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王小英
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张宇 王小英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培养具有教育智慧的中小学教师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文中指出完善的专业人格是教育智慧的前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育智慧的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教育智慧的源泉;应对突发状况的机智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生成
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培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智慧的生成是一个“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1]
优秀的人格是形成教育智慧生成的基本保证和前提。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由坚定的专业志向作基础。教师必须对教育有一种执著的、无私的、真诚而持久的热爱,才有潜心于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情。教师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有了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才能真正的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教育所表现得才不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智慧,一种人格魅力。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为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专场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首先表现为教师敬业爱岗。教师的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保证了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师德其次表现为对学生的爱。“古今中外,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有千万种!其共同的根源在于教师对于学生纯真的爱与无条件的信任。”[2]社会生活在变,社会意识形态在变,教材在变,学生在变,变数太多,我们只有以我们满腔的热情、不懈的意志和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坚持不断地探索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师德还表现为对美的追求。只有爱美的教师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培养好的人才。只有爱美,才能使教师追求教学的艺术的美。教师既要追求外在的仪态美、语言美、书法美,等等,又要追求内在的人格美,情感美等。
扎实的知识技能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根基。具体而言,一名教师首先需要具有科学合理的,全面而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和结构、较高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水平。这如同土壤或根基,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只有深广的根基才能长出枝繁叶茂的大树,而且这土壤这根基还需时时补充养分。其次,灵活娴熟的教育技巧是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教育技巧需要一定的教育技术,但又不等于教育技术。教育技巧包含一定的技术,但更强调不拘泥于技术条件的想象和独具匠心的创造。有想象力、有创造性的教育技巧是实现教育智慧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技巧的关键在于发现、创造并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只有抓住了教育时机,才可能有点石成金的力量和润物无声的影响。
为此,教师首先是向书本学习。教师的阅读虽说是多多益善,但要注意处理好广度和深度也即博与专的问题。其次要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现在的社会走向综合,学科相互交融,所以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是复合结构、交叉结构。像生活常识、百科知识等对教师来说都很有用,用以指导学生作文可开拓学生视野,用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则可类比联想。最后还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相长,教育对象年轻、有闯劲,不保守,不世故,一言一行单纯率直,感情诚挚火热。只要注意观察体会,就会使教师受到感动,就会净化你的灵魂,另外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范围广,途径多,速度快,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充实和丰富自己,使自己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经得起实践考验的、能被实践检验的、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理论才是有意义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成长的雨露,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反思,才可能凭借知识技能不断的生成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教育教学实践智慧的积淀、升华就可能成就智慧型教师。[3]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正是凭借拥有的知识技能,不断地进行改造现实教育活动,并在认识教学实践活动和认识教师自身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由知识技能向教育实践智慧的飞跃。
反思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不竭动力。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实践的修正并将其升华为实践智慧的途径,是教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质疑和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构建的过程。反思的本质就是教师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思考、扬弃、改进、提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教师终身学习的源动力,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比如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ok(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就像一位爵士音乐家知道如何临场的演奏一首乐曲来吸引观众一样,一位出色的教师要知道如何机智地采取行动,临场发挥。在课堂上,智慧表现为机智地“引入”,机智地传授,机智地“转化”,机智地“点拨”;在教育情境中,具有智慧的教师能够经过细心地观察了解,摸清脉搏,恰当地捕捉时机,一语道破,使学生较快地省悟和认识一个道理;在处理各种突发、偶发事件时,教师要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
教育机智在教育大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教育机智是一种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才能。它是构成教育艺术的重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的处理问题。二是有高度的智慧,能巧妙地、精确地、发人深省的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一个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过磨练,结合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是经验、才识和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能根据意外情况准确、恰当、迅速、敏捷地做出判断,并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采取果断的措施。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形,这些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展开和教师职业威信的树立。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智就意味着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化险为夷,意味着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实事求是、掌握分寸。[5]
教师要做到“机智”的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一是教师具有对学生深度的了解、真诚爱护和尊重的态度。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是出于一种对学生的爱,更是教师高度责任感和良好师德修养的表现。教师能经常意识到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意识到自己对学生应尽的职责,因而在遇到各种教育问题时,不是只图省力地动辄训斥学生。即使学生严重侵犯自己尊严时,也不采取有损学生心灵、有损教育效果的态度和行为,而处处从教育利益出发,顾及学生心理,选择最适宜、有效的方式方法。范梅南先生认为机智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的观点也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二是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和果断的意志力。这些心理品质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情意和人格的积淀。三是教师具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教育技巧。这种经验的累积,技巧的纯熟,使教师能自如地驾驭规律,面对突发事件能进行果断而恰当的处理。[6]
[1]冯契.智慧的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29.
[2]石中英.教育智慧的根源.基础教育参考,2005,(8).
[3]李重、雷良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智慧型”教师刍议[J].教书育人,2006,(5).
[4][6]李彦丽,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责任编辑:陈培瑞)
book=50,ebook=5
张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小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