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2010-04-05 22:03王森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百谷人生哲学之德

王森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王森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先秦哲学;《老子》;人生哲学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把“道”作为其哲学的最高实体,深入阐述了自然万物产生、运行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同时发现“水”竟是最接近于“道”,最能体现“道”之内核的自然实体。他将具备天性、道性的“水”与万物之灵的人及其生命存在相结合,阐述了“不争”的人生哲学,意味悠长而深远。

一、上善无私——不争之争

(一)水之上善

水,在中国哲学中,始终是一种特殊的象征符号。无论作为五行之一的水或佛家眼中的水还是儒家眼中的水都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这种德行使它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自视高大,反而能自居处下,包容万象。道家对此做了更为具体的阐发。《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①文中所引《老子》原文皆出自陈鼓应注译,修订版,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版,并只注明章节。(八章)水滋润万物,不但不与万物相争,而且“处众人之所恶”,愿意去一般的人所厌恶的地方,以最谦卑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认识事物最本真的状态,所以,水的品性最接近“道”的要求,“故几于道”。

老子用水来比喻“上善”者的品格,也就是说水的品格犹如“上善”者的品格,上善之人的品格也好似水的品格。河上公注曰:“上善之人,如水之性。”[1]元代吴澄说:“上善,谓第一等至极之善,有道者之善也。”[2]此言极是!而且我们发现“若水”之后便是“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利,是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而毫无怨言,无欲无求,亦是不争。世人往往认为“不争”者必无能无胆识,其实不然。“不争”是一种胸怀,一种坦然处世,深悟生命的品质,也是一种能够看清世态炎凉,洞悉社会人生的大智慧、大品格。所以《老子》才说:“夫惟不争,故无尤。”宋代范应元注:“水之为物……天定而靡不通,故润万物者莫润乎水,乃善利也。……上善之人,则微妙玄通,常善利於人物而不争,故善亦如水;众人好高而恶下,水独处下,上善之人常谦下也。由此之德,故近于道。”[3]河上公曰:“水者,自然而始成形,故其理同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成于形,则於道有间矣。故曰‘几於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也‘上善’。”[2]而人正是因为能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才会自然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才能做一个清醒自知的人,才会知道何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何时是事物发展的偶然,如此的话人生才会更自我、更自然、更自在。所以才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的美妙结果。《文子·道原篇》说:“故圣人不以事滑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是以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4]此言是也。

(二)水之七善

老子又具体说了水的七种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八章)。这里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像水般善于卑下处低;心境要像水般沉静宽容;心性应如水般仁爱友好;说话要如潮水般准确信用;行政要如水般不偏不倚;行事应如水般圆融通透;行动要像水般应时而动。从中我们看到了水之善利万物的品质与水之宽广胸怀。它不择地而居,不择物而润,虚怀若谷,无声施恩于天地万物。这是“道”之所必备品质,也是水之“不争”之性所必备品质。苏辙说:“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争也,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5]此皆至言也。

水性七善,升则为云霞暮霭,降则为雨雪甘露,泽及万物,无所不利,自然而不争。在虚者为容,有容则为大;大乃无穷;无穷则不尽,不尽则能不争;知道万物的无穷尽与自己的渺小,便不会妄自尊大,妄做妄为。明白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清楚事物的逻辑走向,便能够顺着自然的脚步向前迈进,而不强为,不争执。它包含着微妙的哲学思辨。

二、谦下静深——不争之德

老子晚年虽然退隐,但作为圣人,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关怀却从未隐退,而且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着赋予生活的明澈智慧。

(一)水之谦下静深

《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为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宋代范应元注曰:“江海所以能为众水以归者,以其善下之,而居不争之地,譬天下之归王者,以其谦下而不争也。”[3]《说文》曰:“泉出通川为谷……;王,天下所归往也。”[6]因此,所谓“百谷王”是指江海的地位之高,然所处地势却低于百谷。换句话讲,就因其谦下不争的品质才成就了它百谷王的地位。《淮南子·说山训》说:“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惟能下之,是以能上之。”[7]江海是另一种水,是水之精魂的大聚合。江海从未自夸其大、其深,但它本身就说明着其广、其深。“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它是在自然自觉中完成的,是在谦下之德中孕育的,也是在平静深邃中生长的。

因此说老子的谦下静深并非让人不思进取,消极退后,是以退为进,以反为正的超常规的思维策略,是一种别样的处世法则。

水证明着大海的深静与宽广,大海也诠释着水的谦下和不争。“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澹兮其若海”(二十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者宜为下”(六十一章)。宋代范应元注:“惟谦而居下,可以得众。”[3]这是一种静心容纳的气度与胸怀。老子相信如水般谦下深静,遇事顺其自然,不争名夺利,不妄自尊大,不自以为是,就会得到更好的回馈。

(二)人之不争之德

一般人都会力争上游,不甘人后,这一点无可厚非。可老子却要人用不争之德的心态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式,通过处下不争达到居上之目的。这看似消极,其实是更高层次的积极。“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按照这种“不争”之德,就是让人不用生硬的手段去处世,不逞一时之勇,而用不争之德行去实践。使之自然地向合情理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之。即“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元代吴澄曰:“利者,害之对;为者,争之端。以不利利之,是以不害;以不为为之,是以不争。不争者,无我也。无我者,以其为而无为也。”[2]不争即无我,我不争,天下就不能与我争。深层的意义则是通过“不争”去自然而然地做,不用流血牺牲,不用短兵相见,在包容宽广的环境中去实现努力。那你活的就会更坦荡更自我,又何必去强求呢?

我们通过了解水的谦下静深来诠释“不争”之德,是为了让人们懂得处世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要懂得安静平和的力量,在“不争”之德之下,使“争”变得更道德、更谦和与更有气度,避免无谓的蛮干和冲突。

三、柔弱胜刚——不争之功

水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事物,却也是最接近和最能体现天道,品质最高尚的事物。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就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来源。

(一)水之柔中带刚

水无穷无尽,永不消失,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李先耕说:“老子及道家与古之哲人均喜水喻,犹后人以气喻。盖皆流体,无色透明似虚无,无定形而善化。且水为生命之摇篮。原始人居处必近水。”[8]黄河之水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恒河之水铸造了古印度恒久的灿烂文化,而尼罗河之水也成全了古埃及的辉煌与永恒。由此看来,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文明之源;水养育的不仅是人类的生命,也滋润了人类的精神和灵魂、人格与理想。

如此重要的水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七十八章)一般人总认为刚强是胜过柔弱的,而且所追求的也是刚强,舍弃的是柔弱的心态。老子不这样认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河上公注:“圆中则圆,方中则方,壅之则止,决之则行。水能怀山襄陵,磨铁消铜,莫能胜水而成功也。夫攻坚强者无以易于水。”[1]这里的水是最柔弱的,无形无色,顺势而动,虚静而柔顺;这里的水也是最坚强的,蚀铁穿石,排山倒海,无声无言,包容而坚韧。因此,最柔弱的水也是最坚强的水!它代表着活力、新生、运动和生命。所以《老子》又说:“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宋代资政殿学士吕惠卿曰:“天下之物,为水为能。因物之曲直方圆而从之,则是柔弱莫过于水者也。而流大物,转大石,穿陵谷,浮载大地,为水为能,则是攻坚强者无以先之也。……夫水之为柔弱,而柔弱之胜刚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行也。”[9]水之柔弱,随遇而安,随形就形,可隐可显,可虚可实,可聚可散,可动可静,可升可降,可曲可直,可容亦可载。但水之柔弱蕴藏着的却是巨大无穷的力量。大地是如此的博大而厚重,水是如此的柔弱而细小,然而支撑着这个巨大的生命空间的恰恰就是在其最深处的至柔至弱的水。

李先耕说:“水没有固定的形体,……在哪儿都能发挥作用,变易坚强者的形质。……即以兵家而言,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火可以夺’。这里水与强的联系,显然同于老子。”[8]因此我们说,水具有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之改变的最柔弱也是最坚强的心,也具有坚持始终、勇往直前的无穷力量。

(二)水之柔弱胜刚

柔弱有柔劲,有韧性,有弹力,温和而灵活。柔而常谦卑虚静,静而常自然,自然而常不争,不争而胜刚也。柔弱者往往被忽略,所以柔弱者又往往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而不用担心外界的争执与斗争会使其受到伤害。因为其怀揣着的是一颗水一般的不争之心,做其所当做的,得其所当得的,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强为,那么这种“柔弱”就能达到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的美好效果。《老子》说:“守柔曰强。”(五十二章)宋·范应元注曰:“柔谓道也,道乃一之母。弱而难守,守之必坚。志能守道,则真所谓强矣。”[3]在他看来,把自己最柔弱最薄弱的环节守护住,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并能自我完善,就自然能成就自己,变得无坚不摧。那我们所做的就是恰恰如此而且事实也应该如此的事情了。

《淮南子》:“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10]俗话说的“四两拨千斤”和“以柔克刚”便是这个道理。通常人们只知道也只愿意接受刚强不接受柔弱,老子却用水的特性揭示了被人们忽略的一面。这不能不说是老子的独到之处。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不敢为天下先”说的就是柔弱处下的不争之功,是取胜之道,更是人生之道。

柔弱对人生的深刻意义,著名老学家詹剑峰阐释说:“因为柔弱是活泼,是生动,是流行,是灵活,是善变化……所以人们永远守着柔弱,就永远守着新生,亦即一生保存着朝气,蓬蓬勃勃,向前发展。”[11]也就是说柔弱优于刚强且胜于刚强。它是让人用谦和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学会灵活、圆融、耐心和韧性。看似被动,实则是无形之主动,它包含着功利的考虑和揣测,但这种考虑和揣测是不动声色的,是谦和自然的。这是《老子》的聪明之处,也是一种老到的中国智慧。

综上,老子之水是人格化的水,它有性格,有气度,有情感,有力量,有神韵,有魅力,宛如一个现实理想中的圣人,温和又值得尊敬,用绵绵不尽的智慧推动着世事苍生的流转;水,孕育了老子“不争”的独特人生态度和行为思考,在“不争”之中充溢着宇宙生命之道,缥缈而有灵气,虚无却能流转;在“不争”之中,展示了他饱满情愫中的无穷魅力,给世人的心、情、理找到了一个在受到创伤之后的最大关怀与最好归宿;使人总能在面临无路可走时发现一条在黑暗中找回感觉的路,并使那些悲怆的心灵,带泪的伤痕都能重新拾起勇气,无畏向前。

[1]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

[2]道德真经注卷[M].吴澄,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8.

[3]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M].再造善本.范应元,集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1.

[4]文子译注[M].李德山,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老子解[M].苏辙,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6]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7]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李先耕.老子今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吕惠卿.道德真经传[M].善本.明正统10年(1445).

[10]刘安.淮南子[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6.

[11]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350.

[责任编辑:李伟]

王森(1985-),男,安徽涡阳人,安徽师范大学08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

B223.1

:A

:1006-2165(2010)01-0019-03

:2009-08-20

猜你喜欢
百谷人生哲学之德
谷雨
万物清明 雨生百谷
“雨生百谷”小魔术
伦理生活与形上超越
——亚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内在张力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人生“十不得”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常修“四为”之德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