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语新词日译问题与方法

2010-04-07 05:31王志军
关键词:新词词典日语

王志军

(河南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试析汉语新词日译问题与方法

王志军

(河南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涌现了大量新词,如何将新词译成准确、地道的日语,使日本受众及时、正确、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是翻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深入探讨了汉语新词的日译问题,对于努力提高汉语新词的日译水平、加强中日两国交流、更好地宣传介绍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目前汉语新词日译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汉语新词日译的七种方法。

汉语新词;日译;问题;方法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符号载体。一定时期的词语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活动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反映。由于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人们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汉日两种不同语系在语法、词义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要想使汉语新词的日译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出原意,又能体现原词的语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深入探讨汉语新词的日译问题,努力提高汉语新词的日译水平,对于中日两国加强交流及更好地宣传介绍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1996年陈岩的《汉日最新中国语词典》(简称陈版)的出版为发端,截止到目前,国内汉日新词词典陆续出版的有李振杰等的《汉日新词词典》(简称李版)、林晓等的《汉日新词词典》(简称林版)、鲁永学等的《汉日政治经济词汇新编》(简称鲁版)、秦礼君等的《汉日对照新常用词典》(简称秦版)等四种词典面世。汉日新词翻译已成为学界的一个新热点,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在编纂汉日新词词典的过程中,仔细推敲了词典的词条,发现部分释义有修改完善的必要,并进行了大胆的翻译尝试。

一、日译的问题

(1)释义冗余,画蛇添足。出现词义冗余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译者对译入语掌握不够,或者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汉语本身的指代意义,导致简单的释义复杂化。比如“爱心”一词,李版、秦版、林版都译为「愛する心。愛する気持ち」。实际上“爱心”一词的意义重心在于“爱”,而不是“心”;所以,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愛」或者「愛情」。

(2)表达过简,信息丢失。主要体现在缩略词和一些“文化局限词”[1]的翻译上。如“白色污染”,要译好这个词首先要对词义有正确的理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非降解塑料垃圾导致的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表达,由于这类废弃物多为白色,故称之。由于日本在环保方面比我们做得好,此种现象不常见,所以采用林版直译的「白色汚染」会让日本日本受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故应在其后加注补译「発泡スチロール製容器やビニール袋による汚染。色が白いことからこう名づけられた。」

(3)忽视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译出词包含的修辞方法以及口语或书面等语体特征,以及译出词的褒贬感情色彩尽可能要译出,使译入词具有相同的韵味。如“豆腐渣工程”,比喻修辞,指工程像豆腐渣一样经不起考验,质量极差,日语中有「手抜き工事」(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手続·手数を省いた工事)与其意义相近且有比喻修辞,虽然在语感强度上稍弱,但可以构成准等译。鲁版译为「施工手順に従わず、必要な建築材料をごまかしてできた施設(プロジェクト)を『豆腐粕工事』といい、質の悪い、重大欠陥工事をさしていう」,意义的确是表达清楚了,但释义太过繁琐,失去了原词的修辞韵味。必须指出,「豆腐粕」是一个错词,应该为「豆腐殻(とうふがら)」,不排除是一个电脑输入错误。

(4)忽略对译词,舍近求远。如“癌变”一词,李版、鲁版、林版都译为「正常な細胞が癌細胞に変わる」。实际上,日语中有对译词「癌化(する)」,词义完全一致。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恐怕是对日语词汇了解得不够所导致的。

(5)其他问题。陈版将“安全系数”译为「安全係数」,属于望文生义,不了解日语的「安全係数」的真正意义。根据『广辞苑』(第六版)的解释,「安全係数」同「安全率」相同,是「材料の極限強さと許容応力との比。設計の際、部材内に生ずる応力を、材料の極限強さを安全率で除した値の範囲内に止めるようにする」。由此可以看出,它在日语中是一个科学专业词汇,没有汉语“安全系数”表示的“安全程度”这一抽象意义,其正确的对译词是「安全性」。

林版将“安理会”译为「安全理事会」,实际上“安理会”是“安全理事会”的略称,在日语中全称为「安全保障理事会」,通常略称为「安保理」,与汉语的略称“安理会”形成对译。

对于“大款”,李版、鲁版、秦版、林版释义中均包含「成金」,陈版更是只译成「成金」,然而「成金」是「急に金持になった人」(暴发户),与“大款”(非常有钱的人)的意义相差甚远。「大金持ち」才是正确的对译词。

二、日译的思路和方法

所谓“翻译”就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际间的文化交流,也就是两种语言符号的换码过程,即将一种语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表达出来,即文化信息传递中的解码和重新编码活动,以达到跨文化的交际、传递、吸收的目的。译者的任务是对源语(原語)的文化信息进行感受、分析、整理、吸收并转化为译者的思维信息,然后将其思维信息转变为的语(目的語)的文化信息,从而完成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2]。判断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达到了或在何种程度上接近了对等的效果。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e quivalence)主张“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其次也在文体上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源语信息”[3]。

实践证明,“对等论”具有不可克服的相对性,即不可能所有的词语都能够对等翻译,更不可能所有的翻译者都能够做到对所有词语的对等翻译,但对等翻译理应作为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

基于笔者的新词日译实践和前人的翻译成果,参照邹志勇、张敏关于汉语新词英译的方法[4],笔者认为:汉语新词日译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起来日译的方法主要有八种:回译、配译、归化、加注、释译、类推、补译、减译。

(1)回译。源于国外的外来词要进行回溯翻译,给予还原。这里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源于日本的新词,如“人气”(人気)、“过劳死”(過労死)、“子弹头列车”(弾丸列車)、“环境友好型社会”(環境にやさしい社会)等;一种是源于其他国家主要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新词,如“世界杯”(WorldCup→ワールドカップ)、“克隆”(clone→クローン)、“盗版软件”(piratedsoftware→海賊版ソフト)、“数据库”(database→データベース)等。对于前者,可以很方便地将其回译为日语;对于后者,除非译者对于汉语和日语的掌握程度很高,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英语的中介,借助汉英词典、英日词典等工具进行准确确认后将其回译。

(2)配译。中日间有很多构成方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对等的词汇,已由两国的语文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创造并在各自国家广泛使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译者进行再创造,只需广泛阅读两国的语言材料,为它们“牵线搭桥”“玉成其事”而已。这里,笔者姑且把这种译法叫作“配译”。如“大款”和「大金持ち」,“私家车”和「自家用車;マイカー」,“离婚潮”「離婚ブーム」,“就业难”和「就職難」,“包二奶”和「妾を囲う」「女を囲う」,“沙尘暴”和「砂嵐」,“集体旅游”和「団体旅行」等。

(3)归化。源语与的语的某些表达虽形式不同但内涵相当,或仅有少部分信息损失,此时不妨直接套用的语中的表达方式,这种方法称为“归化”。“归化”照顾了的语的文化习惯,为的语受众扫除了理解障碍,读来比较地道和生动。如“三角债”和「連鎖債務」,“支柱产业”和「基幹産業」,“无人售票公交”和「ワンマン?バス」等,这些词意义完全等价。

另外,“论资排辈”和「年功序列」虽然词性不同,但是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同,构成等译。再如“豆腐渣工程”、“铁饭碗”,日语的「手抜き工事」虽然在语感强度上比“豆腐渣工程”稍弱,“铁饭碗”和「親方日の丸」虽然构词方式不同,但语义均相近,可构成准等译。

(4)加注。有一部分汉语新词表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事物,采用直译的方法在构词和语法上都可以成立,但是通常会有信息丢失,或者由于日本受众不了解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深层信息而容易招致误解,这需要在后面加上适当注解,补偿直译带来的意义损失,以帮助日本受众更好地理解译文,增进他们对汉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当然,如果这些新词在的语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从而为较多的日本受众所了解,注解也可逐渐取消。如:“三个代表”如果仅仅直译为「三つの代表」,不熟悉中国国情的日本受众肯定会不知道“代表”的具体内容,因此应当补加注释「中国共産党の党建設に関するスローガン。先進的生産力の発展要求;先進的文化の進路;広範な人民の基本利益――を忠実に代表する」とする」。“老少边穷地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穷困地区”的合称,该类新词因为符合日语表达可以采用直译。但由于是省略表达,日本受众不能明了其内涵,所以直译为「老少辺窮地区」之后,需要加注「経済発展の遅れている場所の総称。革命の根拠地、少数民族居住地域、辺境地域および貧困地域。」

采用此译法的还有:“三峡工程”(「三峡」プロジェクト。揚子江の三峡に行われる巨大ダム建設プロジェクト);“西气东输”(「西気東輸」プロジェクト。西部の天然ガスを東部へ輸送する大型天然ガスプロジェクト);“脑体倒挂”(「脳体倒掛」。頭脳労働と肉体労働の報酬が逆になること、すなわち頭脳労働の報酬が肉体労働の報酬より低いこと)等。

(5)释译。在处理具有深层涵义且由于在构词和语法的限制而不能采用直译后加注方式的汉语新词时,通常要用释译的方法,即把原文中的实质涵义阐释性地译出来。这时,往往会丢失源语的一部分修饰效果,但这是翻译本身的局限性所致,此时我们只能求“信”而舍“雅”。如:“绿色食品”实际上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农药和化肥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可安全食用的食品,因此需要解释性地译为「低農薬·低化学肥料使用の安心安全食品」或「健康や安全に配慮した食品」。“高考状元”一词,“高考”可直译为「大学入試」,但是“状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局限词,在这里属隐喻修辞,其实质就是“考分最高的考生”,所以我们最终就译为「大学入試最高得点受験生」。“下海”一词,原指“渔民到海里捕鱼”,改革大潮中催生了“辞去原有工作而从事经商活动”的新义项,可译为「ビジネス界に転身する」。关于这个词很多译者都没有准确把握其含义,在此不再赘述。

(6)类推法。汉语中有些新词系类推而成,模仿同类旧词的结构或保留旧词某一成分。这类新词与旧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此类新词语时可使用类推译法。比如“酒吧”一词早已有之,是英语“bar”一词音译加意译的产物,“吧”一词在汉语中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单词后缀,这为改革开放后涌现出大量以“吧”为后缀的新词提供了便利。有趣的是,英语的“bar”和日语的「バー」后来也出现了后缀用法,所以这些“吧”造就了后缀的汉语新词可以名正言顺地采用“词根+后缀”的译法了。如:“书吧”译为「読書バー」,“餐吧”译为「ダイニング·バー」,“陶吧”译为「陶芸バー」,“水吧”译为「ドリンク·バー」,等等。

运用类推法时,要仔细揣摩新词的含义,分析其与旧词的构词关系,确保新词与旧词在构词手段和深层含义上均“如出一辙”时,才能尝试此法。

(7)补译。有一部分汉语新词属于省略表达,而且其完整表达形式日语中也使用,那么此类新词翻译时需要恢复“本来面目”,补全表达形式即可,笔者暂时把这种译法叫作“补译”。如“科研”(科学研究)、“底价”(最低価格)等。另外,“高危”译为「危険性が高い」,乍一看似乎不属于“补译”,其实“高危”一般不用作名词词组“高度的危险”,而是用作形容词词组“危险性高”来作定语,如“高危人群”等,就属于此类译法。

(8)减译。汉语有时喜欢使用四字词语(并非成语),很多词的前后成分只是为了加强语气而重复相同的或近似的语义,翻译时需要适当减译,使释义不至过于臃肿膨胀。如:“参政议政”(政治参与),“医德医风”(医療モラル),“歪风邪气”(不正な風潮),只需译出划线部分即可。

三、结 语

中国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反映客观事物现象的词汇也随之发生变化,将这些新词新义等效地译出并传达给外部世界,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责无旁贷。然而,新词新义的翻译是一项没有或少有前例可循的工作,很容易造成错译误译,需要翻译工作者深入研究其规律,去伪存真,精益求精,让新词新义的翻译不但达意而且传神,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信息,让世界更准确地了解中国。

对于汉语新词的翻译,本文所提及的陈版等汉日新词词典的编者们做出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作为新词研究的后来者,我们理应对他们表示由衷的尊敬和感谢,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汉语新词的日译尚存在很多不足。要想消除这些不足,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惟有如此,才能较好地处理在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避免出现不该有的错误。要真正把新词译好,词义理解是前提,翻译对策是关键,灵活表达式保证[5]。学海无涯,“译”无止境,惟有实践方能提高,汉语新词日译也不例外,笔者在这方面作了粗浅的尝试,有待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1] 陈楚祥.语言国情学与双语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1988(5):129.

[2] 徐兴胜.从中英文化差异角度看翻译等值论[J].2005,2(6):56.

[3] 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6.

[4] 邹志勇,张敏.论汉语新词的英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773-774.

[5] 张健.再谈汉语新词新义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1,22(4):30.

[责任编辑 杨玉东]

OntheTranslationofChineseNeologismsintoJapanese

WANGZhi-ju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A large number of new Chinese neologisms have sprung up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 translate these neologisms into Japanese faithfully and idiomatically so as to help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ain a timely an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poch - mak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extending her influence on the outside world. With some exact exampl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s of neologism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neologisms; Meanwhile, it puts forward seven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neologisms into japanese.

neologism; translation into Japanese; problems; methods

2010-01-22

2010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SKL-2010-306)。

王志军(1975-),男,河南临颍人,讲师,从事日语语言学、日语教学法研究。

E-mail:ousigun75@163.com

H365.9

A

1673-9779(2010)03-0346-04

猜你喜欢
新词词典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漫画词典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