支撑引领性,注重加强合并高校的内涵建设,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内涵建设是一所高校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校合并后的战略核心。学科和专业建设,要根据学校新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对合并前高校原有学科专业进行科学论证,加强其融合和优化,同时,特别要注意发展新学科和培育新专业,形成学科与专业建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特色优势,带动学校学科与专业的整体发展。
以价值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思想统领性,高度重视合并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以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合并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继承和发扬相关高校优秀的大学精神文化传统,在原有大学精神积淀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新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根据时代办学特点和办学规律,凝炼和建设具有新的学校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既是合并高校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也是其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与一般高校相比,合并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文化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可谓任重而道远。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合并高校才能更好地彰显自身优势,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今后良好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毛亚庆.论市场竞争下的大学发展战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49.
[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9):1—16.
[3]凌红.文化沉淀:校园核心精神形成的基石[J].教学与管理,2009,(30):105—108.
[4]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06-14.
[5]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毛亚庆,吴合文.合并高校整合管理的文化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89—93.
[7]胡启勇.文化整合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4—47.
[8]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G64
A
1007-905X(2010)04-0206-04
2010-05-10
河南省科技发展项目(092400430042)
路琳(1954— ),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员,黄淮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文化与德育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 姚佐军
(E-mail:yui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