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 Intima- Ⅱ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硬膜下积液外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0-04-08 08:44刘晓文殷艳华万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2期
关键词:透明膜硬膜脑膜炎

刘晓文 殷艳华 万萍

(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二外科,湖北 武汉430016)

硬膜下积液是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为10%~60%[1]。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硬膜下积液均可产生颅内高压而加重病情,部分患儿在疾病后期,积液形成包裹性囊壁,致使脑组织长期受压而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对这些患儿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很重要的。我科对11例小儿硬膜下积液反复行前囟穿刺效果不佳的患儿,改用BD Intima-Ⅱ静脉留置针行于前囟处置管持续外引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35例前囟未闭的硬膜下积液小儿,其中11例因前囟反复穿刺抽液效果欠佳,改用BD Intima-Ⅱ静脉留置针行于前囟处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25d~1.6岁,平均10个月;其中脑外伤引起者5例,化脓性脑膜炎引起者3例,晚发性维生素K1依赖因子缺乏症引起者2例,原因不清者1例;临床表现为前囟隆起8例,发热6例,精神差6例,间断抽搐4例,意识水平障碍2例。穿刺前均行头部CT或MRI确诊,主要表现为额颞部硬膜下积液。

1.2 方法

1.2.1 材料 BD公司生产的Intima-Ⅱ静脉留置针,3M透明贴膜,3M易撕胶带,纱布垫,一次性引流袋,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的接头。

1.2.2 穿刺方法 (1)穿刺前的准备,前囟门处及周围的头发剃除并了解头皮厚度;(2)患儿平卧,头下垫一软枕,在硬膜下积液侧前囟中心旁开2~3 cm处,用Intima-Ⅱ静脉留置针以45°角进针,有突破感后再继续前行1cm,拔出针芯后液体流出即表示穿刺成功;(3)穿刺成功后用透明膜固定,针身下用小纱布垫底,保持针上斜的角度,然后用胶带交叉固定透明膜外的延长管;(4)卡住延长管的活夹,取下肝素帽,将胃管连接头的一端与延长管的尾端连接,另一端接引流袋的引流管接头;(5)将引流袋与前囟保持同一水平;(6)开放活夹。

1.3 结果 持续引流5~20d后,引流液明显减少或无后,复查头CT,先夹管24h,观察患儿无不适后拔出留置针,11例患儿均恢复良好。

2 护理

2.1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囟门张力的大小以估计引流管的流量是否适当,囟门张力正常变化应逐步缓慢降低,如降低过快,可能引起桥静脉短裂而至颅内出血;降低过慢甚至不下降者,往往提示引流不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若引流装置中出现血凝块或分泌物等,应通知医生更换留置针。

2.2 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袋时需戴无菌手套,接头处需用无菌敷料包裹。妥善固定引流装置,指导家长避免碰撞穿刺针,尤其是患儿头部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引流管高度不得随意变化,初期引流袋与前囟保持在同一水平,根据引流情况逐步抬高于前囟5~10cm。保持切口敷料的干燥,一般每3d更换一次,如有汗渍或血迹可每日更换。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202.

猜你喜欢
透明膜硬膜脑膜炎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鉴别诊断实际价值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比较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