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大事件中大学生爱国行为比较

2010-04-05 10:26骆之凡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爱国群体

◎骆之凡 梅 雪

不同时代大事件中大学生爱国行为比较

◎骆之凡 梅 雪

本文选择1919年五·四运动与2008年三大事件为时间切入点,研究发现五·四时期的大学生爱国行为具有政治性、组织性、宣传动员性、扩散性和妥协性五大特点;而新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在大事件发生时的爱国行为具有主要体现出多元化和理性化的趋势,而五四运动中的五大特点在今日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一变化之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和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群体同质性的下降、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的变化。文章认为,在竞争愈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在爱国方面的激情依然没有减退,只是在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加以表达。对此要有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加以适当引导,以促进大学生群体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五·四运动 大学生 爱国行为

一、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及特点

(一)爱国行为

1.举行会议 在五四运动期间①,学生会议的主要功能有二:商议、统一行动及促进制度性的联合。此外,各地先期举行的会议还具有传播信息及动员的功能。会议商议、统一行动的功能,能从一组数据中看出:五四运动期间发生于北京且记录在案的16次学生会议中,组织筹备示威游行的会议共计4次,组织大罢课的会议共计3次,与抵制日货相关的共计3次。②1919年5月4日的学生游行示威,经过了3次会议的酝酿而成型。每一次会议都为下一次更大范围的团结奠定了基础。学生会议在五四运动中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促进制度性的联合,其以会后成立相关组织的形式体现。制度性的联合含有两个层面:第一,学生界内部的进一步联合③;第二,学界与其他各界的联合④。

2.游行及请愿 大学生的游行主要出现在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而第二阶段则大体为联合请愿所取代。前者的主要意图及功能是表达不满、形成“国民外交之声势”,而后者则是通过施加压力迫使政府采取某种行动。第一阶段中,游行的斗争矛头指向外部,即日本及北洋政府内部的亲日派。通过游行示威,学生们主要作意见、情感之表达,而缺乏具体、统一的斗争目标。这可以从当时的标语中看出:在统计到的17条标语中,针对日本—青岛问题的共13条⑤,针对曹、章、陆三人的共4条⑥。这些标语虽然也涉及拒签巴黎和约、抵制日货等具体行动,但中心是主权危机、民族存亡、惩办卖国贼,并未提出惩办的具体方式,且充满情感宣泄的语言。但随着形势的恶化及斗争的推进,致电作为国民呼声向上传达的方式,已经不足以给惧外、反动的当局施加足够压力。于是,请愿便作为更直接的方式承担了这一使命。第二阶段的请愿活动相对于示威游行,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第一,运动主体由大学生扩展到社会各界人士;第二,开始将北洋政府作为直接斗争对象;第三,有具体、明确的斗争目标。

3.集会 集会通常作为游行的序曲出现。因为它通常由某一突发事件引起,所以具有自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个体在充满着标语、口号的集会中很容易产生情绪的相互感染、提升,进一步促进现场的浓烈气氛,吸引更多的个体加入,扩大声势、引发后续的游行示威等行为。此外,五四时期还有另一种类型的集会,即大学生为在运动中牺牲的同学所举行的追悼会。北大学生郭钦光是五四运动中牺牲的第一人,他的追悼会也因此成为特殊的集会场合。5月18日,北京学生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事实上成了一次五月十九日总罢课的动员誓师大会”⑦。之后上海、天津、武汉等地的学生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也都为当地各界响应“六三”运动进行了广泛的动员。相对于前一种动员效果直接的集会,这一类追悼会所形成的动员更为深刻长远,影响着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展开。

4.罢课 罢课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方面,它迫使当局正视学界的爱国诉求。因为罢课本质上是一种用行动表达态度、声明立场的激烈方式,它是对当局行为的强烈质疑,直接动摇了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罢课后的学生积极采取行动,动员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使得经济停滞,影响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给反动当局造成极大的压力。也正是因为这两点,五四时期的罢课最终都以学生要求之达成而结束。

5.街头讲演 五四时期,街头讲演的功能主要是宣传。北大学生早在1919年3月就发起组织了平民教育讲演团。五四运动爆发后,讲演团积极开展活动,讲题紧扣当时形势。而在“五·一九”大罢课后,北京大学生上街讲演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上海、天津各校也陆续成立讲演团。各团除了宣传讲演外,还积极说服、敦促各商号罢市,最终促成了“三罢运动”。

6.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五四运动中,大学生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行为与街头讲演紧密相连。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表率,积极宣传、动员群众购买国货,劝导商家勿进日货,对日本的经济侵华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其他 除以上行为外,五四时期的大学生还出版刊物、编演新剧以宣传爱国思想,组织护鲁义勇队,血书标语以唤醒国民,直至每一细小的行为无不贯彻着爱国救国的思想。正是这些行为互相呼应、互相激发,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浪潮、唤醒了国民的自觉。

(二)行为的特点

五四前后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也因此被打上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双重烙印。

1.政治性 所谓政治性,是指当时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以国家责任感为出发点,行为的各方面都突显出强烈的政治属性,即使是采取经济、文化等手段相对于政治性而言也是作为其衍生物而存在的,并不具备独立的地位。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爱国行为目的在于反对政府卖国、维护国家主权及尊严,其动机是纯政治的,而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北洋当局和普通群众。对于前者,行为的目的是迫使其对侵略行径采取强硬态度、放弃对爱国运动的镇压;对于后者,目的则是促使他们的觉醒、将其动员到爱国运动中来,最终达到民族之解放。所以,虽然其行为对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影响,但这些都是政治动机的附属品。

2.组织性 组织性通过会议及各种爱国组织的成立得到体现。众多个体通过组织而联合在一起,协调统一不同个体、群体间的行为,聚合起尽可能多的力量。这也是个体面对国家机器时最好的策略。五四时期的大学生会议、组织已初步具备了西方民主形式。会议以全体学生大会或代表会议的形式召开,审议各项提议,并以决议指导下一步的行动。这说明当时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民主意识。但是,这种内在的民主意识存在极大的自发性,没有在各组织团体建立后得到程序上的保障。

3.宣传动员性 宣传动员性主要通过街头讲演、集会、编演新剧等行为体现。当时的大学生之所以能扮演承担起传播新思想的时代使命,与当时先进知识及信息的限制性有关。五四前后,新知识新思想在社会传播并不广泛,信息的获得渠道较为单一且容易受到当局控制,造成广大国民的思想觉悟程度较低,缺乏积极的斗争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既占有先进知识,又具有爱国热情,自然成为宣传、动员角色的最佳承担者。

4.扩散性 扩散性指当时个体的爱国行为很容易感染群体,进而扩散成为群体的爱国行为,这也为当时的爱国行为增加了极大的变数。个别人的呼喊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契合了当时情境下的群体心理。这时群体行为非常容易受到极端的个体行为或个体处境的影响,有时甚至导致群体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5.妥协性 从对当时大学生行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运动也存在着妥协的一面。这主要从请愿和罢课中体现出来。这种妥协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力量,他们的斗争必须依赖其他群体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其次,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多样化的阶级背景,因而在大学生内部存在阶级分化,当斗争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分化就会体现出来,影响斗争的推进。

二、2008年大事件中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及特点

对于2008年大事件中大学生的爱国行为,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问卷“5·12”大地震、火炬传递受阻和北京奥运会之举办为切入点,以测量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及对此的意向性。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上海市复旦大学全日制大一以上在校学生⑧。

(一)不同事件下的爱国行为

1.“5·12”地震 从统计数据看,当时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中“捐款捐物”和“关注相关新闻”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均超过90%。“5·12”地震后,各高校的学生组织广泛开展捐款捐物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选择在学生流量大的场所进行,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响应。而在新闻关注方面,我们发现网络是当代大学生了解新闻的最常用途径 (占87.4%);但同时,在网上参与相关讨论的比率却很低。而在宣传性上,数据显示宣传性行为在大学生内部仍普遍地存在,但针对其他群体的宣传行为却变得稀少。而在志愿者活动方面,大学生仍是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对“王老吉”积极捐款灾区这一行为,45.6%的受访者表示会因此购买其产品,15.53%的受访者表示“虽赞赏其行为,但不影响对产品的选择”。由此看出,在赞赏企业捐款行为的大学生中,赞赏的意识并不一定导致购买其产品的行为。大学生更愿意不受影响地自己做出取舍。

2.火炬传递受阻 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是一起文化、政治的冲突性事件。这一部分的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受访者在事件发生后的行为和对“抵制家乐福”的行为及态度。关于受访者在火炬传递受阻后的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问题的设置进行了实际行为与假设情景下的行为之间的对比。在实际中,有20.4%的受访者表示对此没有任何行为;而当假设他们身在当时的巴黎时,选择“不采取行为”的人数百分比仅为2.9%。“与同学、朋友热烈讨论,表达愤慨”的百分比达到了59.2%,而当讨论在网络上进行时就降为22.3%。在实际行为中,参加示威活动的大学生仅有2.9%,而表示若在巴黎会参加的百分比达58.3%。显然相对于现实情境,假设情境下的大学生更愿意直接采取行动。这个结果一方面暗示了异国环境可能确实会激发爱国情感、爱国行为;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爱国意识并不一定激发直接的爱国行为,虽然很多大学生仍然希望表现得非常爱国,但他们并不会采取实际的行动。

3.北京奥运会之举办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笔者对该事件中大学生爱国行动的研究,主要从当奥运志愿者的动机入手,兼顾与奥运会相关的行为。在受访者中,25%的人表示当时有报名竞选奥运志愿者的意愿。在这部分受访者给自己的不同动机之强烈程度的打分中(满分为5分),得分最高的是“见证这一盛事”(4.22分),这个动机是爱国情感与个人荣誉感的结合。平均分第二、第三的动机分别是“增长见识”(4分)和“锻炼能力”(3.97分),这两个动机都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看重成为奥运志愿者对个体的促进作用。在奥运会期间,收看开幕式的受访者达到了95%,这折射出爱国的另一个向度——民族自豪感。之前两个大事件中的爱国行为都是在负面的情境下被激发出的,因而“爱国”具有牺牲部分个人利益以保全或捍卫国家利益的含义。而在北京奥运这一大事件中,“爱国”不再具有牺牲含义,而是表现为积极地参与、共享。有组织的迎奥运活动参加百分比是8.7%,进一步显示出当前爱国行为的个体化趋势。整体来看,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在此处非常多样,并与娱乐性部分地结合,成为那个特定时间段中生活的一部分。

(二)行为的特点

2008年大事件下以大学生为代表的“80后”群体的爱国行为,让人们再次看到了青年人的爱国激情与力量。但这已不是历史上青年爱国的简单重现,而是在时代与社会的形塑下展现出新的内涵及外延,对此主要概括为三点加以论述:不同事件属性下的爱国行为、网络功能的二分性、多元化与理性化。

1.不同事件属性下的爱国行为 整体看来,“5·12”地震对爱国行为的激发作用最大,其次是北京奥运,最后为火炬传递受阻事件。这个结果与三个大事件的不同属性密切相关。“5·12”地震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突然遭遇无法抵抗的天灾,这样的悲剧直接唤起人的怜悯之心,加之各大媒体的积极报道,“5·12”地震中广泛激发的是大学生们的同情之感,而它与国家利益、民族意识的联系则处于次要位置。而北京奥运会是国家层面的盛事,作为个体能做的非常有限。它也通过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直接作用于国民的情感层面,但不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爱国行为,其体现出的行动性也就相对较弱。而火炬传递受阻事件是一起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政治的冲突性事件,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这种冲突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误解多年作用的产物。在两个文化内部,各自的行为及对对方行为的反应方式都符合自身文化的逻辑。大学生在对待这一事件上总体而言采取了冷静的态度及行为。由此得出结论,不同属性的事件对爱国行为的激发程度不同、需求程度也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是否及如何采取爱国行为。

2.网络功能的二分性 网络在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调查发现,对网络功能的分析应从两个角度入手:信息传播功能和意见表达功能。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具有快速、开放、全面等优点,因而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但其作为意见表达的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却并不明显。三个大事件中,参与网上讨论的受访者最多为25%,而当被假设身处巴黎时,选择通过网络表达抗议的百分比也并无上升。相对的,与同学家人交流意见、相互讨论的百分比则远高于这个数字。这一结果提出了一个问题:具有怎样特点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即:是否网络社会本身是由相对激进的国民组成?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将有利于更全面地去分析网络在今天中国的意义与价值。

3.多元化与理性化 多元化与理性化作为显著的特点渗透在大学生爱国行为的动机、态度及行为本身中。就动机的多元化与理性化而言,最突出的是对自身发展的考虑开始作为爱国行为动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在成为奥运会志愿者的动机中,为国奉献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它已不是首要的了。大多数选择竞选奥运会志愿者的受访者看到了其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而态度的多元化和理性化体现在大学生对“王老吉”捐款和“抵制家乐福”事件的态度中。受访者对“王老吉”行为有着多样化的解读,并且相同的态度也不一定产生一致的行为。而对“抵制家乐福”,态度的差异也广泛存在。这说明当今社会越来越呈现思想多样化的趋势。总的来说,在大事频频的2008年中,我们从实际行动中看到了当代大学生被激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怀。但这种情怀被深深地打上了这个时代、社会潮流的烙印,以一种复杂的、多元的、矛盾的方式呈现。

三、时代性的对比

(一)行为之变迁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2008年三件大事,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组织程度的下降。五四运动期间,大学生的主要爱国行为普遍采取了团体组织的形式,学生个体的参与度也很高。而今天的学生组织形式松散,组织化的爱国行为往往由团委发起并落实,而绝大部分学生在其中的参与非常有限。其次,是政治行为转化为多维度的行为。五四运动时的爱国行为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而今天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往往已不再是出于政治考虑,行为的政治性也已消融入其他属性之中。第三,与五四时期相比,今天的个别行为不再容易引发群体行为。当某些个体有激烈的举动时,其他大学生并不容易受到影响、采取一致的行为。最后,是爱国行为宣传功能的弱化。五四时大学生的爱国行为都明显具有宣传动员性,而这一点在今天已不再明显。

以上变化之所以发生,原因主要有三点:教育及信息的普及、大学生群体同质性的下降、时代赋予之使命的改变。五四运动前后的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国民拥有教育与信息方面的优势,自然地扮演了宣传动员的角色。而今天,信息已经通过各个渠道在社会的各阶层传播,现在爱国运动的宣传及动员已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快速地进行。教育的普及还连带出另一个结果,即大学生群体同质性的降低。1919年前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上层社会,因而他们在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等方面较为相似,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容易一致。而今天高等教育的普及使更多不同背景、经历的青年人能进入同一所大学。此外,1919年的中国面临国破在即、政府误国的困境,大学生作为最先惊醒的群体,既要唤醒麻木的国民,又要与反动政府进行斗争,这种现实决定了当时大学生爱国行为中饱含的激情成分,并且要以群体的力量去呐喊、斗争。而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经过经济、法律、政治等多方面的建设,今日之大学生的使命变为创新、建设,它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2008年大事件下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与1919年时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二)理性年代中,我们的激情还在吗?

五四运动90年后的今天,理性化已成为可以为我们时代命名的标志之一。今天的大学生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社会一方面给予了他们太多的恩宠和溺爱,同时又不断地批评、质疑他们。他们受到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评价他们据此而来的行为的,却是前一个时代的价值判断标准。所以,今天的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两套相互冲突的价值体系。但仔细审视大学生在2008年的爱国行为,可以发现激情依然存在,视家国天下为已任的价值理性也依然存在。只是在今天的大学生身上,它不再以那种惊天动地的形式表现,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在每一个爱国行为的背后,我们仍然能够看到那份激情的影子。“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今天的表现形式已经改变,但它的实质得到了继承。不同的是,五四时期的“爱国”精神所爱的是祖国、是作为文化及民族认同体的“国”,而不是掌握当时的国家政权的北洋政府所代表的国家。而今天,大学生所爱的不仅仅是“祖国”,也是“国家”——二者在今天是统一的。所以今天的爱国是要通过诉求、通过行动,让国家更美好。因此,今天的爱国行为必然与五四时期不同,它的重点不在反抗、斗争,而在于建设。如若在今天的爱国行为研究中,不能把建设性行为中的爱国成分纳入研究范围,那么我们对任何群体爱国行为的研究,都将面临低估其爱国热情的危险。

90年前,五四运动在历史的留声机上浓墨重彩地刻录下了“青年”这一形象,90年后的今天,这一形象再次成为时代舞台的焦点。他们踩在时代的浪尖上翩翩起舞,身姿动人。相信在宠溺与质疑声中成长起的这一代人,必定将在时代的锻造中百炼成钢。

注:

①史学界定的五四运动起止时间是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到当年6月28日巴黎和约拒签。本研究以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为研究对象,涉及到五四运动发起、筹备阶段大学生的行为,所以将考察的起始时间提前至5月2日关于“索还胶州租界失败”的消息得到官方证实。此外,由于当时信息抵达各地的先后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本研究不拟考察时间变量,所以将研究的主要范围限定在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信息抵达较早的大城市.

②⑦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3-414、306.

③如北京中等以上学校联合会的成立、全国学联的成立等.

④如北京各界抵制日货联合委员会的成立、上海商学工报各界联合会的成立等.

⑤具体标语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保我主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中国宣告死刑了”、“誓死不承认军事协定”、“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抵制日货”——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9、273.

⑥具体标语有:“惩办卖国贼”、“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彭明.五四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1984:269,273.

⑧考虑到本学期的大一学生在08年上半年时还是高三学生,故特意将其排除在样本之外.

参考书目:

1.上海社会科学院.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天津历史博物馆、南开大学编辑组.五四运动在天津:历史资料选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国社会科学院.五四运动回忆录(续)[M].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中国社会科学院.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M].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5.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M].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许 臻

D432.6

A

复旦大学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爱国群体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