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梅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历史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英语词汇,了解重要的翻译技巧,提高英语材料的阅读能力和翻译水平,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笔者自2004年9月在本校历史学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至今已有五年,选课人数已接近200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历史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陷入了瓶颈状态,而要想突破瓶颈,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人才培养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专业化”向“综合化”的转变,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广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历史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胜任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学历史骨干教师,以及能在政府机关、旅游文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历史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途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领悟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实用的专业英语知识,拓展了未来就业的空间,如我校2004、2005级历史专业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专业优势,取得国家导游员资格,并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专职或兼职导游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历史学学科的学习与研究需要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要吸收借鉴最新的科研成果。目前,国内有关世界史方面的很多教材都是从国外原版引进,继而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推广的,这样的教材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而产生无法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状况,甚至有的译者因本身对历史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在翻译时造成错误或译句生涩难懂的情况,给阅读带来诸多不便,这在历史哲学方面的译著中尤为明显。如果让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原著,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思考的深度,也能养成学生运用另一种语言获取知识的习惯,开阔其眼界。
根据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历史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方面经过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提高,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一般本科院校大三不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有的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一旦四级通过,英语学习就失去了动力。选择这个时间开设专业英语可以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延续,并且因为没有了应试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反而更为轻松。而对于那些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有余力、并希望考研或深造的同学来讲,专业英语的学习为其继续深造提供了一个平台。
大多数高校历史专业英语的教材基本都是自选或自编讲义。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首先,英文原版书籍价格不菲,也不尽适用。其次,国内编写的可供选择的历史学专业英语教材比较少。就笔者了解,目前仅有两本,分别是《历史学专业英语教程》(沙露茵、马紫梅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历史专业英语》(张德明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而本校开设历史专业英语课程是在2004年,当时这两本教材均未出版,所以与大多数高校一样,我们使用的也是自选讲义。课程共分15个单元,涉及古代希腊罗马、基督教文化、中世纪教会、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美英法革命、工业革命、历史哲学等内容。材料主要选自于西方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和其他名流的作品,如斯塔夫里亚诺斯的《全球通史》、汤因比的《文明经受着考验》、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等。每个单元正文末尾附有对文中习惯用语、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详细的英语解释。此外为提高学生的笔译能力和英文写作水平,每个单元后都附有习题。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我们在选择内容时没有选择中国史方面的内容,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弥补这个缺憾。
重视历史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笔者在每次上课之前都会给学生精心准备补充的专业英语词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专业英语词汇构成和构词法的规律,并且让学生平时留心收集专业英语词汇,比如查阅《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世界历史词典》等工具书以及很多英文译著末尾所附的中英文对照的索引。此外,历史专业英语词汇的扩大和强化能够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league of nations(国联)就有人将其误译成民族联盟;再如confederation和federation,前者译为邦联,后者译为联邦,这两个词汇的中文并不是简单的两字前后顺序的变动,它们有着大相径庭的内涵。这时就需要讲清楚何为邦联、何为联邦,这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复习相关语法内容,讲解语句结构,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样的实践一方面使专业英语成为学科专业知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从而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得到进一步加深和强化,起到了专业英语为专业知识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专业英语课程使得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单词、语法或者为了应试而进行的题海战术,它将英语直接与历史人物、事实、理论相结合,使单调、枯燥的英语变得生动而鲜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充分运用网络及视听平台,提高学生听说读译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把国外一些网络资源(比如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查询外文资料。在听的方面,笔者推荐学生听VOA(美国之音),要求学生每天花半个小时听英语;还向学生推荐原版影像资料,课内外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作为教学参考。在说的方面,笔者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组成partner,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也鼓励他们在课后自行组织交流。在读的方面,向学生推荐提供大量的课后阅读文献材料,提高他们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在译的方面,复印一些外文资料给学生翻译然后批改,或者向学生推荐英汉对照的书籍,如美国新闻署编的《美国历史概况》(上下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翻译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历史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感受和领悟了不同国家诸多学者的学术观点和成就,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又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学生能够了解用英语来表达历史的基本方法,理解历史专业英语词汇,掌握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英语表述,能进行历史英文原版资料的阅读和基础翻译,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笔者的观察来看,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80%左右的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翻译英文文献资料,并且能够用英语撰写论文摘要。专业英语的学习为学生成为既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又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他们大学毕业后既可以担任中学的双语课历史教师,还可以为进一步从事史学研究提供更为扎实的专业依托。
历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加强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手段、转变学习观念和加大图书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其业务素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教学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然而目前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严重不对称,多数专业课教师很难使用外语进行授课,而且偏重于读、译,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听和写。就我校历史专业而言,既没有外籍教师,也没有留学归国人员,只有国内培养的硕士或博士。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
目前我校的历史专业英语课程还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比较单一的传统教学形式,由于诸多原因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是非常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同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同时尝试利用网络等媒介让学生欣赏英文资料片,去感受西方历史文化的真实,体味西方民族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民风民俗等。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存在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理解,认为学习历史专业英语主要是为了能看懂历史外文资料,而是否能看懂历史外文资料关键在于能否看懂一些历史专有名词。事实上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能从另一个侧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了解国际学术前沿也有助于提高其学科专业水平。
目前本校图书馆馆藏的英文纸质图书和期刊非常有限,这固然与其价格昂贵及投入经费不足有关,也与该类图书的使用需求和实际利用率有关。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购买英文原版书籍的经费投入,馆藏更为丰富的英文文献,为各学科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在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中加大英文原版文献的使用效能,使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接触和使用英文原版书籍和期刊,充分发挥英文原版文献在专业英语课程开设中的基础作用,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包括历史学在内的各学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