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历史溯源与返乡的必然分析﹡

2010-04-10 08:25屈孝初
湖湘论坛 2010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村

屈孝初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历史溯源与返乡的必然分析﹡

屈孝初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农业现代化和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并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但与此同时,新农村社会建设、支农惠农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又促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返乡。本文分五个阶段追溯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历史,并从金融风暴“后遗症”及信息获取不对称、城市推力与家庭拉力、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产业阶梯转移与政府政策倾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返乡的必然性。

农村劳动力;外流;返乡

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外在条件(社会因素)和内在条件(个体因素)所决定的。外在条件是指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等;内在条件是指与人口自身有关的条件,如家庭、身体、受教育水平和个人能力等。内在条件虽然只对个体起作用,但个体是构成群体的基础,当群体中的个体都具备或多数具备某些条件时,这些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有了外在性(例如受教育程度)。当外在条件具备时,人口流动可能发生,但不是必然发生,因为人口是否能流动,还要受到内在条件的制约。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历史溯源

(一)重新启动阶段(1978年-1982年)。1978年开始,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热恋刚刚承包的土地,主要集中精力于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和向城镇转移的意识相对弱化。此外,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所产生的强大经济刺激,也暂时弱化了农民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冲动。但是随着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充分显现出来了。以往旧体制掩盖下的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开始显性化。

(二)加速转移阶段(1983年-1988年)。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效应开始显现。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使乡镇企业得到空前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实现了大量转移。除了向农村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转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离土不离乡”外,小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或城镇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的城市经济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弱化了城市户口中内含的基本生活供应约束,城市一些特定的就业岗位开始向农民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

(三)相对滞缓阶段(1989年-1991年)。这一时期,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行全面治理整顿,收缩经济规模,投资减少,乡镇企业受到一定冲击,减少了新的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放慢,甚至一些本来暂时进入工业部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和农业部门。这期间,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297万人,平均每年转移99万人,转移劳动力总量平均每年仅增长1.1%,出现了下降的局面,由1998年的21.5%下降到20.7%,下降0.8个百分点。同时城市生产的收缩使大量转入城市就业的劳动劳动力被辞退,向农村逆向流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低谷期。

(四)平缓发展阶段(1992年-2005年)。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推进、发展加快,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大规模转移的阶段。据统计,1992-1996年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122万,平均每年824万,转移劳动力的总量平均每年增长7.9%。1997年以后,随着经济运行的特征从过去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向供给过剩的转变,大部分工业产品出现过剩,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国不得不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城市出现了下岗工人,劳动力的转移出现较大的困难,转移趋缓。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阶段(2006年-)。2007年6月14日,社科院发布《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绿皮书指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预期在“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这将预示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即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正逐步呈现。所谓“刘易斯转折点”,是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即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而这种现象正在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情况,用工企业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加薪、加强劳动保障等来获取和维持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和引导企业善待劳动者。加强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法律保护力度,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有效性和长久性。另一方面,由于受惠农政府、产业转移、回乡创业、用工歧视和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倒闭了大批企业,农村劳动力回流返乡成为必然。

二、农村劳动力返乡的必然分析

2006年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不得不选择返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风暴“后遗症”及信息获取不对称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的主要原因。受其影响,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加上物价上涨,农村劳动力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工资的上调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率,既有的工资水平仅够维持在务工地区的生活开支。据人民银行对农村劳动力收入调查分析显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月平均收入2008年6~12月为1033元,而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1]。而据我们的调查发现,金融风暴后大部分企业为保市场、保订单、保订单、保技术工人不流失,均采取了裁员、减薪、增加工休日等措施,使得月工资收入下滑幅度处在农村劳动力不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于是农村劳动力的预期收入降低了,25%的农村劳动力月工资结存在500元以下甚至无结存。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不少年龄偏大且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放弃现有岗位,无奈地选择了返乡。

农村劳动力一度被称作“盲流”,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农村劳动力寻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虽然在一些城市中,各级政府组织也在建立相对规范的农村劳动力劳务市场,但总的来看,比较规范的农村劳动力的市场中介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劳动力主要是从亲朋好友、熟人关系那里获得就业信息。信息来源有限,有些甚至是误导。著名学者李培林的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仅占了14.1%[2]。这样的信息源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是以熟人群体为基础的,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的缺位,加之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就业中介体系,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村劳动力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

(二)城市推力与家庭拉力

城市对进城农村劳动力采取“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城市二元体制的排斥是促使农村劳动力返回的外界推动力。返乡者认为外出打工的苦处按大小排序依次是太累、受到歧视、生活条件差,且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相对农村普遍偏高,农村劳动力难以举家留居城市,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归宿仍是农村[3]。有接近20%的人是因家庭的原因而返乡的,这里家庭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子女入学;(2)照顾老人;(3)结婚生子;(4)恋家情结。

(三)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

首先,返乡农村劳动力受文化程度较低因素的影响。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改进,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城市用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条件差,文化程度低,总体素质也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很多农村劳动力因为文化程度低而接受技能慢,难达到招工企业的要求而被迫返乡。

其次,返乡农村劳动力受自身职业技能素质影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采取高新技术开展生活经营活动,以使其产业不断升级,这些城市的产业也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这就要求务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所以他们就业能力差,很难适应现代的高技术要求的企业需要,在岗位供给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出现了“知识断裂”,从而加重了劳动力供求之间的脱节,迫使部分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工返乡。

再次,返乡农村劳动力受其年龄结构影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潮”已兴起十余年,很多早期出来的农村劳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返乡后不再出来,这部分返乡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会逐年增加。这是因为年龄大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低,从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难度越大,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其体力衰退而无法再从事重、累、脏等工作,所以年龄大小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返乡的重要因素。

最后,农村劳动力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面貌的变化,返乡创业成为很多农村劳动力的愿望,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据调查估计,农村劳动力有5万元就可以做生意,有10万元就可以办企业,大多数返乡农村劳动力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他们主要在集镇开办个体户、经营农产品粗加工、搞小商品贸易,或者摆设摊点经营特色小吃,还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生产品的批发零售。

(四)产业阶梯转移与政府政策倾斜

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回乡创业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调查发现,这几年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的产业转移特性非常明显,随着东部地区资源的紧张和土地成本的提高,以及当地产业政策开始转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那些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直接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潮的出现。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带动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工成本的提高,沿海发达地区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将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向内地转移。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顺应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区域转移的趋势,并且成为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本力量。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业工人到大批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甚至一些生产企业是由农村劳动力开办的。

国家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避免“一条腿跑步,一条腿走路”,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提出新农村社会建设伟大蓝图,此过程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已经好几年了,农村面貌正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大量的中青年农民都到城市中去了,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实际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急需一大批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技能、既有好身体又有好经验、既有城市生活经历又有农村深厚感情的人力资源,这样,返乡农村劳动力就自然成为最适宜的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本选择,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如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粮食补贴、良种补贴、畜禽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受新政策的影响,农民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不断提高,部分农村劳动力主动回乡从事农业生产。扶持农业新政策的出台,增强了农村劳动力回乡种粮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实行创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

[1]张翠莲,赵伦.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J].构建和谐社会,2008,(5).

[2]萨爱东.浅析返乡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8,(4).

[3]宋广涛.返乡农民工“四个意识”的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F3

A

1004-3160(2010)01-0110-03

﹡本文系2007年湖南省社科重点科研课题《湖南农村人口及其治理研究》[编号:07ZDB109]的研究成果。

2009-11-10

屈孝初,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及人口治理。

孟毅辉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