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叙事角度及自然观*

2010-04-07 08:15张之春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麦尔维尔玛利捕鲸

张之春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系,辽宁大连 116052)

《白鲸》的叙事角度及自然观*

张之春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系,辽宁大连 116052)

《白鲸》在结构上与传统小说有着很大的差异,它的叙事特征是决定其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白鲸》采用了三个角度的叙事策略,同时,科学话语和哲学话语又组成了鲸类学知识部分,客观的叙事之中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多角度;叙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赫尔曼·麦尔维尔(Melville Herman,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白鲸》在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批评界的焦点。对其主题和叙事形式的挖掘,使该小说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作者麦尔维尔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也随之跃起。作品通过多角度的叙事策略,既讲述了主人公的捕鲸经历,又贯穿了鲸类学的知识,并体现了麦尔维尔本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

一、引言:亚哈船长捕鲸——人与自然的对抗

麦尔维尔本人说过,“要想写一本伟大的书,首先要有一个强大的主题。”《白鲸》讲述的是捕鲸船船长亚哈和南太平洋上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鲸之间的故事。被白鲸咬掉了一条腿的亚哈船长心中燃烧着复仇的怒火,他指挥着航船行遍世界大洋,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只为追踪莫比·迪克。整个故事以唯一得以逃生的水手以实玛利自叙的方式展开,讲述了捕鲸人在大海中追击白鲸的过程以及他们悲惨的下场。而捕鲸这一行为就象征着人和自然的抗争,在这抗争的过程当中,作者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白鲸》的叙事角度

1.三个叙事者

经过对作品叙事话语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作品中有三个叙述者:叙述者A为青年以实玛利,对应捕鲸故事中以实玛利出现的场景;叙述者B为全知叙述者,对应捕鲸故事中以实玛利隐退的场景;叙述者C为成熟的以实玛利,对应全书的鲸类学知识部分。《白鲸》三个不同叙述者相互之间构成了两种明显的解构关系:一是在叙述者A和叙述者B之间的对立与消解,二是在叙述者B和叙述者C之间的回溯质询。巴里·A·马克斯(Barry A.Marks)曾提出“追溯叙事”(Retrospective Narrative)的概念,在19世纪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是一种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现象。根据此观点,《白鲸》就可以看作成熟的以实玛利对过去经历的一种追溯叙事。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追击白鲸的生死考验,阅读了大量书籍,具有对人生深入思索的叙述者,以实玛利构成了“叙述当下”或者说“写作时间”,这个时间是以实玛利思考自己过去的时间。他屡次从过去时间回到当下时间,这就形成了作品叙事时间和叙述者的穿插。这种当下时间和过去时间的对话,意味着对自我的再次审视和一种哲学观点的转换。这种转换对作品的内涵起到了深化作用。

2.多角度叙事的意义

不同的叙述者和叙事距离造成《白鲸》的文体杂糅。《白鲸》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但传统的小说叙事、戏剧性的内心独白、史诗般的宏大气魄在捕鲸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并存。同时,科学话语与哲学话语又组成了鲸类学知识部分。整个故事可以看作“捕鲸故事”与“鲸类学知识”两大部分穿插的结构。通过对捕鲸业和鲸类知识的介绍,加上喜好议论的以实玛利无休止的玄思,小说的外延得到了拓展。

三、《白鲸》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1.作品中的多重关系

《白鲸》的主题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在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眼里,大自然代表了不可知、矛盾的,甚至漠然对抗人类的力量。人类的任何一种主观的感知,理解世界的努力,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威力之下都是徒劳的。《白鲸》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和社会定位作了一番重新审视。以以实玛利、亚哈和皮普三个代表人物代表对世界的三种不同理解,以及认知世界的不同方法和态度,但均不能对世界作出正确理解。在对周遭世界的不断探索中,他们均以失败告终。全书充满了对周遭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命运欺骗性的质疑,充满了死亡和阴暗的臆想,使得此书更像是对人类心灵的一次探险。

2.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

“这本小说里充满着象征。”《白鲸》故事中的大海、白鲸和捕鲸船分别象征着自然和人类社会。作者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艘捕鲸船上,对其作深入细致的描写。三位主人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因此当捕鲸船沉没时他们的命运也大不相同。白鲸对于亚哈船长来说是邪恶的化身,因为白鲸他失去了一条腿,他的骄傲受到了极大的侵犯,因此寻找白鲸报仇是他这次出海的目的。以实玛利是小说中唯一得到救赎的人物。以实玛利兄弟般的互助友爱,个人内心的平衡宁静以及一份源自人性深处的神圣直觉和至诚信念的超越追求则是他得到救赎的原因。麦尔维尔出生在一个加尔文教家庭,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对上帝的信仰。他幼时家境富裕,但不久衰落,年轻的麦尔维尔从事过许多工作,并多次出海谋生,贫寒的生活使他形成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丰富的经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素材。受开拓进取的美国国民性格影响,《白鲸》表现出麦尔维尔的帝国主义视野和个人主义精神。亚哈是极端个人主义者的代表,虽然麦尔维尔在理智上认识到亚哈的错误,但在感情上高度赞同亚哈。亚哈既是伟大的人类力量的代表,又是邪恶地对抗上帝的魔鬼,兼有高贵和残暴,人性与非人性。白鲸既代表上帝的权威,又是海里的恶龙,既神奇优雅,又阴险狡诈。

3.《白鲸》的现实意义

由此我们得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为了私欲而与自然对抗竞争。《白鲸》能够引起读者对生态问题的严肃思考,进而唤起整个社会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正确地处理人类活动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麦尔维尔的时代是美国开始全面进入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这样的社会必须是“科学”的,需要理性化的管理和精密的计算,强调的是理性和规范。文明时代的人要使世界理性化,因而要给自然界万事万物贴上标签,给出名称,作为认识的对象,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截然分开并对立起来。

四、结论

《白鲸》的整个故事可以看作“捕鲸故事”与“鲸类学知识”两大部分穿插的结构,通过多角度的叙事手段,麦尔维尔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作品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值得读者的思考:人类的活动不能破坏生态的平衡,人类要确保与自然和谐共生。

[1]Melville Herman.Letter to Nathaniel Hawthorne,Jul.22,1851.The Letter of Herman Melville.Ed.Merred Davis and William Gilman:New Haven,1960.

[2]赫尔曼·麦尔维尔著.曹庸译.白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3]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项伟谊.求索于海上:白鲸与西方文明[J].国外文学,2000,(3).

[5]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I106.4

A

1008-469X(2010)06-0033-02

2010-09-15

张之春(1978-),女,辽宁大连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专业教学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麦尔维尔玛利捕鲸
多维度的外国文学批评范式
——评《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麦尔维尔与霍桑的短暂友谊
日本政府因捕鲸争议“退群”
我爷爷是捕鲸手
试论《白鲸》中的种族主义倾向
绿山墙的安妮(二)
信息时代
充分检查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麦尔维尔研究
日本:继续捕鲸继续捕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