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飞 刘正沛 程艳
本文回顾了1999年10月~2007年10月超声诊断29例下肢小腿肌系损伤的超声特征。
下肢小腿损伤,按损伤的时间分为两类:急性损伤:为损伤3周内就诊;慢性损伤:为损伤3周后就诊。按损伤的程度分为三类:一般性损伤:也叫肌肉挫伤,仅有小血管破裂出血、渗血,肌肉、肌腱无断裂,为一般性轻微损伤;撕裂伤:肌肉、肌腱筋膜有部分断裂;断裂伤:肌肉、肌腱完全撕裂。本组29例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27岁。其中10例经MRI证实。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小腿疼痛、肿胀。其中23例有明确的外伤史,急性期行超声检查者20例,慢性期行超声者4例。另5例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来行US检查。采用PHILIPS iE33及Acuson-128型超声诊断仪。使用5~10MHz超宽频探头。横断加纵断扫查显示特征性图像,然后,自上而下向远侧适当移动探头,逐层显示肌肉、肌腱走向至附着点。值得提出的是,在横断过程中,要适当旋转探头,以明确肌肉类型;在纵断扫查肌腱过程中,声束要与肌腱垂直扫查,以减少因折射带来的伪像。
2.1 肌腱损伤 单纯肌腱损伤者2例,跟腱完全性断裂4例,部分断裂1例,发生在小腿中部的跖肌腱断裂4例;合并有肌肉撕裂者2例。纵断扫查肌腱,发现肌腱的连续性突然中断,其周围有少量液体聚积,为完全性肌腱断裂;部分性肌腱断裂则肌腱的连续性部分中断伴周围少量积液。慢性跖肌腱损伤2例,该患者跖肌腱损伤后5个月来一直有活动性小腿疼痛,超声发现病变处有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及高回声非均质性团块,周围常伴有极少量积液。
2.2 肌肉损伤 腓肠肌撕裂者2例,跖肌撕裂者3例。表现为肌肉的连续性中断,撕裂处肌肉回缩,收缩时,断端肌肉明显增大。其周围有无回声的血肿包围。本文未见到肌肉完全性断裂伤。肌肉挫伤11例,表现为肌肉增大内部回声减低,有不规则无回声区。
2.3 血肿形成 所有患者均伴有或多或少的积液。部分患者伴有血肿形成,表现为损伤处血肿形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肌肉附着处,其形态逐渐变窄;沿筋膜扩展时,其形态呈双凸透镜。
腓肠肌为小腿后群浅层肌肉,其内侧、外侧两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的后面,两头合成肌腹后,在小腿中部形成扁腱与深面的比目鱼肌腱相合,形成极强大的跟腱,抵止于跟结节;跖肌是一薄而小的肌肉,它刚好位于小腿上部腓肠肌侧头的深面,有一长的肌腱,终止于跟腱;其作用是屈小腿、提起足跟、固定髁关节、防止身体前倾。常因强力收缩,踝过度背伸而造成急性损伤,其损伤部位多发生于腓肠肌股骨髁部附着部、肌与腱交接部或在跟腱附着部。长期持续慢性损伤可导致劳损。腓肠肌劳损者,小腿后面酸痛、发胀,小腿沉重。
跖肌和腓肠肌损伤也是运动员小腿疼痛的常见原因,称为网球腿。MRI和超声可明确是哪块肌肉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和是否伴有血肿。初步研究表明,MRI对软组织疾病的特异性超过了超声,能很好地显示肌肉的走行及其肌肉之间的毗邻关系。
超声检查,正常肌肉长轴显示具有与纤维脂肪隔相应的细小的斜行平行回声。横切面图像稍不规则,可见纤维脂肪隔散在分布于肌纤维中。较大的隔可形成薄网状图形。筋膜具有高回声特性。皮下组织的回声通常比肌肉强,但在肥胖患者中也可呈低回声。小腿肌肉损伤的超声表现取决于损伤肌肉的种类和损伤的程度。肌肉撕裂伤或断裂伤及挫伤均常伴有损伤周围处出血或血肿形成;肌肉肿大较明显,这与肌肉血供较丰富、出血较多有关。而肌腱断裂伤,局部液体较少,可能与肌腱无血管供应有关。其液体的来源可能是反应性渗出液。肌腱损伤后长时间伴有症状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病变局部回声增强形成结节,说明局部有纤维肉芽组织增生。
当未发现肌肉、肌腱损伤,仅见液体聚积,可能与肌肉劳损或扭伤有关,液体常发生在比目鱼肌与腓肠肌中部之间。这与其他作者采用MRI对跖肌损伤的研究结果一致,该作者认为单纯积液多发生在肌肉的扭伤中。如液体位于跖肌腹处并向下延伸到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之间的腓肠肌中部,需与比目鱼肌腱膜轻度撕裂鉴别;在该处发现积液,还应排除Bakers囊肿破裂。有作者观察Bakers囊肿破裂积液与小腿跖肌撕裂伤所引起的积液位置一样。
在本组实验中,29例患者有5例是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来行US检查;临床表现为下肢小腿肿胀、疼痛,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极相似。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管腔显示、壁光滑、内未见异常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通畅;而超声显示下肢小腿肌肉肿胀,回声减低,肌肉内部有不规则的无回声积液区。超声诊断为下肢小腿肌肉扭伤。仔细追问病史,部分患者有过度背伸、屈踝的运动病史。因此,我们认为,凡对有症状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深静脉显示正常的情况下,一定要将下肢肌肉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1]张万福.软组织损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
[2]曹海根,王金锐.肌肉骨骼系统超声诊断[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2.
[3]Fleckenstein JL,Weatherall PT,Parkey RW,et al.Sports-related muscle injuries:evaluation with MR imaging[J].Radiology,1989,172(3):793-798.
[4]De smet AA,Fisher DR,Heiner JP,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muscle tears[J].Skeletal Radiol,1990,19(4):28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