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看《围城》英译本的幽默翻译

2010-03-23 08:57刘海林
统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英译本顺应性围城

刘海林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描写旧中国知识分子病态及其畸形生活的小说。作品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庸俗的知识分子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该书一经出版,马上风靡世界,被译为英、俄、日等十余种文字。其英译本由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Mao)合译而成。西方评论界对此译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既准确地传达出了原著语言的幽默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又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意蕴。本文将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围城》英译本的幽默翻译的顺应过程。

一、顺应论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1999)在他的《语用学理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实际上是语言使用者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既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选择的动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语言选择的范围既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篇章等语言形式的选择,也包括语言策略的选择。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交际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重要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又称多样性)是指人类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的;商讨性是指人类选择语言的策略,人类并不是机械地选择语言,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语言选择。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自然导致语言的的另一特征:顺应性。所谓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通过商讨的策略选择不确定性的语言,从而进行成功的交际。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它涉及四个方面: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其中前两者是言语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揭示了影响语言选择的内容;后两者旨在揭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依照不同的意识程度,在语境和语言结构体内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在交际中,语言使用者理解和选择语言时要顺应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才能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

二、《围城》英译本幽默翻译中的顺应

幽默是《围城》语言上的显著特征和亮点,幽默翻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翻译质量。从顺应论来看,幽默语言的使用是一种顺应语言客体结构和语境的选择,涉及使用者的语用目的,即使用者想通过幽默语言取得一定的语用效果,达到某种目的。在进行幽默翻译时,如果机械地照搬原文的语法及修辞结构,不仅会破坏原文的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往往还会扭曲原文的真实含义。因此,译者需要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在语境的动态顺应之下,寻求变通手段达到原文的语用效果。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的英译本《围城》中的幽默翻译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成功地向西方读者再现了原语的幽默效果。

(一)对语言结构的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指的是语言各层次的结构和构建原则,它可以发生在语音、词汇、结构和语篇等语言的任何一个层面上。主要包括风格顺应、语言构建成分顺应和语篇结构的顺应。译者在选择语言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顺应目标语的语言风格及语篇结构等,以便重现原著的语言特点。《围城》英译本的幽默翻译很大程度上顺应了英语的语言结构,使得西方读者同样能够领会原著的语言幽默。

例1:假使他姓张,他准叫英国首相张伯伦;假使他姓齐,他会变成德国飞机齐柏林;甚至他可以叫拿破仑,只要中国有跟“拿”字声音相近的姓。

If the family name had been Chang,hewould have given himself the name Chamberlain,the English prime minister.And if his name had been Chi,he could have become the German plane Zeppelin,or even called himself Napoleon if there had just been a Chinese family name close to“Na”.

《围城》的英译本将中国姓氏“张”和“拿”巧妙得翻译为“Chang”和“Na”,使得“Chang”和“Chamberlain”、“Na”和“Napoleon”的前几个英文字母是一样的。这种语音顺应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幽默风格,将中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崇洋媚外的本质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西方读者。

例2:他说,同跟一个先生念书叫“同师兄弟”,同在一个学校的叫“同学”,同有一个人情人的叫“同情”。

He says people who study under the same teacher are called classmates,and peoplewho go to the same school are called schoolmates,so peoplewho are in lovewith the same girl should be called“lovemates”.

例句中,方鸿渐依据“同师兄弟”、“同学”,创造出“同情”,译者相应地依照“classmates”“schoolmates”的构词方式,创造出了“lovemates”。“lovemates”该词在目的语中产生了相似的幽默效果,使西方读者忍俊不禁。

(二)对语境关系的顺应

语言顺应要依赖语境。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社交世界等因素,属于非语言语境;后者是信息通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心理世界指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也包含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表形象等;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和社会环境对交际者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在翻译当中,译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作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不同的语境。下面仅以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为例,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顺应。

1.顺应目标语读者的心理世界

例3:有他,菜可以省一点;看见他那四喜丸子的脸就饱了。

If he is,they can save the food.Just looking at themeatball face of hiswillmake people feel full.

“四喜丸子”是一种典型的中国食品,从字面上讲,是指包含着吉祥,团圆等特殊寓意的肉丸子。译者没有生搬硬套地译为“four-happiness ball”,而是将其译为“meatball”。该词同样生动得刻画出了人物脸部“圆”、“大”、“油”的特点,既体现了原著幽默的语言特征,又很好地顺应了西方读者的物理认知世界。

例4:他险些写信给孙小姐,以朋友的立场忠告她交友审慎。最后总算把自己劝相信了,让她去跟陆子潇好,自己并没爱上她,吃什么隔壁醋,多管人家闲事?

He almostwroteMiss Sun a letter advising her asa friend to be careful aboutwhom shemade friendswith.In the end he convinced himself to let her get close to Lu.He wasn’t in love with her,so why should he looking on jealously andmeddling in her business?

中文用“吃醋”、“隔壁醋”表示男女两性关系之间的嫉妒。由于文化差异,西方读者很难把“take vinegar”和“be jealous”联系起来。如果译者将“吃醋”直译为“take vinegar”,会让西方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译者顺应英美人的文化世界,将“吃隔壁醋”译为“jealously”。“jealously”既传达了原著的文本信息,又顺应了西方读者的文化语境。

2.顺应目的语读者的物理世界

例5:女人涂脂抹粉的脸,经不起酒饭蒸出来的汗气,和咬嚼运动的震掀,不免像黄梅时节的墙壁。

Thewomen’s rouged and powdered faces,nuable to withstand the perspiration steamed out by the food and wine and the vibrations from the exercise of chewing resembled the wall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在我国江淮流域一带初夏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季节”或“黄梅时节”。在中国这是众人皆知的一种地方天气特征。翻译时如果将其直译为“plum season”,会给目标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此外,本句语含讥讽,译者在此灵活采用意译的方法,不但使得译文自然顺畅,而且利于目标语读者感受到原作语含讥讽的幽默风格。

三、结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的传递,幽默的翻译尤其如此。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因此,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克服语境差异,积极顺应语言文化差异,弥补语言文化缺省,才能避免翻译中出现信息传递障碍,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1]Jeanne Kelly,Nathan K.Mao.Fortress Besieged[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付永刚.跨文化交际语境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研究,2002,(4).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谭达人.幽默与言语幽默[M].北京:三联书店,1997.

[5]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4,(2).

[6]王 欣.文化语境顺应对言语交际的阐释力[J].外语学刊,2008,(4).

[7]张晓梅.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阐释力[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

[8]孔 蕾.幽默言语的顺应性特征探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英译本顺应性围城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围城”内外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围城”之战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