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联想省略引起的汉语歧义句研究

2010-04-07 08:55曾锐铭龙艳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歧义省略长沙

曾锐铭,龙艳辉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语义联想省略引起的汉语歧义句研究

曾锐铭,龙艳辉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歧义是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形式,即同一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义,它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为了避免和消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歧义产生的原因、情况和特点,掌握其规律,从而在运用语言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和消除它们;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结构外,还要注意学习习俗、谚语、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知识;多交流、多沟通。

汉语;语义联想省略;歧义

我国语言学家最早从理论上探索歧义现象的著作是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于 1951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语法修辞讲话》[1]167。歧义属于义句的动态形式。在言语交际中,一个句子形式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除了含沙射影的情况外,一般就是歧义现象。歧义现象在语言运用中十分常见,引起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子或一种动作只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义,因而不至于引发误解。但由于语言本身的特点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语言中歧义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语音、语法、标点符号和形体语言这五个方面。本文从语义联想省略方面,分析了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归纳与探讨。

一 语义联想省略

语义联想省略可发生在语篇中的任何位置。在小句中,它可出现在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位置上,同时还可在同一位置上省略以上的多个成分。被省略的原词语 (realized item)在语篇中根本没有出现,造成衔接纽带(cohesive tie)断裂,衔接纽带的断裂是语义联想省略的主要语篇特征。由于被省略的成分在上下文中单从字面上无法找到,解码者只能从意义上进行推定。这一推断的过程就是联想的过程。解码者只有通过语义联想方能悟出所省略的内容。因此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语法结构不完整而产生歧义。

二 语义联想省略引起的汉语歧义句

大量的歧义句都是由于句中的语法成分在修饰、说明或隶属关系上的不明确,从而造成人们对汉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除此之外省略某些词也会使句子语法结构不完整而产生歧义,以下将探讨由语义联想省略引起的汉语歧义句。

汉语的歧义往往是由于主题的不清楚,或是联结界限的不分明所造成的,说话人听话人你知我知就行了,没有替第三者 (读者)考虑。例如:

(1)路边瓜棚里,冒出一张老人的笑脸。

“仲老,吃了……?”

“吃了。”他淡淡一笑。[3]19

句(1)究竟是何含意,完全得取决于说话者的话题。a.是吃了 (饭);还是 b.吃了 (瓜 )?离开了一定的话题、场合,很难揣摩出说话者的本意。而根据认识语言学,每个人的认知领域不同,因而语义联想也不同,由省略所产生的歧义也相得益彰。

(2)“她还杀狗。她不要棒子不要刀,一条狗仔硬是被她两只手活活掐死,你看……毒辣不毒辣!”[3]241

句 (2)根据不同的语境语气,我们通过语义联想,至少可以有下面两种不同的理解:a.她的这种举动;b.她。

(3)邱老师的论文很多。

该句通过语义联想,可以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邱老师写的论文;第二种,关于邱老师的论文;第三种,邱老师所属的论文。

(4)我看到他那年才八岁。

句子由于成分省略,可理解为“我”那年才八岁,也可理解为“他”那年才八岁。如果是“我”那年才八岁,应是“我看到他,我那年才八岁。”如果是“他”那年才八岁,应是“我看到他,他那年才八岁。”

(5)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由于“揭发”后的“的”字省略了,因而将偏正短语“揭发的问题”变成了动宾短语“揭发问题”,因而“大家”到底是对“护林员揭发问题”感到气愤,还是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气愤,就不明确了。

汉语句子重主题,多省略,讲究“不言而喻”。索绪尔的弟子巴依 (Bally)基于语义场的观点,提出了语义联想 (semantic association)这一概念。他秉承索绪尔的观点:“一个给定的词项就象一个星座的中心,周围有不定数量的并列词项向中心聚汇”。这些词项,不拘泥于内容和形式,只要发挥想象,就可随意获得。以上例句均可通过语义联想省略产生不同的理解,致使歧义的产生。

三 结语

汉语主观随意性太强了,以至于读者 (听话者)要判断一个句子的意思往往需要察言观色,揣摩作者 (说话者)的意图、语气和口吻。对有些句子,听话者 (或读者)要是不了解当时的语境、语气、交际场合,即便是字字句句都听得真切、看得实在,也未必能解其意。为了避免和消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充分认识歧义产生的原因、情况和特点并掌握其规律,从而在运用语言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和消除它们;第二,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结构外,还要注意学习习俗、谚语、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知识;第三,语言是活的,要熟练掌握它,关键在于多交流、多沟通,在运用中避免和消除语言的歧义。

[1]邱震强.汉语语义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文明.浅析词汇歧义与翻译[J].外语教学与翻译,2003(2).

[3]韩少功.爸爸爸[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徐通锵.汉语研究方法论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赖先刚.语言研究论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2.

(责任编校:光明)

Study on Ch inese Ambiguity Sentences Caused by Semantic Assoc iative Ellipsis

ZENG Rui-m ing,LONG Yan-hui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00,China)

Ambiguity is a linguistic for m ofmore than onemeaning,which expresses several differentmeaningswith ambiguous sentences ubiquitou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This paper,in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association ellipsis;,makes analysis,conclusion and probe of ambiguous phenomena in Chinese.

Chinese;semantic associative ellipsis;ambiguity

H13

A

1673-0712(2010)01-0091-02

2009-12-17.

曾锐铭 (1982- ),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歧义省略长沙
长沙之旅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eUCP条款歧义剖析
我眼中的长沙
English Jokes: Homonyms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中间的省略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辛卯考联靓长沙
寻求歧义研究的解释力度:从认知视角到社会视角——兼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