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

2010-03-22 11:16
图书馆 2010年5期
关键词:内涵图书馆建筑

杨 岚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1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当我们考察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时,我们往往会从这个地区的图书馆等入手,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基础设施有着非凡的地位,它记录了历史,记录着现在,并预示着未来,是重要的文化艺术象征,是重要的文化标志性窗口。人们在图书馆开展文化活动,获取个人所需的知识,这源于图书馆通过收藏文献和服务读者所实现的知识集散地的功能,而图书馆建筑正是这一功能的重要物质载体,时代更替,伴随着社会历史背景的变化,图书馆建筑与其所含有的文化底蕴也经受着时间的洗礼。

中国有着悠久的图书馆建筑历史,根据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殷墟的考古验证,公元前14世纪上下,商代人就已经用窖穴来保存甲骨文。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建筑,虽然其功能上与真正图书馆相去甚远。而事实上,中国在19世纪之前,图书馆建筑一直就是以藏书楼的形式出现,直到受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中国才在 20世纪有了公共图书馆,其功能旨在收藏和保存文献并向公众提供服务,这时图书馆开始体现了之前没有的教育功能,虽然这还是被当做附加功能,图书馆仍以藏书工作为中心,但仍可以说是图书馆发展里程碑似的变化。这时的图书馆建筑发生了一些变化,基本表现为“一”字型、“工”字型、“T”字型等,后来又演变出诸如“山”、“日”、“出”等字型,呈现出开放型格局的变化。进入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它各种现代技术取得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图书馆建筑又面临着革新,模数式图书馆应运而生,这种图书馆多成矩形,馆舍为厅式,宽敞明亮,直观方便。我国吸取这种理念,颁布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作为今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正是这些努力,使中国在 80年代尾声,涌现出一批高技术、高标准、较先进的现代图书馆,如广东省的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

现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全面应用,信息服务机构与信息服务模式多元并存,与传统图书馆一起,出现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这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人预言传统图书馆会消失,但由于其无法取代的学术氛围和阅读环境,我们发现图书馆的建设却只增不减。这与传统图书馆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底蕴是无法分开的,正是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为传统图书馆绘出了特有的色彩。

2 图书馆建筑与文化

1999年的北京 UIA第二十届大会的一个研讨题目为“建筑与文化”,那是一次建筑与文化的讨论,至今建筑与文化的学术讨论仍不绝于耳。之于建筑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在人们的口中有很多说法,有的人从建筑技艺来讲,因为建筑靠的是技术与科技,而这两者作为知识正是属于文化范畴;有的人将建筑中产生的建筑思想、建筑理念、建筑情感等内在心理活动层面的东西叫做建筑文化,这显然是与上面对应的一种说法。做一下概括,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等都是人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把建筑文化总结为之于建筑之上的意识形态,这里既可以有个人的情感体现,也可以有历史意义、地理区域特征等的体现。这样便可清楚的看到,建筑的艺术性也正是来源于此。

图书馆的建设是各地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的建设一般由各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因为图书馆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水平及人民素质等多方面衡量一个地区的指标,是对外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窗口。图书馆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筑学、教育学、文化学的有机结合,是文化的凝聚与再现,图书馆通过进行匠心独运的空间设计、环境配比、内部各种布局产生特定的意蕴和寓意从而赋予建筑以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如地区图书馆要展现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民风民俗、地域特色等特殊品质,让人们通过图书馆了解这个地区,又要蕴含着地区发展的新理想,带给人们奋发的朝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达到文化内涵的启发作用;而如果是学校图书馆则要蕴含有宁静、质朴、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学习氛围。可见图书馆建筑是离不开文化的,只有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才是成功的,作为灵魂的文化内涵只有与建筑水乳交融,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真正能起到为建筑“画龙点睛”的作用。

3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征

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公众设施,是大众交流的窗口和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展示时代气息,弘扬民族品质,宣传地方特色的舞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应该是丰富的,且符合时代背景与地域特色的。尤其是现在,网络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很多人仍是选择走进图书馆查阅书籍,便是由于图书馆一直存在的文化内涵的吸引,它们为读者提供了可以置身其中的学习氛围,使人们可以切身感受时代的洪涛,而这种隐形的文化作用也是现代图书馆的最大优势。现今大多数的现代图书馆都具有以下珍贵的文化特征。

3.1 时代气息

图书馆是必须要彰显时代气息的一项基础设施,它是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建筑要与时代背景相切合,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当,与城市的时代底蕴相协调。人们平时喜欢讲“因时而制”,说的便是根据时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因为事物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图书馆建筑也要坚持“因时而制”的原理,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的脚步相一致,提高图书馆设计的前瞻性,保证图书馆建筑的升级空间,满足时代需求。尤其是现代,我们已经跨进信息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益求精,而与之相对的,人们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层面遭受着严重的压迫,很多人抑郁、难以成眠,而提供给大家交流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少,人们渴望一个清静之处带给大家身心的放松,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便采取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的办法,让读者可以在整洁亮丽的环境里放松自己,融入到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中,充分享受图书馆的文化底蕴;还有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性和浏览的及时迅速性,作为一个现代图书馆,这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图书馆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设立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电子图书馆,使人们可以快捷地通过登录网络浏览图书馆的资源,或是在图书馆内设立微机网络,方便人们在图书馆内的信息收集与交流。这些举措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图书馆所携有的时代气息,并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方便愉快地生活。

3.2 地域特色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对于文化应该是兼容并包的,应该包含各种文化元素,满足各种人的需求。然而就像一个地区的一道特色菜一样,吸引人们的往往是一样事物的特色所在。这听起来好像是与图书馆的多样性是相悖的,实则不然,特色正是作为多样性的补充而存在,缺乏多样性的图书馆是不完整的图书馆,缺乏特色的图书馆则是不完美、没有亮点的图书馆,而作为一个地区的图书馆表现其地域特色所携有的地域文化也是其责任。地域特色是从人们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渐渐形成的,这种从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历经时代变化最终保留下来,是人类的巨大财富,这种特色体现在建筑中,转变为地域文化,让人们见识到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缓解忙碌的现代化生活中的单调与匮乏。譬如,苏州图书馆发挥其鲜明的园林建筑风格,突出了吴文化,将古代园林风格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让人们见识到了园林文化,不由想到先人的生活场景,产生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极大兴趣,形成了苏州图书馆的特色文化内涵;山东是姜太公的齐国和周氏的鲁国所在地,又是孔孟之乡,儒学普及,礼在这里的人们很小时便被长辈言传身教,坐落于齐鲁大地上的山东博物馆,设计大势磅礴、庄严华丽,显示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贵气息,并充分运用了星象学中的理论,可以说也是将地域文化呈现得淋漓尽致。

3.3 民族品质

全球化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一种知识的传播与获取同步进行的方式,我们不断接受外来文化更新头脑,也传播着自身的民族文化。如果图书馆尽管建设得宏伟壮丽,但缺少了民族特色,就会像一颗没有根基的浮萍,在文化碰撞的激流中迷失方向,这样缺少民族品质与文化内涵的图书馆也是对民族特色的不负责,是人们普遍无法接受的,而且只有将民族品质完美融合到建筑之中,使民族品质在建筑中得到体现,在人们身上得到延续,才能引发人们置身于历史的长河,置身于文化求索的高度,去尊重文化,汲取不同文化。很多图书馆建筑便发掘历史,寻访古迹,充分运用于现代图书馆建筑中,向人们展示了磅礴的民族文化与珍贵的民族品格。

3.4 培养文化氛围,发挥教育功能

图书馆作为人们求知之所,除了提供满足人们的书籍文献之外,还要培养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是每个图书馆建筑的重点。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培养人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充分发挥了建筑的文化功能和展现了建筑的文化内涵的必然结果,对于建筑的这一大功能,我们是不能忽略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感悟,取得对价值体系正确的认识,实现人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极大地发挥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的教育功能。

4 现代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的新要求

图书馆从古代的藏书阁到近代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它们的发展变化是和时代的更进紧密相连的,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历程,而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的变化,或是说对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内涵要求增添新的内容。

4.1 以人为本

最早的藏书楼只供藏书之用,近代的图书馆对读者的阅览权限是有很大限制的,现代的图书馆则包括设立等的一切活动都是为满足读者而进行的,“读者至上”成为图书馆工作新的信条,在这里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为读者服务而展开,将为读者建设优雅、安静、舒适的空间环境放在核心位置,并且充分尊重读者的每一次反馈,多采纳作为使用主体的读者的合理意见,寻求改进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新措施,创建更加宜人的阅读环境。

4.2 绿色理念

环境设计是图书馆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重要保障,其设计目的就是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良好环境,包括外部环境设计和内部环境设计。而绿色理念从生态环境入手,注重图书馆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的实施,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图书馆建筑产生大自然一样的亲和力,而读者可以倾心地投入到这种舒心和谐的环境中。在外部环境设计中,要求图书馆建筑的选址特别注意,做到图书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与当地环境自然地组成新的“生态环境”,这是对建筑的一个高标准的要求,十分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并产生建筑物自然亲和力的文化内涵;内部环境是读者的主要活动场所,内部设计主要是通过色彩搭配、室内布置等来实现,通过采用如浅灰、浅绿等的偏冷色调让人产生宁静之感,通过简洁合理的布置,令读者赏心悦目。

4.3 智能化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图书馆的传统思维,而且使图书馆的运行方式也发生变化,从而对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网络渐渐在各大图书馆建筑中得到实现,提高了图书馆内的信息共享速率,方便了读者与工作人员。工作中,工作人员借用这种建筑艺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的产物,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对读者进行及时的服务,提高了服务的灵活性、便利性,使图书馆建筑适应信息时代的时代特征,实现对其文化内涵的更新。

4.4 多功能服务

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图书馆服务项目的扩展提供了可能,现代图书馆不应把职责仅限于为读者提供所需资料文献等,或是仅限于为读者提供适宜读书学习的空间环境,而应尝试扩展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如开设电子阅览室,为读者上网提供便利,还有开设读者自修室,提供数据库检索功能等,这也是新技术手段为图书馆建筑带来的新的变化。

5 结语

现代图书馆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丢失了文化内涵的建筑必然是空洞的,而丢失了建筑,文化也将失去一种重要的展现方式。尤其是现代,物质生活的丰盈映衬出人们精神生活的匮乏,现代图书馆更应肩起自己的责任,努力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人为本,开展周到的服务,吸引人们在这个知识集散地的学习与交流,并努力成为地方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窗口,成为一个文化艺术象征,开展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吸引外来文化。

1.唐敏.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8):132-134

2.李明华.对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的思考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157):590-92

3.梁叶岚.公共图书馆建筑文化特性和功能布局 .重庆图情研究,2008,9(31):59-60

4.郭卫东,周茜.浅谈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9):136-137

5.涂慧敏.建筑与文化 .山西建筑,2004,35(8):41-42

6.李朝辉,荀昌荣.中西图书馆建筑文化比较 .学术论坛,2008,(3):41-44

猜你喜欢
内涵图书馆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挖掘习题的内涵
图书馆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