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人际冲突的心理学审视

2010-04-05 18:48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界限人际冲突

● 高 晋

师生人际冲突的心理学审视

● 高 晋

师生人际冲突是师生人际关系的冲突,是师生心理互动的结果,师生心理互动是师生双方发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师生互动的交互作用和循环因果关系原理,要化解冲突,必须依靠双方的共同努力,变相互指责为积极地调整彼此特别是自己的行为,共同营造师生间心理互动上的良性循环。师生人际冲突根植于病态人际互动模式之中,病态人际互动模式主要有缠结型模式和疏离型模式。如果师生双方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人际互动模式,师生间的人际冲突不断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师生人际冲突;心理互动;人际互动模式

目前,关于师生人际冲突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不少专家从不同侧面对师生人际冲突进行了很有建树的考察。但是,过去的研究存有缺憾,有必要从心理学视角重新审视。本文则运用交互作用的观点和关系模式进行审视,尽可能客观地揭示师生人际冲突的心理本质和根源,提出有价值的心理学建议。

一、师生人际冲突是师生心理互动的结果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1]。互动是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毋庸置疑,师生一方的敌对、伤害行为可能会引发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冲突就必然发生。只有在互动过程中,当一方基于对方的敌对、伤害行为通过诠释、选择作出对抗的反应时,个体间的冲突才会发生。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冲突是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就没有师生冲突,师生冲突是师生互动的结果。

师生间的心理互动是师生双方发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双方在心理互动中互为主体,交互作用。一方面,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行,如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期望、评价和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交往行为,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必然会依据教师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交往行为。尤其是年幼的学生更以“老师是否喜欢我”、“老师认为我怎样”作为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老师关系的依据,因而影响其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学生的言行,无论是积极主动的影响,还是被动地对教师影响的回应,都会作用于教师[2],在与教师的人际交往中体现出自己的存在和影响价值。师生间的双向心理互动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连续循环过程,这种循环既可能是良性循环,也可能是恶性循环。师生间正确的认知、公正合理的评价和期望、积极肯定的情感易于赢得对方的肯定认识、积极的情感和友好行为,而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师生间原有的好感。如此良性循环,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不断得到强化,对师生以后的心理互动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反之,师生间认知上的曲解或偏见、评价上的片面或武断、情绪情感上的冷漠或厌恶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反过来也强化了师生间原有的不良印象,形成恶性循环。师生心理互动关系中的恶性循环往往导致师生人际冲突,破坏师生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是可控、可调的,师生人际冲突也是可以化解的。虽然教师的角色职责要求教师在师生互动和化解冲突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根据师生互动的交互作用和循环因果关系原理,要化解冲突,必须依靠双方的共同努力,变相互指责为积极地调整彼此特别是自己的行为,完善认知,消除诱发师生人际冲突的认知曲解和负性情绪,特别是当人际冲突发生时,短时间内把理智与情绪分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处理冲突,避免感情用事激化矛盾,变消极互动为积极互动,共同营造师生间心理互动上的良性循环。

二、师生人际冲突根植于病态人际互动模式之中

师生之间不是静态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在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方式一开始是无规律地动态变动的,后来经过长期的重复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人对他人的习惯化反应倾向或人际反应特质,师生双方的互动方式开始变得有规律,最终形成固化的人际互动模式。模式一旦形成,可以影响互动,使互动变得固定而又可以预测。

人际互动模式有健康与病态之分,家庭治疗大师Minuchin认为,有问题的家庭有两类共同模式:一类是“缠结的”或“钳制的”(enmeshed)——家庭成员嘈杂且相互紧密联系;另一类是“疏离的”(disengaged)——家庭成员隔离且互不联系[3]。在缠结的家庭中,成员之间虽然可以提供相互支持,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由于父母与孩子牵扯过多和联系过于紧密,父母丧失了领导力和控制力,并且限制了子女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交往能力。在疏离的家庭中,成员之间是独立的,但也是孤立的。虽然成员之间保持了独立性和自主性,但由于彼此过于疏远,不能提供足够的相互支持并且丧失了家庭的温暖和爱。

有问题的家庭的这两类模式在师生人际冲突中同样存在。缠结型的师生彼此控制过度或亲密过头,过度涉入对方的生活和自我空间,就像“树缠藤来藤缠树”一样缠结在一起,互相钳制,双方宛如纠缠的一团乱麻,教师对学生失去威信和控制力,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消失殆尽,变得依赖性很强。师生关系表面密切,学生看似顺从,当密切和顺从到一定程度,然后就是叛逆和冲突。疏离型的师生只有教与学的工作关系,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彼此带着厚厚的面罩,冷淡、疏远的情感关系好像永远无法相交的两条平行线,缺少互动、情感支持和密切合作,冷漠的师生关系潜伏着冲突的危机。

缠结和疏离的人际互动模式之所以潜伏着危机,容易引发冲突,是因为人类关系受到独立(individuality)和团结(togetherness)两种相反作用力的影响[4]。生活中的每个人在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爱护的同时,又希望能有自己独立的自我空间,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更安全和自在。师生关系同样受到这两种相反作用力的影响,如果不能在独立和团结的轴线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双方冲突会不可避免。此外,交往需要的有限性理论也认为,当人们感到孤独,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会为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但当人们交往过多时,人们又会为过多的交往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不安[5]。这是因为,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交往,需要社会支持;另一方面,人也需要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又需要暂时远离和逃避别人。因为任何与我们交往的人都会对自己构成一种评价压力,与此同时,个体必须对社交生活的行为进行检点,这也意味着某种限制。

在教学过程中,常听到很多老师抱怨,教书育人的工作太难做了:管严了,学生会有抵触情绪;管松了,又起不到教育效果;管多了,学生反感;管少了,又担心出事;对学生亲近了,学生“不怕”老师;对学生疏远了,又说老师“冷漠无情”、“不关心他们”。这种人际关系上的两难挣扎实际是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师生之间独立与团结、交往与独处需要之间的平衡,或缠结地或疏离地对待对方所致。

师生人际冲突的实质在于病态人际互动模式,要改变病态人际互动模式,最重要的是明晰师生之间的人际界限。人际界限指交往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之间的边界,也就是两个实体控制范围的交界处,它像一座看不见的屏障,规定着人与人的联系。人际交往中保持清晰的界限并不会损坏人际关系,相反,很好把握人际界限,在交往中掌握好分寸,通常会让双方觉得打交道很舒服,很自在,有利于建立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人际界限足够清晰,既能保护彼此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具有足够的渗透性,允许相互支持和情感表露。人际界限清晰程度从僵化到弥散有所不同,僵化的界限具有明显的约束力,限制师生之间的接触,这样就导致了师生人际关系上的疏离。相反,弥散的界限模糊不清,一方过度涉入对方的自我空间,相互之间变成侵入式卷入,导致了师生人际关系上的缠结。对疏离的师生关系,目标应当是弱化人际界限,缩小心理距离,使界限更具渗透性,以增加心理互动。对缠结的师生关系,个体的独立性未能受到界限的足够保护, 目标应该是强化人际界限,保持适当心理距离,增加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0,(2).

[2]张彦君.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3,(2).

[3][4][美]Michael P.Nichols Richard C.Schwartz;王曦影、互赤怡译.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3.146.

[5]谢荣岱.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5.

高 晋/山东省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责任编辑:刘延梅)

猜你喜欢
界限人际冲突
界限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间隙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破次元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