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英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 刘志英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济南市所辖初中学校自2003年秋也全面进入了物理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能走进物理新课程,参与新一轮课程实践,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在近八年的课改过程中,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习题选择、学生评价等方面,感触颇多。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往往把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当作教学的主要且唯一的任务,把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本位思想。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教学目标也由过去“知识与技能”的一维目标,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改形势下的探究式学习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除了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强调探究过程的经历和方法的学习,也要求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过去的教学大纲中,将知识内容分为力、热、光、电四大部分,理论系统性虽强但应用性较差,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能力。很多学生在学完物理后,不能将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去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将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科学内容又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内容标准也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例如:课改前“密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会用密度的公式解题。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根据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加入了这样一些教学内容:鉴别真假玉镯,鉴定体育课上铅球真假,鉴定中学生运动会金牌的材料等问题。
另外,在讲“摩擦力”一节时,联系一下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讲光学时,介绍一下“日晕”“水星凌日”“海市蜃楼”“彩虹”“激光”等知识。
这样,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涉及面广、内容新颖、时代性强, 使学生通过这些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完美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形成。对中学生来说,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学生在自己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既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又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例如:“滑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就完全可以放给学生。给他们准备部分器材,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等问题。又如:一提到冰,就会和温度低联系在一起,冰可以取火吗?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的多。学生既可以得出“冰凸透镜”可以取火,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在思维不断拓宽的同时,也会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传统教学是先教后学,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努力建立“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一个表现个性、创造性的机会,创设平等对话,互动互惠的新型教学关系。为了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或得到一个新的物理规律、结论,就必须进行各种实验。实验探究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并亲身经历一些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并书面或口头表达出来→设计实验并选择所需器材→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并进行概括得出结论。在经历了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后,学生会展示多种设计:敲鼓观察上面的纸屑、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发声的音叉能激起水花,并能通过讨论筛选得出正确结论,比较出设计方案的优劣。这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十分有益。
在新课改的几年中,习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依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更注重了过程和方法的检测与反馈,注重了对探究过程的反思与评估,注重了物理和边缘学科的结合等等。开放性的题目、具有时代气息的题目比例日益增加。例如电功率的考查,过去的出题方式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800W的电饭锅,在210V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多大?现在是将电饭锅的铭牌呈现在试题上,让学生自己通过图表获取解题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来判断某些电器广告中的虚假信息。
传统物理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怪现象:背实验比做实验考的成绩好,记结论比重过程考的好。突破一个知识点时,不是师生共同寻找理解掌握的方法,而是进行大量重复性的机械训练。认为实验做不做不要紧,记住结论就行。这种“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要突破以往思维定势的影响,贯彻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在习题教学中也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
可在练习中适当增加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的内容和开放性题目,适当降低计算问题的难度,收效也不错。例如,每年的3月22日的 “世界水日”,国家倡导的 “节约型社会”,“低碳生活”,通过这类信息开放型题目的练习,学生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发现新知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培养了学生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实践证明,与“题海战术”相比,这种题目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新课程改革给了一线教师一个广阔的空间,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深入研究教材,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构建平等、民主、互动、互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探讨,更深入的研究。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刘志英/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