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平
(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2002年正式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具体承办,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独家编辑、印制、发行。该工程选取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珍稀善本,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和中式线装技术,复制影印,统一装帧,仿真出版。古籍珍品藉此“化身千百”,既能确保其底本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将使那些向来不轻易示人的中华古籍珍品能为学界所利用、大众所共享。《中华再造善本》计划收书1300余种,共分两期出版,2007年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2008年9月第二期工程开始启动,全书按版本写刻时代和文字的不同,分为五编:《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卷首选录范围包括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最大范围地涵盖了中华文化典籍的精髓。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学术研究的一项民族文化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泽被万世的伟业。它的有效实施,将在古籍整理和中国文化建设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我国5千年文明史上,古圣先贤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正如民族坎坷的命运一样,这些典籍千百年来屡遭灾厄,历尽劫难。由于古籍不可再生的特性,珍贵的古代典籍,迄今遗存下来的,已是吉光片羽。根据1990~1998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现存古籍善本中传世孤本有古籍善本45000余种,准孤本(仅存两部)约4100种,许多现存善本的保存状况堪忧,这些珍稀善本古籍中,有许多亟需抢救。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一种积极的保护。今天虽然处于难得的和平时期,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发生战争、天灾人祸,要想确保珍稀善本的传承安全,必须做到多处收藏,遇险才不至于同归于尽,否则一旦发生不虞,无可挽回。“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仿真影印存世珍稀善本古籍,既能将那些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千百,永无失传之虞;又可广泛传播,便于披览研读,从而达到“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宏远目标。
多年以来,古籍善本藏与用的矛盾一直存在。善本不仅具有文献价值,也具有文物价值。由于年代久远,珍贵古籍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有的几近破碎,每翻阅一次,古籍的保存寿命就会减少约60年,这种特性决定了它不能像新印古籍那样任人自由翻阅,为了稳妥起见,各大图书馆一般还是立足于藏。所以,查阅古籍善本往往受到种种条件的严格限制。这些古籍利用率较低,很难与读者见面,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基本封存于深阁大库。但利用善本的文献价值,又是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便形成了善本的使用与收藏的矛盾。长期如此,不利于善本的保护和学术的繁荣。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启动给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将极大地缓解古籍善本藏与用的矛盾。善本再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矛盾,既保护了善本,又使它的化身能为学术研究广泛利用,可以促进古籍善本最大限度地传播,使得原本可藏而学者可用的目的得以实现。
《中华再造善本》力求最大范围涵盖中华文化典籍的精髓。书的选录之丰富、影印之精致、学术价值之大,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选取在中国书籍史和版印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典籍;海内外仅存的孤本或流传稀少、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的典籍;有众多学者、藏书家题跋批校的珍贵典籍;著名著述的稿本或有代表性的抄本;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文化、历史、经济、军事、科学、教育、地理等方面的经典性著述的珍贵版本以及具有独特历史文献价值的特藏古籍。
《中华再造善本》的编修原则确定了具体遴选标准:“宋元从宽,明清从严,数地归一,数部归一。”工程一期提出了“一传本,二扬学”的选书基调。另外,还选择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体现多民族共铸中华文明的辉煌史实。特别是那些同书同本而又长期分藏几地者,此次则尽可能使其珠联,成为完璧;有的书珠联之后虽仍不能成为完璧,但现存合龙,毕竟便于读者。“再造善本”所收每一种书均撰写提要,简介作者生平,考辨版本源流,评述其学术价值。在遴选编纂方面体现出系统性、权威性,在出版方面体现出高质量、高品位是“再造善本”的最大特点,也使得该丛书具有了极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中华再造善本》全部采用影印形式,8开本、线装,瓷青色的封面,仿清代大内库藏书。依据原书版式,拍摄制版印刷收藏,精工细作。
《中华再造善本》的验收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确保这套古籍的验收质量,接收单位应该选派经验丰富,具有古籍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来完成,最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并且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以保证验收过程科学准确,为将来利用和研究古籍善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验收应该分4步:首先是清点书籍数量,查看图书数量、函数、品种、书名等是否与发货清单相符。其次是检查书籍质量,检验每本书籍外观有无破损,书籍页数和总页数是否符合,书籍内页印刷和内容有无问题。第三是根据书籍的内容按照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丛来进行分类,验收人员要根据书籍性质和内容准确划分类别。第四是根据分类结果将书籍归架。归架过程中要每架适度留出空余,科学计算书籍摆放密度,既不要浪费空间,也要留出适度空余,给图书的增减留有余地。
2.2.1 为了充分发挥《中华再造善本》的作用,要争取各种媒介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推介工作,使广大读者了解《中华再造善本》的重要意义和珍贵文献价值,提高全社会对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对《中华再造善本》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运用FLASH等方式编制短片或者游戏,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普及古籍常识,引导广大群众了解中华文明,激发他们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2.2.2 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展览、学习沙龙、讲座和“宣传周”等活动,并现场进行学习和利用指导。获赠图书馆可以将馆藏《中华再造善本》向市民公开展出,让广大读者共享传世孤本,普及古籍常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举办各种古籍知识竞赛,吸引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参与,使人们爱上古籍,真正懂得古籍。
为了便于利用并确保珍稀善本的传承安全,我国政府决定将《中华再造善本》分赠32个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与全国100所高等院校图书馆。从文献资源共享的角度讲,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而《中华再造善本》分藏计划的实施,必将极大地缓解古籍善本收藏与使用的矛盾。
再造善本不同于古籍善本,入藏单位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履行好“用”的责任,不能将再造善本当成一种摆设,用以装点门面和应付参观,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提供给各界读者利用。因此应对《中华再造善本》集中统一管理,有条件的最好成立古籍文献阅览室,参考成功的古籍借阅经验,根据再造善本兼具古籍和现代印刷的双重特点,制定合理的再造善本借阅标准。对于利用率较高的善本,可以复印成册,为读者提供复印本,也可以复印某些利用率高的章节和读者经常需要复印的图表,方便读者查阅、复印和翻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宝贵资料的善本因多次复印翻拍而遭受损害。按照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从书刊借阅、复制、咨询到光盘数据库检索、互联网络查询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渠道的服务,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充分利用该书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这批珍贵文献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保护文化遗产等工作中的作用。
再造善本内容庞杂,编著索引可以拓宽检索途径,减少误提文献,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准确的文献标引、完全的著录项,可以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目录卡片上提供的信息量越多,读者就越能迅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文献,减少不必要的古籍文献耗用和损坏。目录最好全面且多角度设置,如分类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等,这样可以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编著纸质文本的索引目录同时还应该编著电子版机读目录,方便读者可以远程查询、快速检索,机读目录起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著录:版本的类型、年代、版式、字体、文献收藏地、作者的姓名、朝代、生卒年、籍贯、著述、体裁、创作年代等。系统要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除关键词检索、条件检索、逻辑检索、模糊检索、组配检索外,还应增设能够体现原书内容特点的,包括体裁、写作时间、事件、图像等属性在内的智能化检索,满足用户的特定需要。中华再造善本的受赠馆应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势和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力争实现资源共建,包括联合编目、共同建库、共同建网及文献资源标准化建设。比如一个馆可以编著再造善本部分目录,然后组成联合目录,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各个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的人员不多。为改变人才紧缺的局面,必须加强古籍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古籍管理人员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①古籍数字化急需精通古籍、计算机技术的新型人才。古籍数字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知识综合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古籍管理人员暂时可以联合计算机工作人员共同合作,长远要立足于逐步选拔培养专门的后备人才。
②培养文化素养。要培养具有丰富全面的古籍文献学知识,对古籍文献及相关书籍资料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员,还要有图书馆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
③提高技术素养。要加强工作人员对古籍文献的作者、版本、基本内容、目录分类、存放排架、电脑检索等基础性、技术性问题的深刻了解,培养其具有较强的专业信息处理能力,并且可以进行二次文献开发或定向服务等,快速从书山文海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和加工,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信息,方便读者阅读或应用。
[1] 潘德利.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及其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5(2):142-143.
[2]《中华再造善本》: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中国出版,2006(8):51-52.
[3]邓玲,卢家政.《中华再造善本》验收工作探析.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8(1):20-21,25.
[4] 何维义.从《中华再造善本》谈再造古籍的开发利用.图书馆界,2008(2):31-33.
[5] 蒋红.古籍文献借阅的保护对策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