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010-03-22 21:40
图书情报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古籍民族文献

甘 大 明

(中国民族图书馆 北京 100031)

·事业发展·

中国民族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甘 大 明

(中国民族图书馆 北京 100031)

回顾中国民族图书馆50年的发展历史,介绍其藏书建设、读者服务与编辑出版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等情况,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民族图书馆 建设 发展

1 发展概述

1.1 初创期(1959年-1966年)

中国民族图书馆原名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位于北京民族文化宫内,是全国民族专业中心图书馆,是我国少数民族文献资料的收藏与展示中心。筹建伊始,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搜集民族文化宫所需展品和图书的通知》,得到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援,仅1年时间就搜集各类图书208 217册,其中少数民族文本27 119册。开馆前夕,设置了采访组、编目组、阅览组、资料组,工作人员共18人。在兄弟馆的紧密配合下,工作人员用极短的时间将20多万册图书分类整理、编目上架,于1959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从开馆至年底3个月中,共接待读者8 163人次。从建馆至1966年初不到7年时间里,藏书量增加到40万册。

1.2 停滞期(1966年-1980年)

十年动乱,图书馆幸免于难,基本没有受到造反派的冲击,珍贵民族文献得以完好保存。只是正值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全馆工作陡然陷入瘫痪,人员离散,图书馆从此被迫关闭长达14年之久。

1.3 恢复发展期(1980年-20世纪末)

粉碎“四人帮”后,经过4年清理整顿,图书馆于1980年7月1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同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接纳为团体会员。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1983年7月6日至12日,文化部、国家民委文化司、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建国以来首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18个民族的150名代表聚首共商“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努力开创新局面”之大计,同时交流学术论文和工作经验。这次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标志着我国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

1984年2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决定成立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研究组,并将该组依托于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为适应新形势下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进一步落实建馆初期确定的“担负起全国民族中心图书馆的任务”,1984年4月9日,国家民委批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更名为中国民族图书馆。1996年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民族图书馆委员会成立,常设机构驻中国民族图书馆。1998年4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届研究委员会设立少数民族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依托于中国民族图书馆。1997年至1999年随着民族文化宫大修改造,图书馆也同步进行改造,安装了通风、消防、自动报警、中央空调等系统,增设了计算机房,增加了数百种开架图书、缩微阅读机,购置了数十台计算机及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设备,采用丹诚公司DT-1000自动化集成系统,配备4台高性能服务器及40多台工作机,建立了多个馆藏文献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图书馆业务自动化,而且为读者创造了优良的借阅环境,提供了更优质快捷的服务。

继1983年北京会议后,中国民族图书馆先后主办了9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会议,架设起同行之间了解、沟通的桥梁,为民族图书馆学术交流开辟道路。《民族图书馆工作概论》、《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研究》、《民族文献与图书馆学论集》、《中国民族文献学研究》、《中国民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书刊的出版,标志着民族图书馆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达到了较高水平[2]。

1.4 发展新时期(21世纪初至今)

进入新世纪,图书馆又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为适应新时期对文献信息存储、传播、检索等方面的新要求,做出了图书回溯建库计划。经过5年努力,采编部共完成近10万条数据,在准确性上达到了较高水平,编目效率与初编数据质量均大幅度提高。

2005年11月15日,北京热力公司管道爆裂殃及图书馆,导致地下书库被淹,20万册珍贵文献受损[3]。在有关专家的科学指导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4个多月奋战,完成了所有水湿文献的抢救工作,为以后细致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事故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促成图书馆内部机构的重大调整,成立了古籍特藏部和文献修复组,以加强文献保护工作力度[3]。

2009年6月,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17种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全馆正分别建立馆藏珍贵古籍档案、善本古籍数据库以及藏文、蒙古文、满文、彝文、水文等文字古籍数据库,向着建成全国民族文献信息中心的目标迈进,同时加大力度搜集一些散落的重要古籍,对其整理编目,争取让这些珍贵古籍尽量完整、完全。在保护的同时,尽力为读者提供一个充分利用资源的平台,让这些珍贵遗产真正实现共享。

2 藏书建设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担负着为中央机关、民族单位、民族地区提供文献资料的任务,中国民族图书馆从建馆伊始就十分注意发展民族专业藏书特色,本着把图书馆办成全国民族文献资料收藏与展示中心的宗旨,凡直接涉及民族问题或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均予以收藏,史志、方志更是入藏重点,除人文、社会科学书籍外,还有选择地收入有关民族地区的自然科学文献资料。50多年来,图书馆在广泛搜集民族文献和提供相关信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图书馆现有藏书60多万册,以民族文献为主,其它文献为辅。民族文字古籍18万余册,有蒙古、藏、满、彝、水等文种,仅古藏文经典就有数千包、数万种之巨,其中有《红史》、《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本生事迹》、金写《丹珠尔》等珍品,其它民族典籍精粹有蒙古文《成吉思汗格言》、彝文《西南彝志》、水文《水书》、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及国内外罕见的各种民族文字写本(其中有金、银、朱砂、珊瑚、珍珠等粉书写的文献)、刻本、金石拓片、舆图,还有年代久远的贝叶、菩提叶写本等。汉文古籍中大量收藏地方志、史志、民族史志、年谱、传记,并有部分孤本。如《甘肃便览》、《西昌备乘志》等,此外还有极为珍贵的元初补雕的《金藏》,它是《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底本之一。另外,图书馆还注意搜集港台地区、国外研究少数民族的文献及音像资料,丰富了馆藏内容。

中国民族图书馆丰富而独特的藏书体系不仅赢得“民族典籍之宫”的美誉,而且为对外弘扬中华各民族的古老优秀文化,对内开展多层次、高质量的读者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读者服务与编辑出版

3.1 读者服务方面

馆内设综合阅览室,陈设汉文、民族文字报刊500多种,开架书上千种。首先,积极开展阅览、外借等多种业务,在北京地区发放读者个人借书证2 000多个,对外地读者采取邮借办法,免费提供邮资。年均接待国内外读者万余人次,年图书流通量5 000册次。其次,利用缩微阅读机、照相机、复印机、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为读者提供方便。

3.2 编辑出版方面

建馆到文革前夕,编印了《馆藏汉文旧平装书目录》、《馆藏古籍线装书目录》、《馆藏日文书目录》,复制了贝叶经、《刘赞廷手稿》等文献。

自1980年恢复开馆以来,陆续整理出版《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新疆国志》、《八旗通志》、《丹珠尔》、《妙法莲华经》、《百苗图》、《奉使图》、《声闻地》贝叶写本等几十种古籍共30多万册,服务范围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远播国外,真正起到古籍生辉、服务四化的作用,受到兄弟馆、科研部门和广大专家学者的欢迎和好评,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还编辑出版《馆藏藏文典籍目录》(藏汉对照)第一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3)》及《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概况》等[2]。

4 专业队伍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馆人员轮流参加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的图书馆专业培训班,提高了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部分人员在此期间还取得函授本、专科或研究生学历。全馆现有汉、满、蒙古、回、藏、维吾尔、朝鲜、彝、苗、水等民族工作人员38人,其中研究生8人,本科10人,大专13人;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也有很大改善,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5人[4]。同时,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近年来,申报和承担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有:《论“三个代表”》藏文电子图书(国家民委课题);《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中国民族及民族地区图书馆调查与研究》(国家民委课题);《论“三个代表”》蒙古文电子图书(国家民委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吾尔文电子图书(国家民委课题);水族古籍《水书》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国家民委课题);《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少数民族文献信息库建设》(教育部、国家语委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北京地区蒙古文古籍总目》(北京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项目);《藏文古籍元数据著录标准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 学术交流活动

国内:与民族地区的百余所图书馆、出版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根据需要或建立书刊交换关系,或互派人员进行交流,或直接接受民族学员来馆实习、驻馆学习。自1983年起先后多次与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单位合办民族地区各类图书馆人员以及图书馆馆长研讨班、进修班,采取多种方式为民族地区培训人才。截至目前,共主办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10次,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4部,为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国外:自1980年恢复开放以来,图书馆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先后接待了几十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图书馆界学者、学术团体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并派员出访匈牙利、前苏联、印度、日本、蒙古、土耳其、韩国等国家,与海外许多学术机构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

6 未来发展建议

作为全国民族专业中心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应在推动国家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妥善保存并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民族文献,另一方面广泛搜集各类民族文献,建成全国民族文献信息中心,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6.1 扩建馆舍,建成民族文献收藏与展示中心

作为引领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中国民族图书馆从建馆伊始就没有自己独立的馆舍,迄今仍深居民族文化宫大楼之中,从1959年到现在一直就仅有2 700多平方米的场地,经过50年发展,书库容量早已饱和,馆舍非常紧张,阅览室面积日渐缩小,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各项业务的开展,扩建馆舍和书库势在必行。根据中国民族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并参考现行的行业标准,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新馆,同时扩建1 000平方米书库,以缓解目前书库严重饱和的局面,保证读者的活动场所,为更好地收藏与展示民族文献提供广阔空间,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的功能。

6.2 推进数字化进程,建成民族文献信息中心

跨入新世纪,数字图书馆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它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信息的加工、整理、传输,对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服务工作效率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民族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馆大家庭中的一员,建立数字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的必然选择,而作为全国民族专业中心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也理应担负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民族数字图书馆对于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搜集、保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弘扬,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5]。具体来讲,应以国家民委为主管,以中国民族图书馆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与民族地区图书馆协作互动,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打下数字资源基础。

6.3 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

继续办好两年一次的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民族图书馆通讯》,以此为媒介,加强与各地区民族图书馆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共同推进民族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走出国门,广泛与国外学术研究机构开展业务和学术交流,广泛搜集国外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资料以及散失在国外的民族学资料,采取资料交换或学术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民族文献整理和开发利用。

6.4 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经费和人才是维系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资金投入决定它的规模和效益,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图书馆很难完成拉动经济和增加社会效益的任务。因此,加大对民族图书馆事业的投入迫在眉睫。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对图书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并且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中国民族图书馆不仅缺乏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的人才,还缺乏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的研究人才。因此,一方面要尽力争取科研项目和国家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奖励机制,以优厚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和留住一批真正热爱民族图书馆事业的人才。

[1] 魏 忠. 三十年来我国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理论的进步[J]. 图书馆界,2009(1):51-55.

[2] 李久琦,何 丽. 加强学会管理,推动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4):19-22.

[3] 甘大明. 中国民族图书馆水湿文献的抢救[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4):41-44.

[4] 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国民族地区图书馆调查[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1-4.

[5] 何 丽. 民族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05(2):65-67.

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ChinaEthnicLibrary

Gan Daming

China Ethnic Library, Beijing 100031,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Ethnic Library over 50 years, and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its book collecting, reader servic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team building, and academic exchanges. And finally it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China Ethnic Librar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259.29

甘大明,男,1976年生,馆员,研究方向为民族图书馆学、古籍保护与整理,发表论文6篇,参编论著1部。

猜你喜欢
古籍民族文献
我们的民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多元民族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