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平 潘泽谷
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规律
◎郭维平 潘泽谷
60年来大学生群体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各时期有不同特点。从整体看,政治思想由简单、统一向复杂、多样转变,政治态度由激进、盲目向理智、务实转变,价值取向由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转变,价值目标从理想、群体向现实、整合转变。通过深入分析可发掘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规律。
大学生 思想变迁 时期划分 特点规律
60年来大学生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关于变化时期的划分,专家学者基本沿用了党史的历史分期,对1990年前的分法比较一致,谈松华主编的《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五个时期的分法较有代表性。改革开放至今的划分却不大一致,有以1989年政治风波及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为界,也有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召开为界;分为两或三段不等。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本人认为可分为六个时期。
(一)1949—1956年:疑虑彷徨—碰撞嬗变—理性认同
这段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深入,大学生的思想经历了疑虑彷徨—碰撞嬗变—理性认同的过程。一是疑虑与彷徨。不少人由于旧社会所受教育、家庭出身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在政治上不同程度地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缺乏了解,他们一方面对新中国的建立充满憧憬和向往,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能否领导人民建设好新中国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有着一定程度的疑虑。二是思想碰撞与嬗变。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国家组织领导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这三大运动,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次触动,普遍形成了改造旧我、塑造新我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政策的落实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深入,使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错误思想受到了较为系统的清洗。三是理性认同。随着新中国建设取得初步成就,他们看到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开始从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重要作用,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使其深刻感受到了自身价值和肩负的使命,以此标志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他们纷纷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把国家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总体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价值取向表现为以国家与集体为本。
(二)1957—1966年:理想化—集体化—单一化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也是成绩与错误交织的10年,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革命”色彩。这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与价值取向特点是理想化—集体化—单一化。一是理想化,紧跟党建设社会主义是他们的思想主流。绝大多数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关心政治,热爱祖国,理想与“主义”是其精神支柱。1957年经历反右运动,大鸣大放时期有些大学生曾出现政治热情膨胀,懵懵懂懂地加入到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探讨和争鸣之中,与党和政府不一致而受到了批判,但并没影响他们的政治热情;1958年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毛泽东提出“又红又专”人才培养要求,大学生又积极投入到关于“又红又专”的大讨论中,人人争做又红又专的新时代青年;20世纪60年代又参与到“四清”运动中。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使大学生政治热情高昂,思想过于理想化,出现了唱高调、跟风走的情况。二是集体化,在大统一的思想下,大学生面临的是一整套理想化的宏伟目标与意识形态要求,普遍自觉地放弃了独立性,个人服从集体,价值观念整齐划一,行为举止规范。1964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很快成为多数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党和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纷纷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立志为祖国献身。三是单一化,由于他们的青春活动期主要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方面反复强调与过去的资产阶级思想决裂,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与知识底色受苏共影响极大,以“左”倾价值观与苏联文化为主,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从思想到行动都追求共性划一,缺乏个性体现,与社会文化色彩的单一相辅相成。总的来说,他们关心政治、追求理想、热情奔放、思想单一,集体主义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三)1966—1976年:政治盲从—思想狂热—失落醒悟
这一时期全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学生处于政治运动的搏击中,思想变化剧烈,从最初的政治盲从、思想狂热,逐渐转为怀疑和觉醒。一是思想左倾、政治盲从,“唯我独革”。由于自幼输入脑中的是“左”倾观念,文革中所接受的更是否定常识的教育,所以思想偏激,政治上并不成熟却热衷于“革命”,容易盲从被误导,价值取向也较狭窄单一,因而成为“文革”政治先锋。二是虔诚与狂热。首先他们把毛泽东看成了“神”,作为“毛主席的红卫兵”,发自内心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普遍有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因而执著于“造反有理”,虔诚地投入文化大革命。乌托邦理想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宗教式的狂热盲信并由此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盲从中丧失了理性,甚至丧失了人性,卷入“打、砸、抢”的狂潮,成为高调政治的牺牲品。三是怀疑与觉醒,文革中后期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大部分大学生走向了农村和基层,从改造世界的红卫兵变成需要接受改造与再教育的对象,其心理落差非常大,激昂的思想逐渐失落。尤其是经历了社会上日益表面化的各种矛盾,看到了社会底层的真实面貌,使得他们无法继续轻信政治说教,包括“工农兵大学生”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产生了对现实的怀疑,价值理念由盲从转向反思,悼念周恩来的“四·五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醒悟。
(四)1977—1989年:奋发崛起—困惑反思—冲突裂变
随着十年动乱结束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整个社会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这时期的大学生总体上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开始崛起,思想经历了一个奋发崛起—困惑反思—冲突裂变的过程。根据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奋发崛起阶段。1977至1979“后三届”大学生是国家填补10年知识断层的中坚力量,社会强烈的期待意识使他们胸怀壮烈,改革开放的热潮更使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充满关注和期待,“要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成为整个群体的价值主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生的心态都是积极向上的,图书馆座无虚席,是一个理想主义高扬的时期。二是困惑与反思阶段。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恢复,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和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开始凸显,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得复杂和多样:1980年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1982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抢落粪池老农而牺牲又引发了一场“是否有价值”的讨论。在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公开化以及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对以前空泛的“政治价值观”产生了普遍的怀疑与困惑,价值取向转入反思与批判,但总体上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仍然很强,1983年出现了华山抢险英雄集体,1984年3月中国男排首捧亚洲杯,北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三是学潮纷纭、思想冲突阶段。刚刚起步的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当时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在西方所谓政治民主、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下,以天生的改革者自居,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评论和冲刺,“参政热”、“民主热”、“沙龙热”等一再兴起。但他们虽有民主意识,却缺乏较好的民主素质与法制观念;虽有参与政治的要求,却没经过多少社会的历练,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就产生了偏激情绪,转而过分强调自我、轻视社会,以群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发生了裂变。资产阶级自由化头面人物也乘机到各高校活动,使一部分人对党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发生了“1989”政治风波。可见,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激荡与困惑、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是这时期大学生的显著特征,但其政治思想缺少“内生性”,容易盲目冲动跟风跑,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又缺乏先思而后行的态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估计过高,强烈的时代性格与薄弱的内在基础使他们的思想经常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
(五)1990—1998年:新的探索—凸显务实—寻求整合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90年代的社会环境、舆论导向与80年代相比有了根本转变。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这时期的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受传统束缚较少,思想较活跃与理智。特点为:一是进行新的探索。“八九”风波后大学生曾进入心理与情感的低谷,随着党和政府教育引导,大学生对“学潮”进行了深刻反思,纷纷从西方思潮的影响中觉醒过来,重新审视和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掀起了“学马列”、“寻找毛泽东”的热潮。90年代初,一股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渴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潮流在大学生中逐渐形成。二是转型与务实。“市场经济促使人追求物质利益和生活多样性的特征,导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趋于复杂和多样。”①由于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给大学生思想造成一定影响,在一部分人政治热情渐高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远离政治”,务实色彩和实惠意识越来越强,出现了“上山”与“下海”、“读书”与“赚钱”的讨论,厌学风与经商风一度蔓延。部分大学生开始认同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价值观或个体本位价值观,关注视野从国家大事转向个人生活领域,走向个人主义;少数学生对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三权分立、多党制等认识不深,甚至津津乐道。这说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已从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转移。三是寻求个人与社会的整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知识认识开始回归;东欧一些国家和俄罗斯采用“全盘西化”式的政治和经济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我国经济却稳定发展,这一切使大学生对形势、国情、社会和现实问题有了较深入了解,对政治经济的评价趋于冷静和务实,开始努力消解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注重个人与社会的融合。总的来说,这阶段的大学生是在探索中前行,寻求一条个人与社会整合的道路,价值取向在认同和重视知识决定命运的同时,凸显了“务实”的特征。
(六)1998年至今:调整开新—理智进取—多元并存
这一时期对大学生而言有三大变化:一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的统包分配改为“双向选择”;二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全面小康社会正在实现;三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收到了显著成效。
这一时期“80后”新一代大学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步伐进入了大学,政治思想与价值取向呈现出调整开新—理智进取—多元并存的特点。一是观念上的调整与开新。高校改革、社会转型,促使大学生进一步正视现实生活的一切,再度调整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念,在强调自我价值的同时,开始注重社会价值,并在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构建现代价值观。他们较少具有前辈那样强烈的改造社会的责任感,而是更重视完善自己和适应社会,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目标选择的目的性和知识学习的功利化愈来愈明显,个人奋斗精神被空前激发,传统的集体模式已经弱化,新的人际合作方式正在形成,自主自助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不断强化。二是理智与进取,他们面对社会竞争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基本上能较正确地认识问题和理智地分析问题。教育部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与20年前相比发生转折性变化。他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高度信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一年来党和政府的工作和领导能力给予高度肯定,对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充满信心。90%以上的学生认同“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②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期间,大学生敢于担当、主动奉献,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这一切说明,这一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已趋于成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正在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改革、进取、创新、务实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三是多元性与矛盾性。价值取向多元化更为突出,比如对校园经商、追星、沉溺网络、未婚同居等的宽容与认可,网热、恋爱热、经商热此起彼伏。尽管主导价值观中强调的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原则等被多数大学生在观念角度上认可,却未必都能转化成为自己的行动;而西方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本位、放逐理想也被部分大学生认同,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有一定市场。以自我为中心、政治观念淡化、知与行脱节等现象仍有存在。可见,今天的大学生正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传统价值和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徘徊与探索,寻找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思想意识取决于社会的现实存在,社会的矛盾和发展左右着大学生的言行,制约与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发展。
(一)经济体制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决定着大学生思想的基本走势
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文革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也是大统一的。改革开放后,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与分配方式、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经济主体都会为各自的所有制寻求合法的地位与合理的阐释,自然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思想体系,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正如有学者所说:“改革重构了利益分配的格局,打乱了原来的利益分配秩序,这是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直接动因。”③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既能激励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奋斗精神,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时期,商品交换原则扩大化,有些大学生应用经济观点与手段来评判和调节身边的一切事物,从而步入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误区。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市场行为不断规范与合理,促使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向着合理、规范、务实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与社会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促使其思想与价值取向朝着理智与社会化转变。可见,经济体制的合理性、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发展状况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直接动因,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二)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想或健康发展或左右摇摆,都可以从党的领导及教育方面找到原因。比如,改革开放结束了以主流思想或话语作为社会唯一正统的伦理价值话语的时代,大学生开始勇敢地探讨长期不容置疑的价值目标是否合理,这本来是思想的进步,但是党内却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意识形态导引的倾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趁机漫延,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受到冲击,被邓小平称之为“最大的失误”。意识形态的混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将真理与谬误一块抛弃的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油然而生。党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从90年代起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高校的思想氛围有了明显改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高校切实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有了更大变化,在促进大学生形成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08年“3·14”事件、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等一系列考验中,大学生迸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可见,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什么时候党加强了领导与教育,大学生思想就得到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放松了正确思想的引导,大学生思想就会陷入混乱,甚至步入歧途。
(三)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的起伏影响与制约着大学生思想
每一代大学生的认识图式与思想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文化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能低估。新中国建立后的十七年,大学生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较深,在建设新中国的浪潮裹挟下,“以天下为己任”和雷锋精神是文化道德的主流。“文革”中,“造反有理”的极左思潮主导着大学生;“文革”结束后,整个社会思潮是拨乱反正、振兴国家,社会强烈的期待意识大大激发起当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商品经济的浪潮,使社会的“义”“利”观念发生了变化,西方文化渗透加剧,以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为内核的政治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的哲学观与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乘虚而入,渗入大学生的灵魂;市场经济衍生的大众文化又表现出庸俗化,网络世界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一度凸显,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出现了价值选择的迷茫,大学生只能“跟着感觉走”。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人心,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已对大学生思想与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可见,大学生思想敏感,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的起伏直接影响与制约着大学生思想。只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统领支流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才能使大学生不断提高思辨能力,自觉抵制各种“左”或“右”的错误思潮。
(四)社会矛盾与重大事件的发生导致大学生思想动荡与变化
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使大学生思想有所表现。在社会转型中,由于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变化,多种经济成分与分配方式同时存在,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冲突加剧,党内腐败现象滋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型的甚至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大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社会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识,满脑子理想化的事物,心智幼稚,很容易把一些现象当作本质,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甚至对社会产生曲解。但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又往往会改变他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比如:当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粗暴干涉中国事务,发生银河号事件、加入“世贸组织”受阻、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等事件后,反而使大学生看清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阴谋,不再盲目崇外。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心得到激发,有学者调查结果表明:抗击“非典”的经历促使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由实用型转变为社会型和健康型。汶川大地震引发大学生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促使他们迅速成长,敢于为祖国为人民承担,从“小我”转向人间大爱。可见,社会矛盾与重大事件的发生会导致大学生思想动荡与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可塑性仍比较大,他们内心蕴藏着强烈的报国之心,但往往被种种世俗的利益关系遮掩,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引导,大学生那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就会喷涌而出。
(五)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特点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大学生的思想变迁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整体看,60年来经历了服从—激进—反思—探索—开新与整合各阶段,政治思想由简单、统一向复杂、多样转变,政治态度由盲目、激进向理智、务实转变,价值取向由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转变,价值目标从理想、群体向现实、整合转变。这种变化也正是整个社会的变化趋势:从思想的左倾、僵化和禁锢,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小康;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大二公”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固步自封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社会每一个进步都伴随着大学生思想的相应变化。正是这一步步社会变革,促使大学生以独立性、选择性为特征的自主意识取代了被动接受的传统意识,以开拓性、超越性为特征的创新意识取代了满足现状、循规蹈矩的价值取向。可见,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着大学生思想的变化趋势;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大学是思想的家园,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变化非常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认真研究分析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注:
①徐英善.改革开放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94-111.
②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9-7-6.
③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与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2007(4):76-81.
责任编辑 青 秋
D430
A
浙江省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