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平,李率文
(1.武汉科技大学 体育课部,武汉 430081;2.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课部,武汉 43007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余小平1,李率文2
(1.武汉科技大学 体育课部,武汉 430081;2.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课部,武汉 430073)
在阐述文化转型和我国文化转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处境和特征,以及对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态度,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可能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多元文化交流并求同存异的可能性及如何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中孕育、产生、衍化和发展,并形成了能够体现一定中国传统文化风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因此,由于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势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1]。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转型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如何相互融合并协调发展的建议及措施,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和谐发展而献计献策。
文化转型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转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渡、转换的过程。
耿云志在《胡适关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几个重要观念》中提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是指从近乎封闭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联系的,思想定于一尊的、没个性的古代文化,转变到开放的、与民主的政治制度相联系的、多元的、鼓励个性发展的近代文化。还有学者提出,文化转型是指文化结构和文化运行机制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化的过程;或所谓文化转型就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的占主导性的文化模式为另一文化模式所取代。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转型实为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现代文化,即同西方文化的“现代性”相遭遇,发生冲撞,继而力图融合之的过程[2]。
在比较这些文化转型的定义后,笔者发现尽管选择的问题和切入点不尽一致,但在关注的焦点上,却不无呼应之处。笔者通过对目前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所谓文化转型应是指在近现代,以儒家为主导的封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现代西方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向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的过渡和转换。
中国曾沿袭了两千多年的集权官僚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广泛而著称。然而,随着欧洲发起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兴起,中国的集权官僚制度充分显示出了其保守与落后的劣根性,从而启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现代大工业生产、蒸汽机、电器、化工、计算机以及生产它们的各种科技工艺、经营管理制度等等的出现,拉开了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演进的序幕。不言而喻,社会转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基因,重新塑造了国人的生存方式或生活的样法,实现了国人由传统农业文明自在自发的日常主体向工业文明自由自觉的非日常主体的转变[3]。
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多半生活在一个多代同堂的大家庭里,祖父母、叔伯、姨婶、堂表兄弟等,都为同一个经济生产单位而工作,宗族、亲族血缘化关系得以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在每个家庭里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压力,宗族、亲族制度的权威受到冲击,家庭结构因此进行了痛苦的转变,家庭因为移入城市而宣告分裂,逐渐向城市陌生化进行转变与过渡。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重礼仪尚和谐的传统美德,但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之下,这便与工业社会时期所倡导的重竞争尚发展产生了冲突。比如,经济生产由田野转入工厂,家庭成员不再并肩工作,家庭中不得不减少不必要的亲戚,变得更小、更灵活、更机动,从而更适合工业社会科技领域的需要。此外,在伦理道德、民族共同心理特质等方面也逐步向追求经济利益和利润最大化转变,因此,工业经济时代强调竞争的意义,奉行竞争促进发展的思维观念。
如前所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涉及人类生活的不同领域和各个层面,无论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代化转型,还是以知识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代化转型,都是独立于研究主体的客观存在,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历史的必然,无所谓正确或错误。
当代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之中的,是要符合当时的实际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土壤之中,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文化作为历史的文化遗产,必然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存在矛盾与冲突。这说明中国文化是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流传和保持,它具有累积性、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表明中国文化在流传过程中要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封闭中发展,都要吸取其它民族文化的有益养分,“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的文化格局已一去不返,在多元文化并存、协调发展中求得生存才是正道。
众所周知,西方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竞技体育文化也已成为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强势体育文明的冲击和侵蚀下,正在被逐渐边缘化。同时我们也应承认,某种程度上,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独特的优势所在,尤其对当代体育中所面临的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着很好的调和作用。此外,当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西方体育与奥林匹克中的每一个运动项目,在成为世界化强势项目以前,都是某一国家或民族中的弱势项目,因此,运动项目的强势与弱势之间完全可以转化。
诚然,要想扭转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弱势地位,并非是要与体育全球化相抗衡,实际上目前也没有哪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有足够的经济后盾与西方体育霸权背后的强大经济实力相抗衡,比较可行的出路是尽快发掘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仍具有活的生命价值的因子,将之充实到世界现代体育新文化系统中,从而实现与世界现代体育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具有很好的包容能力,要能不断地科学地创新和发展,具备新鲜的生命力,在大众心中永存魅力。另外,应建立起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提升它在国家体育发展计划中的地位,通过融入近代体育文化而达到扼制强势文明对弱势文化侵蚀的目的[4]。
从文化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可分为三个基本的层面,即物态文化层 (表现为具体的运动形态),制度文化层 (表现为体育体制)和行为、心态文化层 (表现为体育观念、意识等)。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特色的神秘性、古朴性等特征。少数民族地区十分丰富奇特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植被种属等自然资源,无疑是现代社会最丰富、最优越的旅游资源之一。自然而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成为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的主导力量之一。比如,上刀山、过火海等云南傈傈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奇特、惊险、新颖、刺激等独具的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光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云南大理白族的“三月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清江国际闯滩节”、丽江纳西族的“三朵节”、壮族的“南博会”、西双版纳“泼水节”中的龙舟竞赛、斗鸡、堆沙、泼水狂欢、剽牛、民族风情展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蜚声中外,而且也为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农业社会时期,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居住一直都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存在,这不仅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所处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差异性,同时也促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宗族、亲族血缘化关系的形成。农业社会下的人们多半生活在一个多代同堂的大家庭里,都为同一个经济生产单位而工作。工业文明的浪潮使得农业社会形成的宗族、亲缘关系受到冲击,迫使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得不向更灵活、更机动、更适合于工业社会需要的城市陌生化方向转变。
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古朴、自然,富有浓郁的乡土人情,以重礼仪尚和谐著称于世。在强调竞争、斗争的现代化社会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发了富有特色的旅游业等地方经济,经济不但得到了发展,同时还接触了世界,开阔了视野。例如,我国彝族民间舞蹈《打跳》,在传统的火把节上,与西方传入的迪斯科同台演出,打破了千年戒律,既娱己又娱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华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两种不同形态、不同文化内涵的舞蹈同台出现,并为人们所接受,充分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已开始从重礼仪尚和谐向重竞争尚发展的现代化方向转变。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应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开始全面启动和组织实施,转型方向是,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多样化需求。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产生、衍化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能够体现一定中国传统文化风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独立于研究主体的客观存在,其发展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在的规律,因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还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者不仅可以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抓住其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来反映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此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可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而且能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者,要贯彻唯物主义的原则,紧密联系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特殊实际,把握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就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处境而言,相关学者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不具备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内在动力;二是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将受到西方强势文明的冲击。
毋庸讳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必然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毫无疑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许多因素,都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积极因素融入到中国社会的新文化中。比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古朴、自然、和谐,及带有浓郁乡土人情等的“理性”因子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以人本精神为标志的社会新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5]。世界文化格局已不再是某一民族文化“独领风骚”、“一枝独秀”的历史时期了,“墙内开花,墙外不闻其香”的时代也已一去不复返了。1984年国家体委结合蹴鞠、花毽和现代足球、排球、羽毛球运动特点,推出了毽球项目,便是贯彻古为今用原则、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转型的成功尝试。再如,为国人所熟知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龙舟竞渡,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蕴涵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起初便是由民俗活动转型而来,其中迷信成分占有很大比重,经过革除陈俗陋习,才成为全国各地民众非常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甚至到目前为止,这种转型使它超越了地域界限,而不再只是一种地方性活动了[6]。
多元文化并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上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人类发展到21世纪,仍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社会文明存在着,比如,东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北非和中东的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文明以及中韩日的东方儒教文明。
可见,世界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使得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对外封闭中发展,尤其是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依赖性不断提高。譬如,傈傈族的“东巴跳”;蒙古族的“国际那达慕”盛会和土家族在正月初三至十五举行的摆手舞节;苗族的划龙舟和壮、黎、侗、布依等族的打鼓舞;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刁羊”、藏族的碧秀 (响箭);蒙古和朝鲜等民族中广泛开展的摔跤,以及舞狮子、舞龙、踩高跷、跑旱船、元宵观灯、扭秧歌等民间游戏活动,伴以歌、载以舞,气氛非常热烈,风格突出,具有浓郁的时代民族特色和欢乐气氛,毋庸置疑,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经过提炼和改革,摒弃封建文化的糟粕和陋习,弘扬健身和艺术的价值,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结果。再有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抢花炮”的变迁也是很好的例证,尽管该项目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已多年,但大多数民间抢花炮组织者的态度往往是:官方的“抢花炮”与民间的“抢花炮”不一样,即作为仪式性文化的“民间”抢花炮并未离弃它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变成“现代化”抢花炮。以上例证均很好地表明,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与西方体育的冲撞下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不断地重新认识、改造、完善和发展自己[7]。
未来社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并存、协调发展中求得生存。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应该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人在自然中应处于辅助的地位,人类生活、行动的目标不是统治自然,而是把自然调整、改造得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与此同时,必须注意不破坏自然,让人与自然界其它生物共存共荣,即把中华民族自然意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西方文化中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形成新的人对自然的理念。现代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当然也有缺憾与不足。在此种情形下,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因循守旧地大讲民族传统文化复兴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但同样,全盘西化、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只讲一味地拿来主义,也是非常有害的[8]。
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即先进的文化必须依附于先进的经济形态[9]。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形势,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其采取开发与保护的措施。此外,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下,对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进行必要的保护、引导、调控,做到既抓住西方文化冲击的机遇,又协调发展不使其走上灭绝的道路。
[1]李率文,余小平.论文化转型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9):14-16.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12.
[3]塔娜,麻海山.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理性维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9):125-128.
[4]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三联书店,2002:1-3.
[5]吴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J].江西社会科学,2007(5):208-210.
[6]曹天予,钟雪萍,廖可斌.文化与社会转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47-253.
[7]曾永超,付用兰.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价值冲突[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6(4):66-68.
[8]刘永佶.中国文化现代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559-564.
[9]徐林.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84-86.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inority Tradition Sports Culture
YU Xiao-ping1,LI Shuai-wen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81,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ern China Nationality University,Wuhan 430073,China)
On elaborating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ransformation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minority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also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transformation;and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for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umbrell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lso the possibility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ithout denying differences;and discussed how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sport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modernization;transformation
G80-05
:A
:1008-3596(2010)05-0086-04
2010-03-09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 (YSY07007)
余小平 (1979-),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