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分析*

2010-04-07 21:28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专业化辅导员职业

吕 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法系,河北廊坊 065000)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分析*

吕 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法系,河北廊坊 06500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辅导员正逐渐向专业化目标迈进,其专业化特征日趋凸显。但是在其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角色冲突、路径选择、专业胜任能力及发展机制建设等,需要我们从职业专业化与个体专业化两方面不断深化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专业化;角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逐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探讨和研究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是指职业不断改变自身的关键特征,从一般职业到准专业,最终争取获得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对此,可以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获得社会认可,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即职业的专业化。它“是一个职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职业标准的过程”;“它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时间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二是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依托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入职前、在职的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与技能,逐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历程,即个体的专业化。专业化是个体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提高的过程以及群体为争取专业地位而不断努力的过程。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我们也可以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指高校辅导员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获得社会认可,成为专门职业并取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辅导员个体在自身的职业发展进程中,依托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专业培训,习得辅导员专业知识与技能,逐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辅导员的专业成长过程。辅导员职业专业化与辅导员个体专业化共同构成了辅导员专业化。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面临的困境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辅导员正逐渐向专业化目标迈进,其专业化特征日趋凸显。但是在其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

1.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角色冲突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明确“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宏观层面,为解决角色定位问题指明了方向。但深入到辅导员工作的现实世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辅导员要扮演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角色,而这两个角色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冲突的,或至少是难以兼容的。这种角色冲突一方面表现为高校辅导员在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组织评价、学生评价之间,角色期待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心理疏导、事务管理等不同具体角色之间转换时产生的冲突。

2.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路径抉择

与角色定位相关联,在发展路径的抉择上对于辅导员来说,也面临艰难的抉择。选择行政职务,由于行政职数的限制而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而选择专业技术(教师)职务,也面临多重困难:许多高校并未按照教育部24号令的要求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即使成立了单独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其评聘标准也基本上是参照专任教师的评聘条件,强调学术科研能力,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及水平、课题的数量及等级等,在这方面专职辅导员是无法和专任教师相比的,其评聘条件无法体现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特征。在现实中,许多辅导员转岗流向专任教师或机关干部岗位,与这种发展路径选择的艰难不无关系。

3.辅导员知识结构失衡,专业胜任能力弱化

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指出:选聘的辅导员应当“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这里的“相关的学科专业”是指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学科专业,如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贫困生资助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党团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要胜任这些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伦理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基础。而据2005年4月对第3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辅导员、班主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社会科学这几类学科专业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3.4%,其他非相关学科则占了86.6%。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相近,但所占比例却很小。这说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总体上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要求相差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升。

专业胜任能力“指向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结构和实践能力两个层面,它要求二者相互匹配,并受时间、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辅导员专业胜任能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不足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主体支持。从其工作职责及素质要求来看,辅导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支撑。但按照专业化的发展取向,辅导员要在这么多的相关学科都成为专家几乎不可能,甚至在以上学科具有较系统的学习都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素质的欠缺,高校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受到很大制约,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欠缺,使辅导员泛化为学生事务管理者。

4.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机制有待完善

专业化建设毕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机制建设涉及选拔机制、晋升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多方面,需要有专门的措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目前已出台的一些与专业化有关的机制也不够完善。如在管理机制方面,与辅导员有联系的部门和组织有教务处、科技处、学工部、院(系)办公室、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团委、组织部、后勤管理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等。可以说几乎与学生工作有关的部门都会与辅导员产生联系。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职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多项工作、多头管理,导致辅导员缺乏职业归属感。如何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如何理顺辅导员与各部门的关系,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是今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分析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涉及辅导员队伍群体的专业和个体的专业化发展两个方面,因此,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也必须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切入。

1.辅导员队伍群体的专业化建设

(1)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起步比较晚,专业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国家及各级相关部门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尤其是在法律、政策、机构、资金、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积极营造有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

(2)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变革,促进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为应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实践中,高校学生工作价值理念也要逐渐由事务管理型转向研究型;由“管理”学生转向“发展”学生;由以教师为管理主体转向以学生为管理主体。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新的学生工作理念要求学生工作者放下“架子”,不以“管理者”示于学生,而要以“服务者”的角色示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生的“管理者”,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潜能,促进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将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开展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深入研究学生工作存在的客观规律,探讨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3)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以角色分化促进专业化发展。辅导员职责明确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应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提高学校食堂、公寓、安全保卫、医疗、实验、实习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明确教务处、科技处、学工部、院(系)办公室、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团委、组织部、后勤管理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等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辅导员能够集中精力真正成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进一步细化辅导员的工作分工,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明确各方面具体职责,突出每一工作领域的专业化特点和要求,提高专业化建设程度。将工作领域与个体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尝试建立不同方向的专业化辅导员:职业发展教育辅导员(职业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学生活动辅导员等,以角色分化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4)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辅导员职业体系。职业的发展还取决于职业制度的设立。专职辅导员岗位在一些高校的设置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培育了制度要素。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颁布有关高校辅导员的一系列条例和规章,也为我国辅导员职业体系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制度。当然,要建成这一体系,我们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专业化建设毕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机制建设涉及选拔机制、晋升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多方面,需要有专门的措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如在管理机制方面,与辅导员有联系的部门和组织有教务处、科技处、学工部、院(系)办公室、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团委、组织部、后勤管理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等。可以说几乎与学生工作有关的部门都会与辅导员产生联系。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职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多项工作、多头管理,导致辅导员缺乏职业归属感。如何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如何理顺辅导员与各部门的关系,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是今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辅导员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更根本的在于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能力。目前辅导员整体的学历层次比较低,知识结构失衡,专业胜任能力比较弱。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对有关学生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以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哲学或心理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为契机,不断提升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

(2)规范个人的职业行为,提升个体的专业素养。辅导员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要自觉、自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文件对高校辅导员职责的规定和高校对学生工作相关的要求从事职业活动,注意培养语言、行为的规范性,不断提升个体的专业素养,努力在学生中树立职业化、专业化的形象。

[1](澳)邓金主编.教育与科普研究所编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2]陈索权.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07,(3).

[3]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4]周琪.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G641

A

1008-469X(2010)02-0081-03

2009-12-08

注:本文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院级课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及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S-2009-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吕健(1979-),男,河北廊坊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赵 君)

猜你喜欢
专业化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