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青年组织工作方式研究

2010-04-05 10:26郗杰英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动员共青团青少年

◎杨 岳 郗杰英 曾 锐

执政党青年组织工作方式研究

◎杨 岳 郗杰英 曾 锐

工作方式是共青团组织实现其根本职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从领导决策方式、教育引导方式、组织动员方式、资源获取方式和代表维权方式等方面,对共青团工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改进与创新执政党青年组织工作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执政党青年组织 共青团 工作方式

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执政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执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与党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从诞生之日起,共青团就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①,始终把最广大的团员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努力奋斗。共青团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组织目标和各项工作始终是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展开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共青团的整个历史表明,它是党的可靠后备军和得力助手。”②

一、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发展过程

共青团的根本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工作方式。所谓工作方式就是指特定组织为保障其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总体模式。共青团的工作方式就是其履行自身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方法和形式,也是执政党的纲领、目标和基本任务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外在实现形式。共青团工作方式可以概括为领导决策方式、教育引导方式、组织动员方式、资源获取方式和代表维权方式等。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对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共青团大力推进自身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工作方式是历史的、具体的,因不同历史时期工作任务的不同而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共青团的工作方式就具体体现为宣传发动、思想引导、培训革命技能等等,组织团员青年参加武装斗争,开展敌占区示威游行活动、支援前线、生产自救等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所处的地位、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战争年代疾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和武装斗争转为和平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这一时期,团的工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相对独立而富有特色的各项活动,例如开展争做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活动、典型引路活动、植树造林活动、志愿垦荒活动、扫盲助耕活动、技术革新活动、青年突击队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等。其中,采取组织突击竞赛形式,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是这一时期共青团开展独立活动的一个鲜明特征。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所面临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兴起,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新潮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结构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特征日益显现,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新的变化,使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胡锦涛强调指出,共青团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在工作方式上创新,在自身建设上创新”③;要“找准工作位置,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手段”④。工作方式创新是共青团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共青团工作思路和自身建设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青团的工作方式也正在不断适应新要求,探索新载体,实现新发展。

二、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分类

(一)领导决策方式

领导决策方式是工作方式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实现形式,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工作方式的发展变化。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历来重视领导决策方式的发展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时期,党的领导决策主要是依靠上情下达、发动群众以及行政指令等方式来实现。伴随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推进,党的领导决策方式正在不断向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进程中,共青团的领导决策方式也适应时代变化逐步实现创新发展。

推进共青团领导决策方式的创新,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实践探索:一是团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要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青年。二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改进信息收集、反馈、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反映青少年意愿和需求的力度。三是决策论证制度。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应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进行论证,做出最佳选择。四是决策监督机制。建立由团内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重体系构成的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加强对决策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和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从而逐步实现共青团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机制化。

(二)教育引导方式

教育引导方式是共青团适合青年特点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团组织团结带领团员青年跟党走,建功成才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在计划经济时代,共青团对青年的教育引导主要是以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政治学习、进行理论灌输和正面教育为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带来了青少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单纯依靠传统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群体的变化。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创新教育引导方式,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适应青少年多元化需求的教育引导机制。

1.灌输教育

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⑤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灌输原理已经成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有效方式,是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灌输教育仍有其重要存在价值,仍然是符合思想教育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团、教育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青少年思潮,构筑当代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原则。

这里的“灌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填鸭式”教育,而是采取新的手段和方式的主动式的宣传与教育。在对青少年进行灌输教育时,应当从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具体特点出发,注意区分不同年龄层次、文化层次和不同青少年群体类型,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善于运用信息化、社会化、有形化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育引导,从而提高灌输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形式,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实施教育的条件和动力。自我教育是一个长远的话题。我国古代的“修齐治平”即包含自我教育的思想。自我教育是共青团教育引导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实现形式。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发展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独立性、选择性和自主性显著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教育特别是双向互动的教育形式日益为广大青少年所普遍接受和欢迎。

加强自我教育,就是要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大力加强对青少年自我教育有效形式的探索,充分发挥自我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广大青少年的自我体验,真正入脑入心,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

3.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青少年教育引导方式。多年来,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三下乡”、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其特有的时代特征、鲜明的针对性、良好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普遍认可和共青团组织的高度重视,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教育引导体系中占有日益突出的地位。

实践符合认识的基本规律。实践教育是一种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工具和手段,有效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新形势下,应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把实践教育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组织动员方式

共青团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动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共青团主要依靠政治号召、文件下达、思想发动和典型示范等方式组织动员青少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公众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单纯依靠传统方式难以实现广泛有效的社会动员。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创新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努力构建新的社会动员机制,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1.依托组织层级动员

依托组织层级进行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就已形成的传统动员模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这种依托组织体系与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动员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成为组织动员群众的一种主要方式。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过去在组织动员青少年时,主要依靠的也是这种传统的动员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依托组织系统的严密性和权威性,自上而下地对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实施有效动员。

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信息传播手段也日益趋向快捷化和多元化,团的基层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依托组织层级进行动员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组织动员青少年的方式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和信息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组织动员青少年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依托传统媒介动员

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历来是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少年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具有其自身优势。首先,传统媒体是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动员的主动权也控制在党和政府手中,成为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流媒体。其次,在当今社会,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虽然受到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但是仍然拥有相当数量的受众,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可信度,在动员青少年方面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之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 “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对策”调查数据显示,在媒体可信度调查中,青年认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党报党刊的可信度列前三位,超过了包括互联网站在内的其他各类媒体。因此,共青团在组织动员青少年时,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和报刊的作用,运用传统媒体的力量,组织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共青团的各项活动,扩大团组织对青少年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3.依托网络、短信等新兴媒体动员

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最有效的传播和动员手段。信息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着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组织的运行方式、管理手段和动员模式。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和超时空性,使其超越了其他各类媒体,形成了明显的传播优势,具备了强大的组织动员功能。

因此,共青团组织更应高度重视新兴媒体在动员青少年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青少年网络阵地建设,着眼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着眼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广泛运用互联网、QQ群、博客、网络论坛、手机短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掌握网上教育、引导、组织、服务青少年的主动权,努力创新共青团的组织动员机制,构建信息化、组织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动员体系。

(四)资源获取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获取和配置能力决定了社会组织的比较优势。建立多元、灵活、高效的资源获取和配置机制,是全面推进共青团工作和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共青团的工作资源主要包括党政资源、团内资源、社会资源和国际资源,在计划经济时代,共青团开展工作主要依靠党政资源和团内资源,获取工作资源的渠道相对单一、狭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各级团组织普遍面临资源短缺问题,单纯依靠从党政所赋予的有限的团内资源,已无法满足和适应青少年事务与共青团工作社会化运行的需要。因而团组织必须在依托传统资源的基础上,把视野由团内转向更为广阔的领域,更多地借助党政和社会力量,更好地获取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努力拓展国际资源,逐步形成渠道更为多样、空间更为广阔的资源获取和配置的新方式。

建立和完善开放的资源整合机制。在共青团的各类资源中,党政资源的来源相对是稳定的,但依法获取的途径不畅;社会资源是丰富的,但获取渠道不够稳定;团内资源具有天然优势,虽然是最可控的,但总量有限而且分散;国际资源前景广阔,但目前仍是一个正在积极探索的新领域。因此,党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应当是共青团今后整合与配置资源的重点。要千方百计获得更多的党政和社会资源,提升共青团及其系统的资源整合配置能力,壮大共青团的综合实力,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

建立和完善项目化、事业化运行机制。获取和整合资源,项目是关键。“栽得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事业化则是项目走向社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目前,在团内和社会上具有很好声誉的“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文明号”和“12355”青少年维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通过项目化、事业化运作方式服务工作全局,推进事业持续发展,应当成为今后共青团工作运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必然会推动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开拓创新。

(五)代表维权方式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

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各级人大、政协是共青团代表广大青少年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共青团组织不断加强在人大、政协中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青少年立法和青少年公共政策的制定,保障不同青少年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共青团作为执政党青年组织、党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发挥共青团和青联系统在人大、政协各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作用,不断提升和扩大共青团在人大、政协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政治优势,更好地反映和表达青少年的利益诉求,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加快推动青少年立法。大力推进青少年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共青团实现国家政权社会支柱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从1991年起,共青团相继配合有关方面推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此外,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法》和《收养法》也是以青少年群体为特定对象的法律。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青少年事务的法制化建设。在新的社会建设进程中,应着眼于青少年根本利益的维护和代表,积极推动青少年事务、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专项法律的制定,进一步明确青少年工作的法律地位。在推动立法工作的同时,团组织还要积极参与青少年社会公共政策和青少年社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青少年社会发展的政策框架和体系。

努力构建青少年维权协调机制。当前,青少年维权工作的重点是工作体系和协调机制的构建。要协调党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工作,切实加强12355青少年维权网站和青年维权中心的建设,逐步形成党政主导、共青团协调、全社会参与、事业化推进、覆盖城乡、面向全体青少年的维权工作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共青团在8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紧跟党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着眼准确把握执政党青年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共青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青年群体的新变化、新特征,着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切实履行根本职责,努力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动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注:

①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Z].

②邓小平.1957年5月5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Z].

③④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Z].

⑤列宁.怎么办[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

⑥胡锦涛.2007年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时的讲话.

责任编辑 颜 波

D262

A

清华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共福建省委

猜你喜欢
动员共青团青少年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青少年发明家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