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莉 田播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30例临床分析
闫莉 田播
随着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常见的致死原因,现对我院2003年3月~2007年9月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30例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45.5岁(18~7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淋巴瘤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
参照《白血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诊断。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真菌镜检及培养均为阴性。好转: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真菌镜检及培养仍有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真菌镜检及培养阳性。
共有80例患者,30例感染真菌,死亡4人,感染率为30/80(37.5%),病死率为5%。
以呼吸道常见,25例,泌尿道2例,肠道2例,阴道1例。
无特异性,呼吸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血,泌尿道表现为发热、尿路刺激症状。
白色念珠菌:20例;光滑念珠菌:5例;热带念珠菌:3例;克柔氏念珠菌:1例;酵母样真菌:1例。
①年龄:50岁以下29.3%,50岁以上感染率57.8%。②性别:男女无差异。③粒细胞缺乏时易发生。④白血病类型无差异。⑤长期使用激素≥10d者,发生率高。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7d者,发生率高。⑦化疗阶段:诱导缓解和复发性诱导缓解化疗较巩固强化化疗者更易发生。
所有患者经广谱抗生素治疗3~7d无效或真菌培养阳性后开始抗真菌治疗,治愈率为96%,病死率为4%。
国内文献报道的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尤其是白色念珠菌,近10年来,真菌病原的种类有较大的变化,白色念珠菌下降,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比例增加。
早防早治、预防治疗适用于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粒细胞减少>10d,长期使用激素)有报道,氟康唑、伊曲康唑能减少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发生,减低病死率,缩短抗真菌时间。
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尤其是对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增多,提示应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针对性用药,对疑有白色念珠菌以外的真菌感染者可优先考虑伊曲康唑,真菌感染一旦诊断,抗真菌治疗应注意足量足疗程。
[1]马军.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1443-1444.
[2]黄晓军.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54-556.
[3]范芸,常乃柏,胡云建.血液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04-10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44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闫莉 田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