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仿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工作部,山东 青岛 266109)
从理论上来讲,自主创业是缓解社会整体就业压力,解决失业问题的理想选择。很多研究者在其对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中,也总是不忘提出对在校学生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建议。目前的问题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底有多少现实基础?自主创业在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上的科学定位是什么?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促进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基础性的工作?
考察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历史,从共时态的创业内容来看,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包括商业创业和科技创业两种类型,以科技创业为主;从不同创业主体的历时态的创业过程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包括大学生在校自主创业、大学生休学创业、毕业即创业及毕业后自主创业四种类型,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历时三十几年,走过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萌芽期”。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不久。有少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或毕业后几年中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个体户。但他们大多数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商业经营活动,没有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而且数量也极少。
第二个阶段是“初步发展期”。时间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大学生供需形势的变化和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机制,个别大学毕业生开始尝试自主创业,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下海”时期,一批大学生成为自主创业者,其中既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也有毕业不久的新生力量以及在校大学生。同第一个阶段相比,他们创业往往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术及管理特长。但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体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而不是在校生和刚毕业的大学生。
第三个阶段是“热浪期”,在校大学生创业热情的高涨是本阶段的重要特色。标志性起点是1998年5月清华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发起组织的“创业计划竞赛”的活动。清华大学还专门启动了休学创业制度,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性支持。1999年8月,当时还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就读的三年级学生李玲玲成立了她的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这一时期媒体广泛宣传的“在校大学生创业第一人”。199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清华大学举办,比赛中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学生公司。此后一段时间,创业成了在校大学生话语中最时髦的名词之一。但同在校大学生创业及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形成反差的是,随着“下海”热的降温,除非单位倒闭或本人下岗,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已毕业大学生一般不会轻易辞职自主创业,新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也不高,真正自主创业的为数较少。
第四个阶段是冷静反思及缓慢发展期。这个阶段是从2002年后在校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冷静分析开始的。1999年天行健创立仅一年后,李玲玲初战落败;不到一年时间,浙江大学20名研究生自主创业开办的五家公司四家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更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计划尚未实行就已宣告破产,大学生创业计划实施成功者寥寥无几。面对自主创业这一实际处境,大学生们开始了冷静地反思与分析。在200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明显多了些冷静和无奈,选手们似乎更加关注比赛金银奖的归属,而对吸引投资商、把“纸上谈兵”化作商业的运作少了些许期待。[1]这与前几届创业计划大赛的选手们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生赞成自主创业的比例一直不高,吴庆等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进行连续三年的抽样调查后得出结论说:赞成创业的同学比例逐年走低,经过市场和现实检验之后,他们发现自主创业的条件还缺乏,整个社会支持创业的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大学生创业总体条件还不具备,2002年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更为务实、更为谨慎。[2]27就大学生创业现实情况来看,自从1999年大学生开始创业以来,挫败的例子远多于成功的案例。1999—2001年,学生创业的公司倒闭率达到85%以上。[3]17
2003年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政府及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进入到缓慢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于创业的宣传,高校加强了学生的创业教育,想要创业及真正从事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尤其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数量呈现缓慢发展趋势。就整体而言,各方呼吁的多,切实帮助的少;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有,但真正行动的少。美国创业周的主办者、考夫曼基金会对中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中想创业的人数达到70%,实际创业的人数占到20%;而中国大学生中,想创业的人达到80%,但真正创业的只有0.01%。[4]《南方日报》2008年12月3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数字显示,一般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在七成,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则只有2%—3%”[5]。目前,虽然缺乏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权威统计数据,但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极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如此,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以下深层次问题,阻碍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正常发展:
第一,就创业者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仍处于生存型(被动性地为了生存)为主、机会型(具有创业条件、发现创业机遇的主动性)创业为辅的历史时期。有条件创业的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较高、拥有较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可以筹集创业必备的资金、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等)就业的可能性也较大;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往往自主创业成功的条件也很差。加上社会鼓励条件较好者创业的文化氛围还很不浓厚。在读大学生创业则明显存在创业与学业的激烈冲突。在校创业的学生中真正成绩优秀的不多,一般都处于中间水平,有的甚至是因为对学习没兴趣或者是学习成绩很差而走上创业之路。在创业中,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经营生意;在学习上,又需要根据学校安排的课表准时上下课,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和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想要兼顾两头并非易事,许多学生顾此失彼,有的甚至学业与事业都落下了,“鱼和熊掌”兼得的同学可谓是凤毛麟角。
第二,就创业区域而言,目前我国创业环境地区差异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创业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环境不佳,存在融资困难、管理不规范、创业服务不到位以及缺乏对于创业的社会文化认同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这也是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比例较低的现实原因。当然,这些学生完全可以放弃返乡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但这势必更少来自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增加创业的难度。
第三,就创业领域而言,很多大学生创业所从事的领域恰好与失业下岗工人处于同一领域,无形中加剧了创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几率。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创业促进就业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趋势。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以及社会整体的创业质量和水平是符合世界及我国就业形势的正确抉择。但综合考察当前大学生创业困境,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我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就目前来看,创业能力培养的首要责任在高校,高校应该建立一种以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和机制。一是要转变教育的观念,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把培养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改革方向。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体系,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就业创业竞争力。高校要主动沟通企业、政府和社会,聘请企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专家、专业技术专家、经济管理和企业营销专家等具有实战经验的人士为学生进行实战性的指导。三是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调动大学生了解创业、参与创业的积极性的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或结合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进行创业实践,积累实战经验。四是结合学生特长和兴趣,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目前大学生创业固然缺乏意识、经验、资金、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资源和能力,但他们最缺少的是有别于社会一般就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这种专业素养可以使其与其他人员错开创业领域,增强自信、降低风险。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要采取专业教授指导、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开放实验室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聘请技术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创业辅导,并为他们最终注册成立公司提供各种辅导和便利。五是结合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学士后流动站等形式,对于有创业前景的在校生项目或毕业生项目提供融资、注册、专业技术指导等各方面的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度报告指出,“我国的创业环境在GEM(全球创业观察)的37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存在一系列“劣势”,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直接支持、中央政府的创业政策、新企业审批)、政府项目(政府项目中的服务型组织)、教育与培训(创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研究开发转移(研究开发转移的条件、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商务环境中为创业企业提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和文化与社会规范(社会文化中个人与集体的责任关系)等。”[6]应当说,近几年,我国社会成员创业环境有明显改观,但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我们认为,最迫切和最根本性的应该是改善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
就政策环境而言,从宏观上说,需要政府协调建设创业所必须的一定的外部条件,包括交通物流体系、金融信用体系、信息渠道、劳动力市场等。从微观上说,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公众创业的具体政策,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应逐步放宽相关政策的限制条件,尽可能简化相关行政审批程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应尽可能地完善创业资金保障措施。可以在设立专项基金的同时,进一步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增加对学生创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同时,应加大创业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创业论坛、创业网站等方式定期发布各行业的最新信息,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成果,为大学生创业指明方向、增强信心。
政府和社会还要积极致力于促进就业的社会文化建设,在价值引导上突出创业、创新精神的培育,使创业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元素。要鼓励就业条件和创业条件较好的社会公众主动创业,而不是生活环境较差者被动性的创业。目前来看,要想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出路是提高创业者的比例,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政策拉动以外,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一种创业光荣、创业前途光明的文化,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可能是缓慢的,但是,它对于刺激社会创业都是影响最深远的。
创业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工作,创业者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准创业项目,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综合起来看,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科学选择创业项目。创业项目的选择是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问题,除了投资少之外,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要尤其重视以下几点:一是符合政策或引领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有效利用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鼓励政策。二是符合个人兴趣,能充分调动创业的积极性。三是便于发挥专业或技术优势,减少竞争对手,最好结合教师的成果、个人的发明专利等进行创业。四是注意规避经验不足等风险,选择加盟连锁行业等方式进行创业。
2.科学选择创业区域。这是指创业地点的选择。笔者建议大学生选择创业地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熟悉的区域,便于了解客户的需求,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毕业生在高校内部或周边地区开设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进行创业,效果还是不错的。二是选择经济相对发达、市场容量大的地区,便于捕捉商机。三是选择家乡或其他社会资源丰富的地区,便于充分调动社会关系资源应对创业初期各种社会风险。当然如果能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区域更好。
3.科学选择时间。我们认为,在校大学生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最好不要贸然创业,尤其不应该退学创业,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通过勤工助学或社会实践积累实战经验。对于那些技术功底扎实,学科成绩出类拔萃、尤其是具有自己的发明专利和学业专长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在毕业以后吸引风险投资进行创业。对于大部分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在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和社会关系网络以后选择适当时间创业。
[1]翟帆.大学生创业:一场“游戏”?[N].中国教育报,2002-11-03(1).
[2]吴庆.2002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
[3]刘小戈.大学生创业制约性情感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谢卫群.校园创业 梦想如何落地[N].人民日报,2007-11-12(5).
[5]于冬雪.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N].南方日报,2008-12-03(XB08).
[6]高建,邱琼.中国创业活动评述——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J].中国人才,200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