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

2010-04-07 08:15李存霞侯万福孟亚明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美育美的

李存霞,侯万福,孟亚明

(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

李存霞,侯万福,孟亚明

(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而美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创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美育化途径,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认同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美育;美育化途径

一、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育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进行多渠道、多途径的探索,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就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作为美的三种形态,包含了丰富的美育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完全可以得到美的、形象的诠释,从而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1.自然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一般称之为自然美。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崇山峻岭,直冲霄汉;长江黄河,汹涌澎湃;草原牧歌,低回盘旋;乡间民居,古朴秀丽。壮丽的山河与优美的风光,交相辉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五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唱出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最强音。

大自然日新月异,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身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推动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创新既携带着我们民族传统的烙印,又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在传统的“比德”思想中,自然特性被人格化、道德化,而人的特性也被客观化、自然化。“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自然万物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人们可以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极大的愉悦和满足。自然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陶情冶性、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

2.社会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以及30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是这一理论成果形成的源泉。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的美、人的性格和精神的美中得到了形象显现。

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党和民族长期探索并最终选择的结果。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中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诠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焕发出无比的自豪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洪大浪潮中,可以使人感悟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幸福的实现也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从而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审美能增进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省察,在于它是个人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形式,是使个人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在体验社会生活的美、人的性格和精神的美中,达到了自我完善和深化完善的目的,人格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3.艺术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虽然广阔、生动和丰富,但是比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并且受到许多限制。艺术美作为美的反映形态,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它不仅加深着人们对现实中的美的感受和领会,而且更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通过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反作用于人们的行动,从而更进一步推动现实社会的进步。这正是谈到美育时人们总是首推艺术美的原因所在。

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义先进艺术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在影视、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集中和典型的体现。以历史和战争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用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和逼真的场面,把人们拉回到民族危亡的关头,使他们真切地体验老一辈革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浴血奋战,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艰难历程。那些在黎明的曙光到来之际,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而壮烈牺牲的英雄,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在审美激情中,人们获得了辨别力,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以和平建设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守道德理想的重任,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初期,展现改革家克服重重阻力,雷厉风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风靡一时,营造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氛围,起到了振兴中华民族信心的作用。在反映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艺术作品中,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结合起来,展现出今日中国的社会精神风貌和道德标准,以平实的生活常态和富有本土文化意蕴的人物,引领新时代的道德境界。

黑格尔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可以得到美的形象的诠释,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就应该借助于美育的手段,把美育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将美育融入其中,使真、善、美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塑造优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的实施途径

实践美学认为,美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主客体之间达到真善统一,即人达到相对自由状态时的主体感受。美有重要的思想情操教化功能,因为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与真和善联系在一起,是以真和善为前提的。因此,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蔡元培和朱光潜先生与之持有相同的观点和论见。那么,如何把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经过探索和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四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1.建构美育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只有抓牢、抓好这一中心环节,才能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成功实施。为了让学生想学、愿意学、充满愉快地学,教育者必须在教学的引导和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美育的因素。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教育活动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与理论相关的音像和社会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为教育对象提供不同的情感体验方式,如情景——知觉体验、角色——想象体验、理论——思维体验、信念——自由体验,并且注意这几种体验方式之间由低到高的相互之间的结合和转化。这样,就能够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用情感发动意志,使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在艺术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可以使人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应该在文学、影视、美术、音乐等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贯穿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在此特别提醒两点:第一,教育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不能单方面地强调艺术的审美性而忽视其社会功利性,抹杀艺术作品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第二,教育者要避免对艺术作品作机械的政治图解,防止因为过度阐释而招致受教育者的反感。总之,只要用得巧、用得好,就会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收到理论灌输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

3.在美好的校园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高校校园应该是思想文化的圣殿,学习生活的乐园。美好的校园生活应该包括优雅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要搞好校园的美化和绿化,使学生步入校园就能体验到精神的感召和美的熏陶。引导大学生围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开展集思想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如组建学生剧团、书法协会、合唱队,举办红歌比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诗词书法展和大型纪念活动,提高思想意识和审美品位。这种融真、善、美于一体的美好校园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4.在红色旅游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优质资源,它集愉悦性、情感性和体验性于一体。通过组织和引导大学生游览祖国山河、参观历史遗迹、瞻仰革命圣地、体验民族风情,把“红色”和“绿色”、“古色”及“民族文化特色”融为一体,可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染和熏陶。红色旅游是一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教育形式,不仅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而且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的新载体。

三、结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而美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的途径,以便引导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认同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苏勇点校.易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鲍列夫著.乔修业等译.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G641

A

1008-469X(2010)06-0095-03

2010-09-11

注: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课题批号:201003209)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存霞(1969-),女,河北宁晋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美育美的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