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集锦
“烧热华北一半的炕,点亮全国一半的灯”。据统计,60年间,山西在占全国1/60的土地上,生产了全国1/4的煤炭,2/5的焦炭,1/17的火电,累计生产原煤超过百亿吨。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外调煤炭70多亿吨,外调量占到全国各省区总量的70%。炼钢所用的焦炭,山西提供了全国总需求的60%。
山西煤炭除了供应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还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煤炭出口量的50%以上。
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很早就提出变输煤为输电。20年间,山西外输电力达1225亿千瓦时,每年煤炭发电量和输出的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0%。
2008年,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山西煤炭企业全力扩大电煤的生产和供应。汶川特大震灾发生后,山西为缓解全国煤电紧张局面,五大重点煤炭集团坚持按年初合同价结算,电煤价格比全国均价每吨低13元,成为平抑煤价的主力军。
为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和保奥运、保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山西坚持向省外大量输电。2008年外送电量514.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1%。
摘自200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行走在地球的南北两端,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共同目击了一个令人揪心的事实:地球在变暖,而且热得越来越快。
为了近距离研究海雀,美国生物学家乔治·迪沃基在北极阿拉斯加的库珀岛上驻扎了35年。“从前,脂肪层肥厚的北极鳕鱼是海雀们的最爱。可惜最近几年,海雀妈妈们不得不费尽口舌,劝说小海雀吞下不怎么鲜美的小鱼,因为北冰洋里的鳕鱼几乎踪迹全无了。”看着小海雀挨饿,乔治心疼。不久后,他竟接二连三遭到北极熊袭击。原来,随着北冰洋海冰的快速融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本领几乎成了摆设。于是,一群饿得发慌的大家伙只得游泳来到库珀岛觅食,而海雀蛋成了它们的小吃。
乔治用气枪吓跑了北极熊,可他的帐篷被北极熊撕烂,于是在岛上盖起木屋,而且必须不停地加固。“这些都是近5年里发生的事。”乔治说,一开始只是感觉有些害怕,后来则是越想越难过:“在美国,常常有人问我是否相信全球变暖,我告诉他们无论你信不信,这就是事实。”
就职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冰川学家鲍勃·宾薛德勒,大多数时候是借助卫星从太空俯视地球两极的冰川变化。卫星照片显示,2007年,北极地区的海冰覆盖面积锐减;今年夏天,那里的海冰融化速度再次刷新。“如果照此速度发展,我们预计2040年北极地区的冰雪将完全消失。”鲍勃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几年前,约有1万年历史的南极拉森冰架在短短6周之内坍塌了200米,好似遭受地震般分崩离析。电脑显示屏前的目击者鲍勃再也坐不住了。去年,他来到南极漂移速度最快的冰原——松岛冰川,亲身体验融冰的速率。
“气候变化的脚步究竟有多快?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全部,但所知道的已足够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了。”鲍勃说,眼下各国的决策将影响人类的未来。科学家所能做的是提供尽可能多的事实和数据,而照顾地球则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摘自2009年10月18日《文汇报》
马尔代夫17日召开全球首次水下内阁会议,总统和内阁官员在水下签署倡议书,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暖。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以及副总统等11名内阁官员当天穿着黑色潜水服,身背水下呼吸装置,头戴防水面罩潜入至6米深的水下开会。会议历时30分钟。
马尔代夫国家电视台电视直播画面显示,在清澈透明的海水中,纳希德和其他与会官员坐在事先放置在水底的桌子前,大家用手势相互交流。背景是有黑白相间花纹热带鱼环绕着的白色珊瑚。
纳希德和其他内阁官员开会期间用防水笔在一块白色塑料板上写下马尔代夫发出的“求救信号”。上面写道:“我们必须要像准备一场世界大战那样团结起来去阻止气温继续上升,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它威胁着地球上每个人的权利和安全。”
与会人员开会前接受两周的潜水培训,开会时有专业潜水员在现场协助。
马尔代夫群岛中80%是珊瑚礁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2007年警告说,全球海平面至2100年可能升高0.18米至0.59米,那时马尔代夫将变得无法居住。
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担心海平面上升构成严重威胁,曾提出想在澳大利亚、印度或斯里兰卡购买一处新“家园”,安置33万居民。
摘自2009年10月18日《文汇报》
欧洲南方天文台19日表示,利用设在智利的天文观测设备,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又发现了32颗行星。这一发现使系外行星总数达到了400多颗。
据美联社19日报道,科学家还没有发现与地球大小接近或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大多数新发现的行星类似木星大小或更大。不过科学家们发现,在类似太阳的恒星拥有的行星中,约有40%更接近地球的质量,而不是接近木星,木星质量为地球的300倍。华盛顿卡耐基研究所的天文学家阿兰·博斯说,这个发现显示,接近地球质量的行星“非常普遍”,或许“宇宙中充满了适合生存的世界”。
摘自2009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 》
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多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现代化进程中超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将很可能超出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多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最新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正是导致土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经过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厘米。“按此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的黑土层将流失殆尽。”一位水保专家说。
“综合各地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人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煤矿、农林开发和城镇建设等工程造成的。”张学俭告诉记者,根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生产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面积1526.6万公顷,弃土弃渣总量100.27亿吨,造成的水体流失总量10.09亿吨。
近年来,我国的水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要让水土流失的面貌彻底改变,确实还存在不少难点。
“区域内单个水土保持项目经过正规的程序都可以通过检查验收,但是多个项目集中于一个区域,是否超过了区域水土保持的承载能力,尚需更高的视角。”陈坚认为,与环评相类似,水保工作也面临着区域规划影响评价的问题,在云南这样水电开发建设集中的区域,这样的工作更为急迫。
摘自2009年10月20日《 人民日报 》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中位于瓦努阿图桑托斯岛的卢甘维尔以北355公里处海域,震源在地表以下10公里处,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尚未发布海啸警报。
近来,南太平洋萨摩亚、瓦努阿图地区和印度洋苏门答腊地区强震活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副主任蒋海昆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上述两个区域分别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交汇区域,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强烈,强震频繁发生,是全球里氏7级以上强震主要活动区域的一部分,今后类似的地震活动在上述区域仍将持续发生。
据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监测,9月30日萨摩亚群岛8.0级地震引发约1.57米浪高的海啸,导致萨摩亚主岛部分沿海度假区被摧毁,至少183人死亡。
摘自2009年10月13日《 人民日报 》
一个名为“卡特林探索”的北极考察组在北极历经艰难跋涉并潜入冰冷海水测量北极冰盖厚度后得出这一推断。
美联社14日援引勘测结果报道说,眼下覆盖北极的大部分冰盖均在一年内形成,厚度仅1.8米。这些“一年冰”很有可能在北半球的夏季时消融。
先前有研究显示,北极大气环流的一些特点造成风向和海洋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北极较厚的“老冰”向格陵兰岛移动,并最终离开北极圈。目前北极积蓄的海冰多为“一年冰”。
一些科学家分析说,尽管某些特定气象因素也是北极冰盖消融的原因,但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仍是北极冰加速融化的主因。
联合国定于今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大会,着重讨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方案。
摘自2009年10月16日《 文汇报 》
据墨西哥媒体报道,日前在墨西哥中部萨卡特卡斯州和圣路易斯波多西州附近发现了一座巨型锂钾矿,墨西哥有望一跃成为世界重要产锂国之一。
据墨方企业称,这一以锂矿为主的储矿范围约有367平方公里,平均每10米深可开采8000万吨锂。预计第一个工厂将于2010年底投产运营,年产1万至1.2万吨碳酸锂。以储量来估测,该锂矿可供开采约80年。截至目前,已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的企业对合作生产表示出极大兴趣。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世界仅11个国家出产锂矿,另有3个国家发现锂矿但尚未开采。目前世界上最大锂矿产地是智利,每年生产的锂矿产品占全球市场的54%。
摘自2009年10月12日《 人民日报 》
美国航天局(NASA)说,最新图片分析显示,本月实施的飞行器撞月找水项目的确产生了光、尘埃和大量有用数据,行动取得了“极大成功”。航天局16日公布了最新照片,宣布撞击确实激发尘埃和闪光,但比先前预测的程度小得多。航天局公布了一张卫星上可见光相机所拍摄撞击后15秒的照片,黑色背景中有一个模糊的白点。航天局说,这是撞击产生的月尘柱,直径6至8公里。另据美联社17日报道,月尘高度约为1.6公里。
航天局说,尘埃的规模、形式、可见度为分析撞击地点物质的浓度和状态提供了额外信息。观测卫星上两部中红外线相机记录下持续数秒的撞击闪光,闪光的温度是分析这一地点物质组成的珍贵数据。此外,科学家还可通过光谱数据探究这些物质的成分。
摘自2009年10月19日《 解放日报 》
联合国14日发布一份环境报告说,保护海洋生物能有助于减少当前全球化石类燃料碳排放量的3%至7%,减缓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提交了这份名为“蓝碳”的报告。报告说,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的温室气体总量占全球生物吸收和固定温室气体总量的一半。
报告指出,“状况良好的海洋是遏制气候变化的一个新关键因素”,浮游生物、海草和红树林等海洋生物对吸收温室气体具有积极作用。海洋和江河中的生物每年能固定和储存最多16.5亿吨二氧化碳,几乎相当于全球道路交通系统年排放量的一半。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旅游、海防、渔业和水源净化行业来说,海洋生态系统意味着数万亿美元财富,但现在我们认识到它也是遏制气候变化的天然同盟军。”施泰纳说。
由于环境污染和海滨建设对红树林的破坏,这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天然同盟军”每年正以2%至7%的速度消失。报告提议政府设立“蓝碳”专项基金以保护海洋生物。
摘自2009年10月16日《 文汇报 》
目前,高速铁路备受重视与推崇,缘于其在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速铁路,在速度、运输能力、安全性与舒适性等方面优势突出。在200-1000公里的距离范围内,与航空、公路相比,高速铁路的总旅行时间是较短的,高速列车内宽大的空间为旅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旅行环境。其次,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欧洲高速铁路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同时,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比如,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仅7年就收回了全部建设资金,自1985年以后,每年纯利润2000亿日元。再者,从环保的角度看,高速电气化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油烟和其他废气的污染,与公路、航空相比噪声污染也是最低的。此外,高速铁路能耗低和可替代能源丰富的特性,也是其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近年来的一系列统计表明,乘小汽车和飞机出行,每人每公里的能耗分别是高速铁路的5.77倍和5.24倍。
纵观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其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无不与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种交通方式,高速铁路通过对其影响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舒适的、快捷的生活方式。作为一项产业,在饱受经济低迷、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困扰的今天,高速铁路在刺激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2009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中东北非地区地广人稀,特别是在广袤的沙漠地区,终年日照时间长,具备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得天独厚的条件。突尼斯在太阳能研发和生产领域的成绩显著。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突尼斯在2009年10月通过一项《2010年至2016年太阳能发展规划》,整个项目预计耗资20亿欧元,其中包括在全国建设40个太阳能项目和7个生物能源生产项目。
中东北非地区存在着巨大的清洁能源发展潜能,这对能源匮乏的地中海对岸的欧洲国家具有很大吸引力。欧洲国家已经制订了一个“北非阳光照耀欧洲”的庞大计划。据悉,有24家德国公司今年7月在慕尼黑通过了一个在北非撒哈拉地区建造巨型太阳能发电工程的计划,用于为欧洲提供清洁能源。这24家公司包括“慕尼黑再保险”、“德意志银行”、“西门子”等大型跨国企业,整个计划资金投入高达400亿欧元,预计2050年建成,届时将满足欧洲15%的能源需求。这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被誉为“人造小太阳”,它将通过光学作用,采集太阳热能发电。这将对地区、国家的发展以及当地民众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摘自2009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日在巴黎总部举行以“减缓气候变化建立绿色社会”为主题的论坛,与会多国专家表示,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应对。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论坛上致词说,目前距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发达国家能够提出“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按照各自情况采取适当的减排措施。
松浦晃一郎强调说,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但是它建立在大量的科研、教育和培训基础上,而这些都需要巨额投资才能实现。他认为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负责环境事务的副秘书长马里奥·阿马诺在发言中说,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因此都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防范。比如有的国家鼓励发展环保型汽车,有的国家取消了对化石燃料的补贴,但是这些措施仍然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继续努力。他警告说,一些国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问题上,但实际上,人类为气候变化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于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他认为人们应该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走出危机的一种方式。
而在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创始人洛朗斯·蒂比亚纳女士看来,全球变暖反映了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只是各国政府的责任,它更需要普通民众的参与。她认为,如果无法有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那么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她提议从小处着手,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发动普通民众参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
摘自2009年10月28日《文汇报》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院一个气候变化委员会26日递交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上升,政府应重新评估沿海居民受灾撤离方案,修订沿海地区建筑安全标准并在国家层面就应对挑战出台政策。
报告建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政策,禁止今后在最易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沿海地区占地建房。
澳众议院“气候变化、水、环境和艺术常设委员会”经18个月研究,完成这份报告,名为《在气候变化下管理我们的沿海地区》。
报告认定,澳大利亚绵延数千公里沿海地区和价值1370亿美元财产受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暴风雨等极端天气威胁。
按报告说法,大约71.1万所房屋距海岸不足3公里、高于海平面不足6米。其中昆士兰州最“脆弱”,25万座建筑易受海平面上升威胁。人口第一大州新南威尔士州紧随其后,超过20万座建筑易受洪水侵袭。
报告说,全国人口的80%住在沿海地区。人口和基础设施集中使澳大利亚在应对“伴随海平面上升产生的海岸侵蚀和洪水等灾害时尤其脆弱”。
报告作者推算,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大约80厘米,而海平面每上升1厘米,海岸线可能后退1米甚至更多。
报告提出澳大利亚如何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47项建议。联邦政府发挥更大领导力、统筹兼顾各地应对措施的“一盘棋”想法贯穿始终。
“报告释放的核心信息是,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管理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需要国家领导,”委员会主席珍妮·乔治说,“这是一个国家级重要议题。”
作者呼吁联邦政府重新评估灾害预警系统,以政策手段禁止在最易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沿海地区占地建房。
摘自2009年10月28日《文汇报》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人员26日公布报告称,如果美国普通家庭能够采取切实的节能行动,10年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望在目前基础上减少7.4%。
研究人员为美国家庭列出了33项节能措施,例如使用能效更高的汽车和家庭供热系统、使用流速较小的淋浴喷头、降低洗衣机工作时的水温等。研究人员说,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家庭日常开支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保护环境,而且并不会影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研究人员提出,为了推动普通家庭采取上述节能措施,大众媒体以及社区需要向民众宣传节能益处,政府也需要采取刺激措施鼓励民众节能。
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08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7.9亿吨,普通家庭使用能源导致的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38%。
研究人员认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普通家庭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国家总排放的比例与美国类似,如果采取同样的节能措施也能取得类似减排效果。
摘自2009年10月28日《文汇报》
丹麦是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政府为了降低能源消耗,鼓励市民优先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制定了很多的激励政策。再加上他们的城市都不是很大,所以现在丹麦有很多人骑自行车上下班,既可以健身,又利于环保。
为了使骑车人感到处处舒心、方便,丹麦政府下了很大功夫。如哥本哈根启用专供自行车使用的快车道时,市长在道旁为骑车上班的人送上果汁和热茶。目前,丹麦全国已有数千英里的自行车道。该国还修改法律,允许将自行车带上轮渡、火车和长途客车,市民可以骑遍全国而无障碍。
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哥本哈根市政府甚至还在市内设了125个自行车租借点,在任何一个租借点,你只需交20克朗押金(相当于人民币26元)便可取走车子。用完后,可以到就近的租借点还车,并取回押金。
经常骑自行车的人,不仅有普通市民,还有不少高官和名流。丹麦的首相是否经常骑自行车外出,我没有亲自看见不敢瞎说,但是,在丹麦首相府,我们一行人确实看到了刚和我们见过面、接受过我们采访的首相特别助理,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拎着公文包外出的情景。见到我们,他微笑着打个招呼,飞车而去。脸上没有窘迫,更看不出一点不自然的样子。而偌大的丹麦首相府大院里,停放整齐的自行车举目皆是,小轿车反而屈指可数。
摘自2009年9月11日《报刊文摘》
到丹麦考察,最让我难忘的是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
哥本哈根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随处可见通体白色的现代风车,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那里有严格的建筑标准,推广节能建筑。对房屋保温层和门窗密封程度都有严格规定,墙壁厚达三层,中间层是特殊保温材料,夏天隔热,冬天防寒。窗户也有严格的要求,外边的冷(热)空气不会轻易进来。家家户户都使用节能灯,晚间通往郊外的路没有一盏路灯。推行高税能源使用政策,一千瓦时电的价格由三部分组成:能源市场价格、运送费用以及税收,其中税收占比高达57%。如果不采取节能方式,就得付出高昂的费用。
在哥本哈根,“低碳生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市民的骨髓:许多人把电子钟更换成发条闹钟,使用传统牙刷代替电动牙刷;坚持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洗涤衣服让其自然晾干,少用洗衣机甩干;减少空调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冬天多穿衣服,夏天少穿西装;甚至酒店所用的卫生纸都用再生纸做成。在哥本哈根街头不时会看到这样的广告:今天你是用手洗衣服的吗?充电器不用时拔下插头每年能节约30克朗,用多少热水就烧多少每年能节约25克朗,使用一盏节能灯每年能省60克朗。一些车辆还印有这样的广告:一位年轻女子身着一件白色T恤衫,上面写着“I love waste(我爱废弃物)”,体现了哥本哈根人对垃圾回收利用的态度。
哥本哈根是国际自行车联盟命名的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自行车代步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哥本哈根市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重视程度次序如下:自行车居首,公共汽车第二,私人轿车最末。哥本哈根有很好的自行车代步服务,有自行车专用道,免费自行车停放点随处可见。
摘自2009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近日,美国阿拉斯加西北沿海出现大批海象,透露出北极海受气候变迁的影响,融冰状况非常严重,这将威胁到海象的生存。美国地质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阿拉斯加西北方楚克奇海的冰帽附近,聚集了3500多头海象,海象每年秋天会集体向南迁徙,时间通常不会那么早,海象大批向海岸边聚集,应该和气候暖化导致海冰融化有关。
海洋动物学家说,海象大批向海岸聚集,有彼此挤压踩踏致死亡的危险,这也会增加它们觅食的难度。海象和海豹以及海狮不一样,它们虽然也是潜水能手,可以潜入90米深的海底觅食,可是只能在水中逗留大约20分钟,就得回到冰上休息,如果海冰都融化了,海象觅食的时候,得从岸边往返,而不能从海冰上直接潜入水中,觅食的难度将大幅升高,威胁到它们的生存,生物多样化中心建议把太平洋海象列入濒临绝种的动物,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当局已经展开评估。研究人员下星期要前往楚克奇海沿岸,替30头海象植入追踪芯片。
摘自2009年9月18日《上海科技报》
1. 摩洛哥会爬树的山羊
山羊上树的情景只有在摩洛哥才能经常看到。实际上,山羊上树不仅带给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上树的山羊的粪便也是一笔财富。由于山羊无法完全消化这些树的果实,所以粪便中便会留下果实的果核,当地的农民可以在山羊排泄或者吐出后搜集这些果核,然后用其来做烹调油或者化妆品原料,据说这些油的味道很好,还有防衰老功能,为此摩洛哥当地农民认为山羊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 委内瑞拉永无止境的暴风闪电
神秘难解的卡塔通博闪电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现象发生在委内瑞拉的马拉波湖和卡塔通博河的交汇处。这种由雷云堆积形成的闪电每年中约有140至160个晚上都会发生每晚多达280次的闪电。据专家介绍,形成暴风的原因是由于安第斯山脉雷云的碰撞,而形成闪电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沼泽地中的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甲烷等电离气体堆积在云的上方形成闪电。因此闪电总伴随着暴风出现。
3. 洪都拉斯的“鱼雨”
在洪都拉斯的民间传说中“鱼雨”是很平常的。在每年的五月到六月间,“鱼雨”的现象就发生在洪都拉斯的德帕塔蒙托德雅若地区。据目击者称,“鱼雨”现象刚开始时,天色变黑,接着是闪电雷鸣,刮起强风,大雨倾盆而下,整个过程持续2到3个小时。当大雨停止时,在地上可以发现数百尾活着的鱼。当地居民把这些鱼捡回家烹饪后吃掉。
4. 印度喀拉拉邦的红雨
从2001年的7月25到9月23日,印度南方的喀拉拉帮一直在零星地降红雨,弄脏了人们的衣服。据报道,该地也曾经下过黄色、绿色和黑色的雨。印度政府授权的研究小组发现,雨水是被当地盛产的海藻所释放的孢子所污染。2006年初期,印度喀拉拉邦科塔亚姆市的圣甘地大学的加德福雷利·库马尔教授猜测,雨水中的颜色颗粒是由外星球上的陨石尘埃组成。但经过氦和碳的同位素比值实验调查后证实,红雨中的固体颗粒来源于地球。
5. 地球上最长的波浪
在巴西,二月到三月间,由于大西洋洋流带动亚马孙河,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波浪。这种现象被称为“南亚马孙河的河口高潮”。这种涌潮所产生的波浪高达3.65米,并可以持续半个多小时。
“南亚马孙河河口高潮”的名字来源于当地图皮人的土著语。其本意为“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噪声。”这种波浪可在其到达前30分钟前就听到,它极具破坏力,可以摧毁任何事物,包括树木、房子及动物。
6. 丹麦的黑色太阳
在春天的丹麦,距离日落约一个半小时前,会有一百多万只欧洲八哥从各个角落赶来集结成群。这种现象在丹麦被称为“黑色的太阳”,每年三月到五月中旬,在丹麦西边的沼泽地可以见到这种景象。这些八哥从南方迁徙而来,白天聚集在沼泽地旁猎食,晚上在芦苇丛中休憩。
7. 美国爱达荷州燃烧的彩虹当太阳高挂天空时,光线穿过半透明的高海拔卷云所组成的六角形片状晶体就会形成一种环地平线弧光。这种弧光是一种以“燃烧的彩虹”而闻名的大气现象,其原理是太阳光从晶体的垂直面进入,并从地面反射出,就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离成一系列可以看到的颜色的光线。当在卷云中的片状晶体处于最佳位置时(比如说,他们的底面和地面平行时),结果显示出一种类似彩虹的灿烂光谱。
摘自2009年9月18日《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