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数据的应用

2010-04-05 20:54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26500章静静
地理教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气温人口探究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226500) 章静静

初中地理教学中数据的应用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226500) 章静静

初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出现了众多的数据,如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荷兰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等等。这些地理数据通过数字的形式对地理系统及其要素的概念、状态、特征、演变规律及人对地理系统的管理与规划等内容进行定量地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恰当地运用数据,使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知识结构,培养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数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众多的人口”(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时,首先给学生呈现两则数据材料:

(1)如果以每人占0.3米计算,全中国人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约10圈;

(2)如果以每人的出生证厚度为1毫米计算,全中国人的出生证叠加起来,约相当于15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读完之后,学生惊呼:“中国人真多呀!”并议论起来:“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在学生开始对中国人口的有关问题产生兴趣的情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自然、恰当、精彩的数据导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以乐促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 数据运算,构建知识结构

关于“气温的垂直变化”(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首先利用学生爬山经历,谈谈山顶与山下气温不同的切身感受,说明气温的空间分布,不仅有水平分布,还有垂直变化(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并让学生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接着,用多媒体展示“重庆与峨眉山顶七月气温示意图”(两地同在30°N以南),要求算出两地的高差与温差,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形等。最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完成P53页活动题2,计算山顶上的气温,并把计算的结果和计算的思路讲出来。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计算比较麻烦,不如直接给答案省事,这样做是不妥的。熟练进行地理数据运算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算一算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做。通过数据运算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运算中形成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经验。

[案例三] 数据分析,培养探究意识

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以下思考问题:①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②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然后,引导学生再结合“我国东部地区一些河流的汛期和枯水期比较表”中的数据,提出以下思考问题:③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什么不同?汛期长短有什么变化?④以黄河花园口站和西江梧州站为例,说一说这两条河流流量年内变化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小组合作进行探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全面、深入地理解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促使他们积极思维,积累探究经验,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四] 数据图表化,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人口与人种”(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时,在学生了解了世界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的特点后,指导学生理解图4.4中1950年、1960年、1970年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的绘制方法,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并分析从1950年~2000年非洲人口增长的特点。

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根据数据资料绘制人口统计图(柱状折线图)的基本方法,并使数据更直观、形象地说明地理问题。数据图表化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分辨、处理地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

[案例五] 数据明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讲“我国人口政策”(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时,如果只是大谈道理,学生不爱听,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为此,我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坚决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降到1999年的0.88%,全国共减少出生人口2.5亿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总造价大约是2000亿元,请学生算一算,这3万多亿元可以造出多少个三峡工程呢?真是不算不知道,可造出15个三峡工程,多么惊人的数字呀!由此,学生深深认识到了我国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

地理数据简单明了,采取让数字说话、用数据证明的方法,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加强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层次,使学生对我国以至世界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责任感。

二、数据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及时更新、适时补充数据。由于教材编写的周期较长,地理课本上的有些数据和实际情况往往不相符,主要是人文地理数据。还有,地理课本中有些内容仅用文字描述,往往显得不够具体和缺乏说服力。因此,教师可从地理参考资料、报刊、电视、互联网上等搜集大量的地理数据,及时更新教材滞后数据,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补充,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搜集数据,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搜集地理信息、开发课程资源的习惯。

2.识记数据。在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今天,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仍然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像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地球的平均半径等常见性、多用性、稳定性、独特性的数据,需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记准、记牢。地理数据比较枯燥,可以和学生一起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以提高记忆效率,如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尝试回忆法等。也有些地理数据不需要识记,但教学中决不能轻易地放过,这些数据被纳入到课本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应充分、恰当地运用它们,以帮助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

3.弄清数据单位。有些数据指明或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数量,如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这类数据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单位,也不能把亿、万这些量词遗漏,否则会出现重大错误。有些数据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理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如地球表面71%是海洋。这类数据没有单位,千万不能画蛇添足,想当然地给它添加单位。

猜你喜欢
气温人口探究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世界人口日》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人口最少的国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