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象牙之国的首都

2010-04-05 15:28王刚菊
地理教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泻湖清凉油科特迪瓦

王刚菊

在象牙之国的首都

阿比让是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的首都。对于这座城市,以前我一无所知,但是对其名字并不感到陌生。因为”阿比让(ABIDJAN)”在国际航班时刻表中,按字母顺序被排列在第一位。

飞机刚在跑道上停稳,机上的乘客便庆幸起来,一边鼓掌一边叫喊。对于外国人乘飞机平安到达目的地后的这一习惯,我已不感到新鲜。我没有急于打点行装,而是贴近机窗,窥视着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

清凉油——奇妙的“钥匙”

一出机舱,一股热浪卷着一种无法形容的“怪味”迎面扑来,几乎将我冲倒在地。热倒没什么,可那种“怪味”真叫人受不了。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身体毕竟有些疲劳。我觉得脚下轻飘飘的,头却有些沉甸甸的。然而,身为翻译,我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说来很不顺利。在机场入境检查处,我们就给卡住了。原因是入境卡填写得“不合格”,不合格就重填。我与中国大使馆经参处前来接我们的人员又重填了一份,还是“不合格”。这样,我们又反复填了六七次,最后同样“不合格”。我急了,望着那位悠然自得的黑脸海关人员,一时不知所措。还是大使馆的人有经验,从包里拿出两盒清凉油。我一下明白了:我知道,欧洲人是很认“清凉油”这地地道道的中国小产品的。记得在国内,一次,几位法国朋友竟将一家药店的清凉油买了个精光。“清凉,OK!”外国人常这样说。可那毕竟是欧洲人。眼下这位非洲黑人认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见到清凉油,他顿时喜笑颜开,对那堆卡片看都没看一眼便抬手放行了。

入境的第一关过去了,我喘了口气,心里难免有些懊恼:早知这样,早该拿出清凉油!真是“祸不单行”,正当我那懊恼的心绪尚未平静之时,谁知又出岔儿了。

我们一行5人,都是首次来科特迪瓦,由于我们对他们国家的入境规定了解不多,与机场海关发生了争执,护照给扣下了。我们几位面面相觑,深感事态不妙。

刚刚过去的一幕提醒我们想到了清凉油。可这是有几分涉及“原则”的事儿,我的手捏了一把汗。可就是那么神奇,清凉油又一次帮助了我们,避免了一场即将出现的麻烦。接下去,在行李问题上,又是清凉油发挥了神奇的疏通效力。

总算出了机场,我们乘车向阿比让的市区驶去。高速公路边排列着我从未见过的热带植物。开车的黑人司机向我们介绍着各种植物的名称,我似听非听,心里还在想着清凉油的事儿。

清凉油,真神奇!在异国他乡,它竟是一把奇妙的“钥匙”。

美丽的海滨之城

阿比让位于科特迪瓦的南部,濒临大西洋,靠近赤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一个顺向海岸线的自然湖,湖水清澈平静,当地人称之为泻湖。阿比让濒海围湖而建:大海、楼宇,湖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阿比让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称,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一年四季,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发展旅游业,阿比让建了许多宾馆,三星级以上的有许多,较为引人注目的要算象牙旅馆了。

这家旅馆现代化程度很高,建在泻湖岸边的斜坡上。相距很远就能看到其门前那具有浓重的非洲特色的塔雕及象征着象牙的巨大造型。旅馆周围的鲜花争艳、绿叶如茵,每当夜幕降临,旅馆园内的五颜六色的彩灯忽明忽暗,给人一种朦胧温馨的感觉。在旅馆后身的斜坡上,鲜花在碧绿的草坪中用法文组成“象牙旅馆”几个大字。当你在高处向地面俯瞰时,你会发现,这几个大字是那样的醒目,与泻湖相映生辉。

象牙市场

科特迪瓦曾是世界象牙的主要产地,“科特迪瓦”即是象牙海岸之意。近年来,由于野生大象被捕杀得濒临灭绝,象牙也随之成了珍贵的物品。工作之余,我们有机会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象牙市场。这是一座旧式的两层楼,楼的门面虽不大,可楼内却很宽敞。市场的一楼卖各种水果和蔬菜,楼上主要经营象牙制品,也有一些蛇皮制品和蝴蝶粘贴画。无论你走到哪个摊床前,主人都会举起各种物品,用那特有的口才,对其产品大声炫耀。如果你没有买意,千万不要问价或拿起来观赏,否则你会被纠缠得无法脱身。科特迪瓦人做生意很精明,每次开价都很高。一条成人用的象牙项链,开口便要1.5万西非法郎。

有机会我们又来到另一家象牙市场。与前者相比,这家市场只能算是店铺。好在它是前店后厂,在这儿可以亲眼看到象牙的加工过程。主人很热情,明知我们不是大买主,还是将象牙制品逐件拿给我们挑选。我无意选购,环视着周围的买主。来这里的大多是打扮得入时的年轻女子,看她们买下一只只价值六七万西非法郎的手镯和耳环,让人真不敢相信脚下这片土地也属于第三世界。黑色的肌肤,配戴上洁白的象牙饰物,倒也不失其和谐和美感。

阿比让的移民

阿比让人口在100万左右,其中竟有30%是外来的移民。在阿比让的郊区,宽而平坦的公路两侧随处可以看到一排排低矮的木板房。居住在里面的大多是带着三五个孩子的青年夫妇。大多数木板房前有一小块扫得很干净的平地供孩子活动。有的房后还有一片开阔地,勤劳的夫妇便在那里种些农作物供自己采食。有些木板房建在富贵人家的小洋房附近,两座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外来的移民只要领到当地政府的居住许可证,便可在市区居住。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打短工。尽管阿比让是座繁华的城市,但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近几年找工作也很困难。因此,在闹市区、十字路口、机场前,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些靠擦皮鞋、洗汽车、提行李来维持生计的移民。虽说生活艰辛,但从他们的面容上却看不出痛苦和惆怅。也许他们将这些深深埋在了心里。

我们下榻的是一家中国人开的旅馆。旅馆夜里的看门人是位来自布吉拉哈索的移民。闲谈中我了解到,他叫撒夫多特,24岁。他是随哥嫂同来阿比让的。哥哥家里有4个孩子,大的只有8岁。在他家木板房的对面,他哥哥经营着一家简陋的食杂店。收入还算可观。

撒夫多特每天晚6时上班,夜深之前他和许多看门人一样,在主人的大门前或坐在地上听收音机,或与临近的看门人聚在一起闲聊。深夜他才能回到院内的简易地铺上。清晨,当他做完清扫工作后,便换上漂亮的衣帽游荡、消失在繁华的大街上。

在阿比让短暂的十几天里,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地方,对这座美丽的城市从外表上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总的印象是:这里风景秀丽、城市繁华、生活水平较高、等级差别较大。有文明进步的一面,也有原始古朴的风采。

猜你喜欢
泻湖清凉油科特迪瓦
带中国清凉油去埃及会遭遇什么
清凉油的神奇妙用
清凉油的神奇妙用
人间仙境——冰岛蓝湖
科特迪瓦一艘军舰巡逻时被撞沉 7名船员遇难
科特迪瓦一艘军舰沉没 已致7人遇难
“潟湖”非“泻湖”辨
荣成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