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抗震精神到新唐山人文精神

2010-03-23 07:31徐永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唐山人博爱唐山

徐永明,杨 扬

(唐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表现在经济的繁荣,更应该是精神的进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唐山从废墟上崛起,进行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建构,建造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的新型城市,令世人称道,令世界赞羡。一个城市的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巨大的事变甚至是生命的磨难中所产生的。新唐山这座美丽的凤凰之城正是在历经生命的涅槃、灵魂的洗礼而诞生的。

一、唐山抗震精神

30多年前,在惨绝人寰的大劫难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相濡以沫、栉风沐雨、奋勇拼搏,他们在与大地震的抗争中,面对死亡超越死亡、面对灾难战胜灾难;他们互助互救、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升华了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们坚强自己,健全自身,完善自我,表现出了一种伟大的人文情怀和不屈的伟力。他们不仅积极建构新唐山,也铸造了江泽民同志为唐山题写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唐山大地震虽是人类灾难的极限,但也是人类爱的极致。在这场劫难中物质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人的精神却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人性的伟大得以全面地彰显。可见,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种摧毁,也是一种建构;新唐山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抗震精神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能力、魄力和韧力的显示,也是信念、道德、心性的张扬。应该说这种精神的建构比物质的建设更为重要。如今大地震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唐山抗震精神却历久弥新,那矗立在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就是它的明示。正如诗人马砚田在《灵魂的家园》中所说的那样:“精神就从这石碑上走下来/走进一个多情的季节/鸽子 绿色 阳光/喧嚷着流进每一片土壤/用青春栽满断裂的峡谷/使每个后人的心窝生满绿色。”

唐山抗震精神从来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在唐山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实践着这种精神,在唐山的每一处空间都飞扬着这种神采,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洋溢着这种气度,那公而忘私的奉献牺牲,那患难与共的互助友爱,那勇往直前的锐意进取,那百折不挠的昂然向上,使得唐山绿色葱茏,阳光灿烂。唐山抗震精神将唐山人的生存的经验和人生的哲学置放到了一个崭新的伟大人文精神的层次,将永恒的奋争和无私的大爱精神托举到人类生命意义的高度。这样就使得唐山的“每一条甬路都通向温馨和幸福/摆满花盆的阳台上拥挤着无数个春天”[1],使得那钢铁的现代建筑物和宏大的现代化场景都幻化成为一部昂扬向上、奋进图强的时代交响曲。可以说,正是这种抗震精神使得唐山达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建构,人与环境实现了美好和谐。

30多年来,唐山注重在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的双重建构中,尤其重视对人的建构。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我们更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更关注的是精神生态。在人类对美好家园的建设中,都是以人性的塑造为终极目标的。在30多年新唐山建设中,唐山注意营构起一种与物质建设同步、以抗震精神为内核的唐山文化新质,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体系。这样在外来资本主义文化和本土封建主义文化的双重冲击下,唐山抗震精神却在逐步地发展强盛,因为抗震精神是用我们24万亲人的生命、70多万人的伤残换取来的,这是物质手段所不能建造的。留存和延续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的一种历史责任,我们要在唐山精神的阶梯上建造好我们这一代乃至我们这一时代的坚实的层次。我们应该看到,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唐山人的生态和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0多年前所形成是唐山抗震精神也在发生变化。固守抗震精神的原在性是一种教条主义,否定抗震精神的现实性则是一种虚无主义。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化和延展,在抗震精神和现代人性之间架起一座通达的桥梁,使其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类精神接轨。

二、新唐山人文精神

“感恩、博爱、开放、超越”既是对新唐山人文精神的准确概括,也丰富了新唐山精神的内涵;既是新唐山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一个新的标高。“感恩、博爱”是对唐山的内在诉求,“开放、超越”是对唐山的外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唐山人民的人文精神在不断地滋长和丰盈,形成了坚韧不拔的图强意识,相互关爱的人性力量,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互感恩的博爱情怀,超越现实的进取力量。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唐山人民用自己的行为使得新唐山人文精神得到了高扬和拓展,使人类的美好天性得到了彰显和深化,对灾区人民从精神到物质上进行了大力地捐助和救援。唐山的医疗救护队、心理咨询服务队、志愿者、抢险队成为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助力。唐山人成为灾区最可爱可敬的人,成为灾区人民的爱心名片。唐山人民带给灾区人民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援助,更重要的是精神救援,也就是用新唐山人文精神对灾区的人民以帮扶。可以说,新唐山人文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在特殊的语境中的集中凸现,也是人类的人文精神的在特定时段的伟大展示。它不仅仅有着现实的意义,也有着永恒的意义;它不仅仅属于唐山,也属于民族和世界。

正是在新唐山人文精神的鼓舞和催动下,新唐山正由经济强市变为文化名城。“依海强市、以港兴市”的战略思想高屋建瓴,尤其是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令世人和世界瞩目。从一块发热的滩涂到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从一座古老灯塔到世界级的港口,到处可见科学的含量,历史的容量,人文的质量。因为科学发展示范区是充满人文素养、充满博爱情怀、充满科技含量、充满超越精神、充满历史底蕴的科学发展示范区,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精神家园。

三、新唐山人文精神是唐山抗震精神的发展和延续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唐山走过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和“十年快速发展”历史进程,新唐山精神也由抗震精神发展到了新唐山人文精神。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唐山人的要求。新唐山人文精神的“感恩、博爱”是对唐山抗震精神中的“患难与共、公而忘私”人文精神的拓宽和延展,它突破原来本土的局限和时空的范围,提升为一种民族情怀和国家意识,凸显出一种博爱精神;新唐山人文精神中的“开放、超越”同样是唐山抗震精神中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进取精神的发展和开拓。在震后30多年新唐山的建设中,我们逐渐建构起了一种以物质发展为基础,以新唐山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唐山经济建设的新体系。我们在钢铁、煤炭、陶瓷、农业、交通、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得了世人赞叹的成绩,尤其是曹妃甸这个“钻石级的巨大引擎”正在新唐山人文精神的启动下,拉动了唐山,拉动了河北,拉动了中国,甚至可以拉动世界。如今正在实施的“四点一带的”唐山湾的建设更是“当今世界殊”的伟大壮举。这就是新唐山走向世界的伟大气魄,这就是唐山与世界接轨的巨大能量。

目前我们正用蓝色思路改写唐山的历史,与世界经济接轨。可以说,我们用抗震精神建设了新唐山,让世界知道了唐山;我们又用新唐山人文精神抗震精神建造了现代化的城市,让唐山走向了世界。正是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唐山逐渐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发展,由重工业城市正在向沿海大都市迈进,一个美好文明、充满诗意的现代化的人居环境正在唐山出现。

猜你喜欢
唐山人博爱唐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以爱博爱 倾我所有
James Hutton
门泽光
刘亮、杨光设计作品
博爱之歌
王大根
每一个平静的表情下,都有一个悲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