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折子戏专场》
2010年6月8日,湖南省昆剧团在南京紫金大戏院献演了“全国昆曲优秀剧目展演周”中的第六台剧目《折子戏专场》。
6月9日上午,主办单位召开了《折子戏专场》评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的戏曲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浙江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主持。湖南省昆剧团的部分主创人员到会听取了专家的点评。
专家从表演、唱腔、人物塑造、院团风格等方面,对《折子戏专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析。
浙江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认为,专场中的四个折子戏,尤其是《醉打山门》、《藏舟》、《武松杀嫂》都代表了湘昆特色,达到了一定水准,既是雅俗共赏的戏,也是能培养演员的戏,从剧场效果便可看出它们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与喜爱。汪世瑜称赞了《醉打山门》的演员,指出“十八罗汉”造型需更加突出重点,并建议演员加强唱功训练。他说,经典是无法替代的,一个院团必须不断锤炼、不断提高自身品牌、自身特点,他希望湘昆进一步锻炼青年演员唱念做表的基本功,在保留、发扬特色的基础上更上层楼。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说:湘昆是很有潜力与希望的院团,青年演员进步明显。艺术需要长期努力与刻苦学习,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目前演员还不够成熟。《醉打山门》的演员条件很全面,腿功与心理状态都很好,也具备嗓音条件,但在舞台经验尤其是表现力上有所欠缺,建议加强戏、技、艺的结合,将单纯的身段展示化为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再以更为圆融、细致的状态呈现于舞台。《寻梦》旦角很有修养、有理解力,表现出了对杜丽娘情感之体会,然而还需加强闺门旦的大气,用眼睛而非身段去构戏,在保持角色“大家闺秀”分寸气质的同时,表现其心理状态。《藏舟》具有独特的表演方式,舞蹈性很强,美中不足的是不够细致,希望湘昆既保持特色,也注重昆曲本体的典雅之美,使舞台呈现更加细腻,而《武松杀嫂》也存在类似的失之粗糙的遗憾。
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张静娴指出,湘昆《折子戏专场》中行当齐全,显示了老、中、青三代演员的风格。抢救、挖掘本剧种与本剧团的特色迫在眉睫,她希望青年演员能好好珍惜传承、学习的机会。张静娴认为,《醉打山门》中两位演员颇具潜质,不过都还处于模仿阶段,应用更宽的视野来看待昆曲表演艺术,用更高的起点与要求来提升剧目的含金量。《寻梦》是一出既好演又难演的戏,好演在于它本身极为完备,难演在于观众对它有更高的期待与要求。目前演员在闺门旦的气质上有所欠缺,分寸感与内在魅力不够,使戏缺乏高潮,缺乏变化的节奏性,希望演员明确目标,提高文化知识的修养与理解力,更好地表现出《寻梦》内涵。《藏舟》极具湘昆特点,可生旦之间的情感交流过于简单,表演上的交代与处理都还不到位;《武松杀嫂》基础很好,不过舞台略显粗糙、杂乱,潘金莲这一角色过于脸谱化、简单化,希望能对角色加以细化与丰富,使之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洵澎称赞了《醉打山门》的演员,提醒《藏舟》与《武松杀嫂》在形象造型上要讲究细节,符合人物身份,并积极汲取外部养分来滋养自身。张洵澎着重评点了《寻梦》,她详细分析了这折戏中,外在的春色如何唤起杜丽娘内在的青春,分析了杜丽娘渴望、盼望、失望的心理轨迹及怎样将内心世界的流动变化外化为舞台的行为动作以及怎样精致化、细腻化这一角色极具内涵意味的肢体语言。张洵澎认为目前演员的表演还有较明显的花旦、花衫的痕迹,未能完全进入闺门旦的行当,她鼓励演员多学、多练、多思索、多体味,演好这出“含而不露”的经典折子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对《武松杀嫂》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他认为,《武松杀嫂》虽然很有湘昆特点,但它对妇女的歧视与戕杀却令现代观众难以接受。潘金莲的悲剧具有复杂的社会与人性原因,目前舞台呈现过于残忍、单一。他建议湘昆在传统的基础上前进,富于新意地处理好武松与潘金莲的关系,或可排出整本《义侠记》,既阐述是非,又解释是与非之间令人深思、令人叹惋的意义。龚和德建议院团详细统计湘昆可传承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传统戏的数量以及这类传统戏落实到青年演员身上的数量,做出继承与落实的计划,帮助青年演员尽快提高、成长,用生命与生命的对接完成传统剧目的代代传承。
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教授周育德逐一分析了湘昆四出折子戏的所长与不足,指出可适当借鉴川剧、秦腔、粤剧、梆子对“杀嫂”的处理,给予潘金莲更人性化的新的解释。同时他认为也可考虑演出整本《藏舟》,充分展示刺杀旦这一行当的魅力。周育德说:艺术形式的衰亡与兴盛取决于人,年轻一代应树立历史责任感,在短暂的艺术生命中焕发夺目的光彩。湘昆更应怀抱忧患意识,人才培养与剧目建设是院团具有历史意义而又极其严酷的战略任务。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何玉人认为,昆曲艺术发展到今天,地处相对偏远的湘昆应该找准定位、明确发展之路,开阔视野,站在前沿位置上考虑队伍培养与院团建设问题。在剧目建设上,要适度转变观念,认识到传统不是凝滞不变而是不断发展流动的。她结合《武松杀嫂》,谈到怎样使传统戏更具有时代感、当代感,并希望湘昆紧紧把握经典原则,一步步传承发展,使传统戏成为真正使人百看不厌、能传世久远的佳作。
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崔伟称赞《折子戏专场》中的演员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湘昆保留了许多古朴有特色的表演,很有力度,使观众看到了雅致细腻的昆曲在与地方文化传统结合之后呈现出来的新的面目与特色。希望这些符合民间性与民间欣赏特点的技艺流传下去、发扬开来。
此外,专家们还就一些具体加工修改意见与剧团主创人员进行了交流、切磋,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