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010-03-22 02:32:05
文化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内蒙古大学国民性唯物史观

李海星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终使烟雾缭绕了百余年的“国民性”批判得以拨云见日。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个理论论断及其实践逻辑以一种时空开放性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从根本上克服了“国民性”批判中的“劣根”固有性理论预设。由此,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国民性”有其内在的历史生成和发展机制,仅靠简单的“外科切割术”不可能实现“国民性”的根本改造,这种所谓的“国民性”改造只有根植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全局才能获致它的现实途径。背离社会存在,无视历史实践,任何形式的“国民性”批判只能划归抽象,流于空谈。

猜你喜欢
内蒙古大学国民性唯物史观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唐都学刊(2020年2期)2020-06-04 09:21:42
施旖旎作品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An Analysis of Neighbors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唯实(2014年6期)2014-06-25 18:21:25
熊培云:我不认同“国民性”
理论与当代(2014年3期)2014-04-29 00:44:03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理论与当代(2013年6期)2013-04-29 2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