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涂鸦”创作想到作文教学

2010-04-05 22:12徐吉志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20期
关键词:涂鸦线条作文

● 徐吉志

由“涂鸦”创作想到作文教学

● 徐吉志

最近看了一节美术优质录像课,感受颇深。

上课伊始,年轻的美术教师让几名小学生到黑板上随意画一些线条,其余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画,无论曲直方圆。学生一听都觉得很容易,便随心所欲地画起来了。

画毕,教师问学生:“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些线条,它们看起来像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像树枝,有的说像杂草,有的说像乱麻……这时,教师及时因势利导,在“像树枝”的线条上“添枝加叶”使之变成“秋”图,在“像乱草”的线条上“布上百花”使之变成“春”图。学生一见变脸的线条不禁惊呼:“老师真神了!”

这时,教师又引导学生面对自己随意画的线条加以想象,再根据自己从线条中揣摩出的某种图象,将这些本来单调的线条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学生一听来了劲头,都兴趣盎然地画起来。

随后,教师就在课堂上巡视起来,并相机对学生画的不同形态的线条进行指导。于是,有的学生在自己画的几条稀疏的波浪线上添了一只小船,出现了“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景象;有的学生在自己画的杂乱的线条上画上了小树、房子,又俨然一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乡村美景;有的学生在远处画上了远山,近处画上了村落、小桥,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图便跃然纸上……学生们看着自己随意乱画的线条竟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都纷纷激动不已。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和简短点评,并对学生的画线动作进行了规范,讲解了悬腕画线、连贯画线等技法,让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整堂课下来,学生对绘画毫无畏难发愁情绪,相反却产生了好奇感和新鲜感,并发自内心地感慨道,“绘画原来是如此简单!”看到学生们那充满自信、轻松愉悦的神态,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不禁联想到当前的作文教学。很多学生是谈“文”色变,学生害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文风不正,胡编乱造,为了取得高分,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地编造妈妈得了癌症之类的故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是讲怎么审题、怎么分段、怎么篇末点题,就是让学生背 《考场优秀作文选》《状元卷》之类,以此作为模板,临场套作。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被异化为应试的工具,作文的奴隶;写作不再是说自己的心里话,而是假话、空话、套话、漂亮话。

笔者认为,这位年轻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少可以给我们作文教学带来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要敢于大胆放手。年轻美术老师一上课就让学生随意画线条,放手让学生自由涂鸦创作,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发愁情绪,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观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出个题目,读篇范文,然后提出诸如立意要新颖、首尾须照应、构思要精巧等要求,于是乎学生就像挤牙膏般凑些文字,或抄袭拼凑、或胡编乱造,哪有一丝兴趣可言?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的这一现状,就要像这位年轻的美术教师一样,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写作,写“放胆文”,也就是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真正的自主写作应当是“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些啥就写啥。一味命题作文,学生胸中有积蓄得写,没有积蓄也得写,为了交差,只得像挤牙膏似的编造几句,敷衍成篇,哪里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江苏吴江的管建刚老师从“自由写作、生命写作、生活写作”的角度,给作文以新的诠释,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写作天地。他将传统的偏重于课堂作文的教学,转向了活泼泼的生活写作,将写作从四面墙壁的冷状态,转入了绿色、自由、清澈、广袤的生活写作。管老师依托班级作文周报所开展的“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系列活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写作场,学生徜徉其间,想写作,想把作文写好,想在班级作文周报上说话,说自己的话,说想说的话,他们对话,他们争鸣,他们感谢,他们批评,这是课堂作文所无法呈现、达到的作文境界。学生是“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生活与作文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迸发出来,不可遏制。

二要注意相机诱导。当年轻的美术教师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时,她便走到了学生中间,对学生的绘画创作进行相机诱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那份兴奋之情自然溢于言表。相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自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一个高明的、写作过来人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但传统作文教学的“作前指导”,某种程度上说,是反作文、“害”作文的。因为它过分注重作文方法的指导,如突出中心、结构篇章、审题立意、首尾呼应、卒章显志、开门见山等。对写作情感诱导则很冷漠。教师讲授大量的写作知识,企图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惜,事与愿违。即使学生把写作知识背下来,也还是不能提高写作水平。以致于一提起作文学生愁眉苦脸,坐立不安,无话可写,无情可表,简直如临大敌。交上来的作文也是假、大、空、套,陈年老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刻意追求语言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写作水平只能通过写作实践来提高;写作知识主要靠学生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领悟,教师相机点拨。因此,加强作文指导,关键是要贴近生活实际。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作文指导的过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切忌拔苗助长,要引出学生的“源头活水”,毕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一定的生活内容作为基础,再多的形式也只能是架空的分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作文贴近生活实际,才可能真正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更好地表现生活,表达情感,更好地抒写性灵,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

同时,我们要注意教师的相机诱导应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自悟是作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教师的指导是无法替代学生的自悟的,教师如果指导不得当,反而会阻碍学生的自悟。因此,作为教师关键是给学生精心构建一个写作动力系统框架,在这个动力系统下,学生自由地写作,积极地写作,努力地写作,想方设法地写作,有创意地写,自悟自得地写;学生反复地,也是主动地修改着习作,这种“我要改”对作文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师精心构建的写作动力系统下,即便教师不再紧密地参与,学生也会在这个写作动力系统下不动自动、不写自写,教师更多地是站在一边,静静欣赏,恰到好处的诱导。

三要注重点评鼓励。在美术课的最后,年轻教师的展示和简短点评,不仅起到了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更使学生画有方法,扬长避短。联系一下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多是提倡“精批细改”,认为批得越精、改得越细,对学生帮助就越大。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教师花了很大精力修改作文,可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只是看看成绩和批语,就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很少有学生细看老师的修改和润饰的。而且多数的批语都是 “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书写工整”、“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之类的标签式语句的排列组合。这样的批语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帮助也就少了。如果是教师的批语措辞不当,或者修改过多把学生的原意也改变了,反而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过去的作文批改跟整个的语文教学一样,也是“高耗低效”。

教师批改学生作文,要少改多就,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孩子是需要鼓励的。记得曾看过一位老师的教学随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三年级的小朋友,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月亮长胖了。”这位老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圈,并在旁边批了个“好”字,“好”字后面点了一个长长的叹号。谁知这么一个只要用红墨水点一下就成的叹号,却给了孩子巨大的鼓舞,从那以后他喜欢作文了,他天天地写呀写呀,最终成了班里的“写作尖子”。

其实,点评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譬如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为了不断激励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新鲜感,研制了三把“钥匙”:一是发纪念卡。刊发习作一篇获刊用纪念卡(自制名片纸)一张。每刊出一期周报,举办一次发卡仪式。卡上的寄语我有时使用鼓励性语言:“你的文章真棒,希望下次还能在报上见到你的优美的文笔。”“未来的小作家,从这里起飞吧!”有时使用鞭策性语言,“加油啊,瞧,那么多的同学在前面跑!”“小心,别落下了!”有时旁敲侧击:“写得真好,周报上又留下你童年的影子。”“多年后再看报上周记,你一定会手舞足蹈!”二是评等级奖。获得三张刊用纪念卡,编辑部授予“作文新苗”称号;获得六张纪念卡的,授予“作文小能手”称号;获得九张纪念卡的,授予“小小作家”称号。颁发奖状时,全体同学鼓掌、行队礼,搞得庄严、隆重,每一次颁奖都为学生注入一股鲜活动力。三是设最高奖。对获得“小小作家”称号的学生。给予最高奖——出“个人专刊”,开专刊发布会。凭“个人专刊”,学生可申请当小编辑,和老师选稿、改稿与编辑。“三把钥匙”犹如三把火,把渐欲暗淡的作文天空照得通亮,学生的写作激情不断被点燃。

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潜智都充分的发挥出来。让我们多一些自主自由,少一些约束呆板;多一些顺势点拨,少一些讽刺挖苦,学生就会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充满自信的走向成功。

徐吉志/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涂鸦线条作文
创意涂鸦
线条之美
创意涂鸦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