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丹 曾凡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万州 404020)
陪读家长的行动选择与社会适应研究
李红丹 曾凡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万州 404020)
本文对1980年代末出现的陪读性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家长在选择陪读迁移时,是经济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和情感理性行动的结合。陪读家长的适应性分为差序格局影响下的角色适应期、经济因素主导下的角色分化期、角色的自我认同期。
陪读迁移;社会适应;行动选择
大约从1980年代末开始,“陪读”走入人们视线,随之陪读性迁移在全国风起云涌,众多家长纷纷随着孩子从原居住地迁移,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租房照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从农村到乡镇、从乡镇到省城,越来越庞大的陪读家庭出现在诸多中小学名校甚至大学附近,出现了所谓的“陪读村”、“陪读社区。”[1]
通过调查发现,当个体在进行教育投资时,并不完全按照一种理性的思维来做出一种“理性选择”,有时也会本能或机械地遵从于某种习惯,表现出很多“非逻辑行为”。更合适的理解应该是将其视为是在实践道德、风俗、文化和法律规定中的情感理性行动。
选择陪读的家庭,是他们权衡利弊以后的经济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和情感理性行动。
经济理性行动是指有目的的行动,它是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行动者的行动选择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行动者在做出行动选择时,充分考虑了行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通过理性的比较行动的成本和收益,来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整个陪读迁移行为的发生都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家长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或主动或被动地采取的应对措施。[2]
价值理性行动是指行动的目标是综合性的,行动者在做出行动选择时也是有目的、有意图的行动。行动者的行动原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但这种效益不只是局限于狭窄的经济领域,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情感的众多内容。陪读家长会因为不让孩子长大后埋怨自己、提供和别的家庭孩子一样的条件等因素选择陪读性迁移。
情感理性行动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行动选择。他们的行动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明确的效益,而仅仅是基于传统、直觉、顿悟而采取的行动。中国父母的价值观多是为了孩子的一切,所以只要是孩子觉得好、为了孩子好或者大家认为这样做对孩子好,就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活选择陪读。
本文根据陪读时间的长短以及家庭经济实力的大小,分别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及心理层面对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与角色转换做了分析,总结出一个陪读适应的阶段论,列出一个陪读适应的时间序列。
调查发现对于陪读时间不到一年的家长,在最开始进行适应的时候,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复制农村熟人社会中差序格局的人际交往模式来进行角色适应的。首先选择的交往对象就是自己的老乡或者亲戚,然后逐渐扩展到周围的邻居,以及是同样带小孩的同缘群体,将农村中的初级群体关系复制到这里,而不是来到这里后与城镇居民重新建立的,只是从原来的农村移植过来的。总的来说,陪读家长的社会交往网络特点可概括为:规模小、紧密程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
随着陪读时间的增加,陪读生活也基本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家长的适应策略出现了分化现象。
一部分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虽然选择了陪读,但仍然无法脱离农村家里的支持,他们过着穿梭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的钟摆式生活。对于这部分家长,他们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陪读角色,陪读只是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最后自己还是会选择回归农村。在生活适应上就缺乏主动性,处于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其中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的经济收入能够满足现在陪读期间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对于陪读结束后,是否选择长期居住在这里,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他们基本认同了城镇的生活方式,觉得城镇比农村好,但是只是苦于现在没这个经济条件,他们已经逐渐脱离了原来农村的交际网络,对新的环境形成了认同。但还处于角色模糊期,徘徊在陪读角色和居民角色之间。还有第三部分家长,他们有足够的经济收入维持他们以后长期在城镇定居的生活,并且有在这里买房长期居住的打算。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当地的居民,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3]
根据经济条件的不同,家长角色出现了分化。随着陪读时间的增加,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家长已经对自己陪读的角色形成了自我认同,采取的是差序格局的原则建立人际交往原则,而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没有完成良好的适应。对于第二部分对自己将来角色定位模糊的家长,随着陪读时间的增加,他们已经认同了城镇的生活方式,也扩展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打破了传统的血缘、地缘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展到趣缘、业缘群体他们已经在心理层面达到了对城镇生活的认同。对于第二部分家长,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他们长期居住在这里,他们完全将自己定位为当地居民,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社会认同。
总的来说,陪读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家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由于制度的原因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局面,这是家长在面对社会转型、制度变迁而采取的行动策略。
[1]王江.陪读性迁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表现——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T县第二中学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欧岚.城乡教育统筹的问题与突破——关于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几点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5).
[3]李友根.重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On the Choice of Parents Accompanying Studying and Social Adaptation
LI Hong-dan ZENG Fan-hua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Wanzhou 40402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udying accompanying migration phenomenon appeared since late 1980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hoice of migration of accompanying studying made by parents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value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rationality.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parents accompanying studying is divided into role adaptation peri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ory of the structure of grade, role differentiation period led by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role self-identification period.
studying accompanying migration; social adaptation; action choice
G45
A
1009-8135(2010)04-0159-02
2010-05-25
李红丹(1983-),女,重庆开县人,法学硕士,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曾凡华(1955-),女,重庆开县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