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观照下的《哈姆雷特》

2010-04-04 08:47张树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

张树娟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家,有着“英国戏剧之父”之称。从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到莎士比亚,其间经历近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时代差别巨大,文化差别显著。因此,可以说莎士比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文学创作的,他的创作自然会有许多不同于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之处。《哈姆雷特》作为莎翁悲剧作品的杰出代表,既深深地印有亚氏诗学理论的烙印,又体现了伟大剧作家的独特创新。文章拟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性,进一步探讨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哈姆雷特》中的体现

罗念生先生说:“《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亚里士多德才是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述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①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但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还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提出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各种令人愉悦的优美语言,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行动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②。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的本性是摹仿,而且主要摹仿高尚人的高尚行为,主人公应该是正面人物。由此可见,悲剧是严肃戏剧,是对一个严肃行动的摹仿,因此情节的建构也必然具有相当的严肃性。《哈姆雷特》的选材颇具严肃性,它以宫廷事变为开端——老国王突然奇怪驾崩,王后匆忙改嫁新国王,全剧紧紧围绕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中心而展开。主人公哈姆雷特恰恰是一个集诸多优良品格于一身的正面人物,他是生命之美的典型:“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③他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敬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深爱自己的恋人奥菲利亚。然而悲剧发生了。《哈姆雷特》通过一系列事变来引起怜悯、恐惧乃至愤怒。哈姆雷特一直坚信父母间的爱情忠贞不渝,可是,母亲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就匆匆改嫁,这让他承受了继父亲去世后又一个难以接受且不愿面对的打击。“我宁愿在天上遇见我最痛恨的仇人,也不愿看到那样的一天!”④“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⑤他父王鬼魂的一番话更好似晴天霹雳震惊了哈姆雷特:“赶快告诉我,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⑥面对父王的亡魂,哈姆雷特的确已经下定决心要杀死叔父为父亲报仇。然而哈姆雷特所受的高等教育、进步思想使他克服内心复仇的冲动欲望,在理性的指导下,他不仅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现实,更要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调查,用充分的证据来揭露新王的邪恶和暴政、皇室的黑暗和乌烟瘴气,拯救丹麦人民使他们脱离黑暗和残暴的统治,他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他应当担负的重任。哈姆雷特完全不同于旧时鲁莽的复仇者,他是一位理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莎士比亚通过刻画一个以理性思想指导实际行动的新时代的青年来表达其悲剧的严肃性。

(二)悲剧的产生:性格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⑦。悲剧要写同常人有相似性的好人遭受不应有的厄运,它所表现的人物也就有特定的性格。他认为人物性格造就悲剧,悲剧人物应有其社会道德标准,既与普通人相似又优于普通人。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是这样一个艺术形象,他完善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艺术思想。

哈姆雷特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冒失、冲动、柔弱和忧郁:“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⑧同时他的社会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又使他三思而后行:“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⑨这充分说明了哈姆雷特高于普通人,他用理智战胜了冲动的情感、鲁莽的行动,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探求者。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堂吉诃德们在寻找,哈姆雷特们在探讨。”⑩堂吉诃德忙于寻找对手,一旦遇到对手他就准备出击,而哈姆雷特不必寻找对手,他要施巧计寻求证据来证明对手的残暴与邪恶,为此他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的审慎性格让他推迟复仇计划。莎士比亚给观众展示了一个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芒、决心重整丹麦乾坤的新型统治者,一个充满智慧的政治家。莎士比亚的深刻在于他没有让他的主人公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绝望沉沦,而是让他进一步走向思考与探索,这给哈姆雷特的英雄形象增添了一道光环,使得他的高贵形象得以充分展现。正是他的审慎使他最终成功地完成复仇计划。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哈姆雷特,应当具有严密的思维和谨慎的处事态度,这种审慎的处事方式使得他的智慧得以体现,这也是哈姆雷特高于普通人而吸引观众之处。

(三)悲剧的灵魂:情节

悲剧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情节乃是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所以,悲剧情节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哈姆雷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悲剧通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肯定。莎士比亚的悲剧既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之间冲突的悲剧,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时代悲剧。《诗学》理论认为,一个完美的悲剧情节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即情境的突转、发现和苦难场景。悲剧之所以能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和“发现”。作为悲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苦难则是毁灭和痛苦的行动。很明显,《哈姆雷特》中三者俱全。哈姆雷特开始孤身复仇行动,等待他的是新王更加阴险的意欲谋害他的种种陷阱。随着剧情的展开,新王的借刀杀人奸计使得剧情急剧复杂,也使观众为哈姆雷特的性命捏了一把汗,然而哈姆雷特的“鲁莽行事”使剧情发生了突转,使他“发现”了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堂皇的诡计”,哈姆雷特掌握了主动权,使新王的走卒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毙命,并成功地回到了丹麦。对克劳迪斯的仇恨促使哈姆雷特一步步走近复仇。最后他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自己也不幸中毒剑身亡,到此全剧达到高潮。这些惊心动魄、苦难的场面是不可或缺的。《哈姆雷特》的情节设计堪称完美。为了增强悲剧的气势,达到悲剧的效果,莎士比亚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巧妙地安排组织起来: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恋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为了复仇,他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哈姆雷特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真善美在与邪恶势力较量中的巨大作用。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卞之琳先生说:“就是说元凶除了,英雄也不免一死,只有把自己也不明其必然的命定似的意义所在的故事传诸后世,不用解释,作为教训亦把希望寄托于来者。理想、正义、人道,经过灾殃,重又一闪了光辉。”哈姆雷特正是在这种自我的牺牲中,从生的不屈中获得了死的不朽,将爱奉献给了世人,让世人看到未来的光明。悲剧英雄的毁灭更赋予了世人与邪恶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坚定了世人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进一步彰显了真善美的力量。

(四)悲剧的效果:净化

从《诗学》的总体内容看,情感的净化应指伦理道德意识的矫正或升华,旨在扬善避恶。悲剧在本质上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悲剧是通过美被毁灭的形式来实现肯定真善美,用悲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使情感得以净化。悲剧当然不可缺少悲哀、悲伤、悲痛的因素,给人以压抑、沉重之感,从而引起“怜悯与恐惧”。悲剧所唤起的怜悯,与其说是移情性质的怜悯,不如说是充满恐惧的怜悯;悲剧所唤起的恐惧,与其说是从观众自我出发的恐惧,不如说是充满怜悯的恐惧。充满怜悯的恐惧被认为是能唤起敬畏感的真正恐惧。悲剧旨在扬善避恶,善才是剧作家真正的追求目标。因此我们从悲剧人物出生入死的艰难奋斗中,看到了美好未来的一线光明,增添了努力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对悲剧深层意蕴的领悟,可以唤醒自觉的人生意识,推动理性意识的提升,激发主体的精神力量。悲剧把人类关于一系列正负相对的情感体验,诸如生存与死亡、幸福与苦难、欢乐与悲哀、企盼与绝望等建筑在正视生存矛盾和敢于超越生命极限的清醒理智和崇高勇气之上,将一己的苦恼和绝望升华为人类向往光明的群体信念。由于增强对时世艰难的承受力,理性变得愈加亮丽;由于对明日磨难的充分估计,希望变得愈加坚实;由于把欢乐置于痛苦体验的对照下,快乐显得弥足珍贵;由于预演现实人生的严峻考验,心灵得到超前磨练;借助悲剧对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消解,我们得以改造和重塑自己韧性的灵魂。由此可见,虽然我们与主人公哈姆雷特所处时代、社会地位、性格等相去甚远,但随着剧中英雄因复仇而宁愿趋于毁灭时,我们与主人公产生了共鸣,压抑良久的情绪最终得到彻底的宣泄,情感得到了升华和净化。

二、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莎士比亚不仅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突破与创新。王佐良先生说过,莎士比亚一脚踢开了据说是由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古典三一律。他的戏剧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充分洞入人物复杂多变、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独特的突破与创新充分体现了他所处的时代精神。他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莎士比亚旨在表现戏剧是绝对诚实的艺术。戏剧和创作者的关系在于,创作者身为社会中的人,他受制于时代同时又站在可以总结过去或者超越未来的高度去表达对时代的感受,这种真挚感受的果实是可以发展流传的戏剧。而戏剧的演变发展模型是“时代的发展”,而它的作用也是给现在和未来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尚未完全脱离神的羁绊,神对人有很大的束缚,在那样的人神共处时代,悲剧作家的创作往往摆脱不了命运悲剧的框架。莎士比亚时代是高唱人的赞歌的时代,他的悲剧体现了性格的悲剧。所以,无论不同的戏剧选取怎样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它总归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观对处于时代中的人和自我的阐述,它总是要真诚地反映作者的人生观以及他对于善恶本来面目的判断。在这一点上,莎士比亚远远超越了亚里士多德。

莎士比亚独特的突破与创新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被看成是人文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普希金在谈到莎士比亚艺术的本质时曾精辟地指出:莎士比亚在悲剧里展示的是人和人民,人的命运,人民的命运。莎士比亚作品之所以深刻,并非因为它们只是一味地摹仿前人,而是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来反映现实生活,刻画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表现性格的丰富性,描绘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斗争的艰苦性和尖锐性,洋溢着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哈姆雷特的勇敢坚强、严密思维、人文主义思想、善良的本质、热情却不乏理智等都使他在孤独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高尚而极具吸引力,他的思索与行动深刻反映了人生价值。虽然没有实现改变残酷现实的宏伟理想,但他的人文主义英雄形象已经深深留在观众心中。莎士比亚超越了亚里士多德,《哈姆雷特》则超越了时空:其社会思潮的代表性和悲剧特色使得哈姆雷特具备了超越时空的魅力;从思索到行动,使得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性讨论的焦点,透过哈姆雷特,人们敢于正视人性,敢于抨击和反抗邪恶势力。正是莎士比亚认识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才孕育了哈姆雷特这一反抗者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亚自身的写照,哈姆雷特自身的超越就是莎士比亚世界观的超越。

三、结语

《哈姆雷特》不仅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尤其是其悲剧理论的吸收继承,更反映了他独特的突破与创新。继承与创新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只有先继承才可能有创新。莎翁正是在继承亚氏以及其他文学理论家和诗人之传统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这千古流传的佳作。《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注释:

⑩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83页。

[参考文献]

[1](前苏联)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M].戴镏龄,吴志谦,桂诗春,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07-120.

[2]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5-180.

[3]王佐良.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72.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79-170.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