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凤竹, 刘友田, 王彦文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公共选修课《丝绸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邹凤竹, 刘友田, 王彦文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介绍了在农业大学设置丝绸学选修课的背景及课程定位,着重阐述了课堂上如何以丝绸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氛围,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寓育于教之中的实践与探索。
丝绸;传统文化;寓育于教
《丝绸学》是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于20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高校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而自行创立,面向全校包括农、理、工、管理、经济、文、法、医、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68个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内容全面而系统、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公共选修课。旨在向非纺织专业学生系统介绍源远流长、内涵深邃的丝绸文化,举世罕见的考古发现以及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意义;讲授自丝绸原料生产、生丝制造环节,直到制成丝织物,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授课内容中不仅有丝织物组织基础及分类、丝织物基本功能与风格,真丝绸鉴别、保养,还简介当前国内外丝绸制品开发新成果及蚕丝生物新材料研究进展等信息。简言之“叙丝绸文化,谈古论今纵贯时空数千载;讲蚕绢知识,说工道农横跨行业好几家”,希望它能起到丰富阅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愉悦生活之作用。
作为公共选修课,丝绸学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保证不管哪个专业的学生选课都基本能听得懂、学得会。即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文理兼顾、虚实统筹;讲课风格上,要求丝绸文化、蚕桑起源部分雅俗共赏;枯燥的纺织专业知识及机械的工艺流程阐述力求深入浅出,表达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还要确保实用性较强部分(如真仿丝绸服饰及原料鉴别常用方法等)的书本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真正体现出既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又学有所用,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品味与鉴赏能力的价值。
组织讲课内容时,广泛查阅了《中国蚕丝大全》、《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各种版本的《丝绸志》、《桑树栽培与育种学》、《养蚕学》、《制丝学》、《纺织材料学》、《丝绸材料学》、《丝织学》、《丝织工艺学》、《织物组织与纹织学》、《纺织品大全》及相关杂志等大量史书典籍、教材文献。经反复推敲论证,拟定出课程体系基本框架,确立该课程应具备全面系统、通俗易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图文齐备、直观可视化程度高的风格。初期,学生对授课效果普遍给予肯定。又经十几年多次文字修改,结构调整,图片编排及视频剪接等补充完善过程,现已基本实现既定目标。为便于学生课下温习,还出版了自编教材,复习提纲等辅助材料。
十几年前刚刚开设该课时,完全采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速度慢、信息量少,特别是没办法演示诸如养蚕,煮茧,缫丝,络、并、捻丝,织绸,印染等操作环节。只能用挂图结合语言文字说明的方法,既影响讲课进度,又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因为几乎所有同学都既无感性经历,又无理性积累。特别是讲解工艺过程及实际操作时,便会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不知所云的尴尬局面。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进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是势在必行。最初,选用的是山东农业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老师自行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模板,虽因其局限性较大,功能也不太全而略显初级,但毕竟跟传统手段相比提高了一大步,受到同学的首肯,还获得了学院的奖励。几年来,多媒体教学资源频繁升级换代、PowerPoint制作技术也更加普及,课程组主动面对,集思广益,吸取他人制作课件的优点,结合本课特点,改革创新,做成精品。教与学的过程实际就是信息传递与接受的过程[1],期间必须考虑信息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顺序。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兴趣,会受到其对该知识熟悉程度的影响。第一,要注意控制教学内容的速度和节奏。其次,不同类型的信息要采用不同方式呈现,如空间位置信息适于用视频方式呈现;时间顺序信息则宜于用听觉的方式呈现。第三,还要充分考虑人们往往对视觉信息感受慢,但易记;相反对听觉信息感受快,但难记的特点。如果将上述几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则有益于提高讲课效果。在课件页面设计中还考虑了色彩的搭配这一细节,课件中大都采用明亮色调、尤其是加大了互补色的运用,因它给人一种对比鲜明、清晰度高,眼睛不易疲劳、轻松舒适的感觉。如(天)蓝色背景与白(或黄)色文字搭配等。
经过几年的扩充资料、修补完善,现已制成拥有数百幅图片,近百段视频,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字体多样、色彩鲜明,自定义动画活跃,图文兼备的课件,在历年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次受到学校督导组专家的好评。
虽然多媒体课件有诸多优点,考虑到本课程有些实物材料,如蚕茧、生丝、绢丝、各类化纤、丝绸面料标本等比较易得并方便携带,结合讲课进度及时展示给同学们近距离观看、触摸,对增强感性认知大有好处;带上简易器具,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现场演示蚕茧煮熟、索理绪、一粒茧缫丝等操作,同学们不仅对这种方式方法非常欢迎而且都跃跃欲试,提问声也不绝于耳,兴致颇高。
丝绸文化部分约占全部讲授内容的四分之一强,这也是一部分同学乐意选修本课的原因之一。为此,讲授者更有必要与责任跟同学互动,共同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调动大家听课的积极性,而不只是照本宣科吟诵古人诗句。做到这一点对于文科教师、尤其是以文学为主要知识背景的教师来说并不难,然而作为以生物为主要知识背景的理科教师来讲,就不那么简单了。基于这一点,教学组成员广泛浏览相关书籍、文献,努力攻读、深刻领会其意。课堂上尽量触景生情,旁征博引有感而发。如2009年春季开学,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机,山东农业大学又得天独厚坐落于泰山脚下,开学第一课就作为见面礼送给同学们一幅对联:“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泰岱儿女齐动员栽桑养蚕,金牛献瑞百灵惊蛰农大学子同上阵缫丝织绸”,“前程锦绣”。内容既紧扣丝绸话题,又与时机地点密接。同时也对同学们未来寄予希望与春天般的美好祝福。学生的兴趣瞬间迸发,大大地调动了听课积极性。再如,“我栽桑你养蚕师生协力织丝绢彩绘农大,党明政民勤勉干群齐心绣锦缎功盖华夏”,“穿梭时代”,也是借用丝绸之词,传达着只要勤奋刻苦、团结奋进必定结出丰硕果实的成才轨迹,也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坚定方向、努力学习、艰苦创业、勇立新功的雄心壮志。主题思想与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及今后目标相吻合。
提到“赛龙舟”,人们很可能首先会联想到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实更有文献将其描写成江南小伙争先恐后用船为姑娘往家中运送桑叶,以致演变成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的趣闻。值此,便又赋打油诗一首“轻舟竞帆箭般过,船充桑叶川溢歌;惊闻春蚕窃私语,更羡雪茧来年多!”,并配以龙舟比赛画面以助学生雅兴。吟诵南宋诗人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诗时,播放自己录制的布谷鸟在蒙蒙细雨中那清脆欢快的鸣叫声,同时调出采桑养蚕的劳作实景,让人心旷神怡,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不失时机地穿插于讲课过程中的启发词句,远比枯燥的说服方式更易于被同学接受,既温文尔雅,又记忆深刻。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渴望度,也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亲合力,对搞好课堂管理,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我要学而非要我学的意识大有裨益。在这方面我们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它的积极意义与无比力量。
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与培育人才的重任。特别是育人的方式方法并非亘古不变,它也应随着时代的变革而适度调整。当今青年大学生的个性较强,思想活跃,但毕竟还处在可塑时期。针对此特点,课堂上随时留意抓住合适的范例与时机,用古典昭示当今的方法循循善诱,进行润物无声的正面引导,做到寓育于教之中[2]。在卷帙浩繁的文献中,记载有众多与蚕、丝绸有关的典故、范例。传世之作《耕织图》中配有清朝皇帝题写的七言诗,其中写道“从来蚕织女功多,当念勤劳惜绮罗,织妇丝丝经手作,夜寒犹自未停梭”,其含义虽比较易懂但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见到该诗,讲授者对诗中名词含义略作解释后,紧接着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句相映印,同学们不仅能齐声朗诵,而且顿悟人人都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养成勤俭好习惯”之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白居易晚年时分得一新袄,作《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诗一首(节选):“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启示大家对他人要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要学会关心同学、同事及家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安宁的人文氛围、充满友善的美好生活环境,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孟母堪称中华伟大母亲的典范,“孟母断机”的典故脍炙人口,告诫人们学习要有恒心,求知要能持续,方可成才;半途而废则必荒废钱财,虚度青春年华,一事无成。再如明末清初山东籍的大文学家蒲松龄著有《农桑经》一书,不仅让人羡慕其博学多才,更敬佩其关心民生、注重科学真理的情怀。该书中载有“择叶、勤饲”等科学养蚕的论点,至今仍不失其指导价值。“勤饲”中有一句“懒人不可养蚕”极其朴素的至理名言,将此推而广之,告诫同学懒人不仅养不好蚕,至今天底下尚无适合懒人的工作,而且以后也不可能有。将孟母的持之以恒和蒲氏的人要勤奋的精髓统一起来,就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劳动光荣、“吃苦”是福的意识,倡议大家去参观养蚕现场及附近缫丝企业的生产车间,亲眼目睹工人劳动是辛苦的但却快乐着的风采。观后有的同学便萌生立志改善工人劳作环境、研发新设备或革新操作工艺的想法。这些微不足道的举措,或许会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江泽民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创新在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或战略地位,指出了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的真理。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理想,蕴藏着无尽的能量,如加以正确引导将是一笔取之不尽的巨大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之所在。当讲到织物组织时,就必提及缎纹变化组织中的“变则缎纹”一例,说的是若按常数飞数就不可能绘出循环数为6的缎纹组织图,但若改常数为变数便可实现;中国对世界丝织业有许多贡献,古人创造的丁桥织机与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的组合提综方法,就使普通织机上不能织较大图案提花织物的难题迎刃而解,其中还牵扯到数学中的组合排列知识。这是一些启发警示大家奠定坚实基础,勇于并善于创新的鲜活事例,有益于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再像闻名遐迩的锦中老大——云锦,其制作难度更是让人瞠目。每当在屏幕上打出旷世之作云锦织物样品照(像古代皇帝穿的龙袍等),并告知大家这些价值连城的织品只能用原始机器,至今尚不能自动化生产,就连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也束手无策时,学生们无不感慨万千,心潮涌动,一股勇于超越不甘服输的激情油然而生。
历史早有定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制丝企业也概莫能外,为了保证生丝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国家制定了严格而又缜密的生丝检验实施方案及细则,对生丝由里到外、从整体到细节面面俱到地进行质量检验。其严谨程度甚至可以说是达到苛刻的地步。当讲到这一部分时总会不失时机地将人才培养质量,做人要诚信等话题提出来,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联想与思考。
丝绸文化不仅是丝绸这一传统行业的构成要件,更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大学文化[3-4]内涵的补充,同时又是提升丝绸产业影响力、推动其更好更快永续发展的友好使者。而丝绸制品则是传承丝绸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愉悦心境的物质载体,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然而就当前来看,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在充当着丝绸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的指挥棒。纵观数年来的不平历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原因,国内蚕桑丝绸市场长期处于低迷或徘徊状态。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业内原有人才时有流失,年轻人才不愿问津。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前蚕、丝绸行业的发展,也对其未来高端人才积蓄、技术攻关、产品升级、争夺国际市场乏力埋下隐患。反过来还有可能波及到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丝绸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在课堂上做些力所能及的鼓与呼的工作。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曾是世界唯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从人们“治茧丝以供衣服”,方“天下无皴瘃之患”。荀子赞其“功被天下”,名副其实。
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积累,我国在丝制品花色品种设计、织造工艺等诸多方面都具备相当的实力,年出口换汇数十亿美元,增加就业岗位数百万个,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加之人民勤劳智慧,国家又有相应扶持政策,虽然眼下遇到一些暂时困难,但丝绸业向前发展的大趋势势不可挡。
课堂上要对青年学生多进行正面疏导,理性客观地面对现实中的困难,科学公正地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要坚定信念,增强自豪感,树立必胜信心。
蚕丝是一种蛋白质成分的纤维,与人体有着良好的亲和性。真丝衣服既吸湿透气又滑爽舒适,还能吸收紫外线从而避免其对人体造成伤害。由来已久的“纤维皇后”美誉,足以说明它的高贵、超凡。
在很多人生活早已解决温饱,甚至业已小康的当今,消费观念也有必要调整。应该将服饰在提高人类精神文明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提到一定高度来认识。适时引导大众正确消费取向,让人们享受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成果,既有现实意义也是切实可行的,而这首先要从转变人们消费观念,培养消费意识着手。
在我国,同样具有几千年辉煌历史、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茶业,当前其媒体宣传力度大、开发的产品多、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喝茶保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5]。相比之下丝绸业在媒体宣传上显得有些乏力,丝绸店铺也凤毛麟角。这种局面不改变将很难让丝绸走进百姓家。要解决蚕、丝绸业困境,笔者认为除了丝绸业内应采取诸如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强化创新意识、改善服饰性能、加大宣传力度等外,还可以乘国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将清明、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等)的有利时机,在校园举办丝绸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弘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丝绸文化、普及丝绸知识;让大学生尤其是体育与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做服饰表演,充分展示丝绸的服饰魅力,努力将青年人打造成既掌握先进文化知识,又懂得愉悦生活,还能够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代使者去影响更多的人。
有理由相信,丝绸文化必将在建设和谐社会、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1] 曲祥金,艾仕云,周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2007,(3):52-55.
[2] 沈新平,黄丽芬,庄恒扬.谈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可强化育人的环节[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49-350.
[3] 刘应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1,(3):48-50.
[4] 史文宪,车先礼.和谐文化与高校和谐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8,(2):18-20.
[5] 杨晓萍.论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学创新性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2):46-49.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public selective courseSilkculture
ZOU Feng-zhu,LIU Y ou-tian,WANG Yan-we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18)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and course location of a selective course Silkculture i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e elaborated the practice and significance of how to propaga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lass,to build an active atmosphere,and to conduct students setting up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of life at the right time,and to imply education in teaching utilized Silk as vehicle.
silk;traditional culture;education in teaching
G 642.0
A
1008-6927(2010)03-0401-04
2010-03-20
2009年国家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
邹凤竹(1957-),男,教授,主要从事蚕丝化学及丝蛋白医用生物新材料教学与科研工作。
王彦文(1962-),男,教授,专业主任,主要从事家蚕病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编辑:刘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