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分析

2010-03-21 22:27吕媛媛
文化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伪科学科学素养现象

吕媛媛 胡 光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一、引言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在逐渐地融入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的孙玉寅教授在《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一文中就曾提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的范围。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它正在改变着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成为社会发展舞台上的主角。”[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知识传播尤其是科技传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过渡环节、作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就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科技传播能否健康有效地发挥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本身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科学素养的综合水平,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于科技传播,众所周知,科学性应是其传播的最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所传播的科技信息应当是真实的、客观的;所传播的科学理论应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从事物的总体中得出的普遍规律等等。但是,由于科技传播机制不够完善、传播过程中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部分传播者和受众科技素养较低等原因的存在,使得科技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偏离科技传播实质的伪科学现象。例如:一些电视广告乱用“科技”之名、部分科技类节目“故弄玄虚”、有的科技报道妄称“科技信息”以及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虚假“科技信息”等。这些伪科学现象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科技传播作用的发挥,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必须加以消除。实际上,关于这些伪科学现象的产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来自科技传播内部的,也有来自其外部的。本文是从科技传播的产生环节、传播环节以及接受环节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相对全面地分析这些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求达到净化科技传播环境的目的。

二、伪科学现象的界定及特征

伪科学是与科学截然不同的一种学说,在科学日益普及的今天,伪科学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制造者利用了人们的两种心理:一个是人们对科学的信赖和尊崇;另一个是人们对科学知识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为各种打着科学的旗号制造、宣传、推销甚至贩卖非科学或反科学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伪科学的界定还没有比较权威的说法,各学者们只是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伪科学的一些特征。如:拾科学之牙慧;不遵守基本的科学准则;以骗取名利为终极目的和拒绝批判等。[2]因此关于伪科学的界定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对伪科学进行界定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伪科学的界定过于宽泛,要理性地从客观实践出发去界定伪科学。要避免因为主观情绪化的驱使而乱定义伪科学现象的发生。因为许多新思想或科学假说在初始之时,由于其思想的新创性会造成一定时期内不被多数人接受的可能,因此,要把新的科学理论与伪科学严格区分开来。

之所以说伪科学现象是伪科学,是因为它有区别于科学的特征,例如虚假性、非科学性等。除了这些,本文主要想重申伪科学的其他两个特征,一个是经受不住社会实践的检验;二是过于宣扬主观意念的作用。实际上,相较于严格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推理,社会实践的检验更能根本地、直接地验证伪科学的虚假本性,同时,真正的科学是鼓励人们求证的,因为只有在不断地检验中才能辨明自身的合理性,而伪科学却不是这样的,它只是要求人们对其无条件“信仰”,宣扬“科不科学只在于人们的主观意念”。

本文要阐述的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是指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机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等在信息的产生环节、传播环节和接受环节中,由于受政府政策的局限以及某些人为因素的牵引而产生的那些庇护在“科学”旗号之下,否定科学规律、偏离科技传播目的、不具有科学指导性的行为现象,是伪科学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三、伪科学现象探究

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朱先军和张毓在《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学也要研究非科学现象》一文中就把伪科学现象分成“主观有意”的伪科学和“非主观无意”的伪科学两类。[3]前者即通过伪造科学实验数据、捏造科学事实骗取社会的承认和个人、团体的名利的伪科学,后者则是由于制造伪科学的个人或团体专业知识贫乏而导致的伪科学现象。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伪科学现象在其传播环节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视广告中的乱用“科技”之名现象;科技类节目中的“故弄玄虚”现象;科技报道中的妄称“科技信息”现象以及互联网中的虚假“科技信息”现象。其中,电视广告和互联网中的伪科学现象主要表现在美容美体、药品、食品等广告或信息宣传中,而科技报道和科技类节目中的伪科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未经实践考证的信息宣传或报道上。

有关于前类伪科学现象的例子可谓是不胜枚举。例如,2005年的“哈佛戴高乐”增高药就是一个典型的乱用科技之名的伪科学现象。其“由美国哈佛大学投资2.5亿美元研制”、“经美国哈佛医学院、中国延边大学医学院、韩国汉城国立医学院临床实验,显示人体在服用一个星期之后有明显增高效果”等广告宣传语都是子虚乌有的瞎编乱造,是一则完全人为控制的虚假广告。其次,诸如“21世纪生物基因工程重大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新奉献”、“贴哪瘦哪,一贴就可以减去一英磅(约453克)”、“在减肥部位一贴,脂肪就可以透过皮肤流出来”、“果茶抽油瘦”、“苗条人”、“美国可口可瘦”、“超英减肥胶囊”等广告标语都是此类伪科学案例的代表。[4]

关于科技报道和科技类节目中的伪科学现象也有很多,如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一的“体细胞治疗乙肝”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科技虚假信息报道事件。该事件起于2008年上半年的一篇以“体细胞治肝: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为标题的文章。文章中宣称“解放军第261医院运用‘体细胞治疗乙肝’取得新突破,能够使部分患者彻底摆脱乙肝的困扰。解放军第261医院的体细胞治肝技术宣传手册上写着:该技术‘不服药、不手术、不住院、康复快、安全可靠’,乙肝患者接受这项治疗的费用非常昂贵,第一个月平均1.6万元,第二、三个月平均是1.3万元,且一次交清”。[5]而实际上,体细胞治疗疾病,尤其是乙肝,在国内外都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没有进入临床治疗。并且在参加国内外乙肝学术交流会议上,也没有医学专家提到过等等,诸多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一则虚假的科技信息报道。诸如此类的虚假报道还有很多,同时,通过调查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报道虽然与科学丝毫不沾边,但却能在受众中广为流行,究其原因,除了受众自身素养不高以及伪科学的简单易懂性等,科技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泛滥现象的产生贯穿于科技传播的各个环节,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产生环节

从科技传播的产生环节来看,科技传播中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部分科技工作者科技道德素养不高这一方面。在科技传播的各个环节中,科技信息的产生环节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是保证科技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也是科技信息之所以成为科技信息的保证。因此,这一环节的主体——科技工作人员,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实践出发、从真实的实验数据出发,努力寻求客观真实的科技信息是其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工作性质就决定了科技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素养和科技道德素养。“科技工作者应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探索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6]因此,只有在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的同时,努力坚守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科技工作者。但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很多科技工作者却远远地偏离了其本身的职业准则。这首先表现在,部分科技工作者并非科班出身,而是通过“走后门”等途径进入科技工作者行列的。实际上,这一部分科技工作者只是跻身于“科技铁饭碗”这一行业,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少必要的理论素养知识,而又迫于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不经意或者不得不“制造伪科学”。同时,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的普及,一方面在使得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由化的同时,也为各种虚假的科技信息提供了传播平台。比如说,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传播权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论坛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言论,从一定程度上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科技工作者”。这种高度“言论自由”的环境,在大大地扩大了科技信息传播范围的同时,也使得各种虚假的科技信息具有了同等的传播权利。

(二)传播环节

科技传播中各种伪科学现象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表现在其传播环节上,例如:传播结构的变化;传播体制的不完善;传播者包括科普工作者科技素养参差不齐以及传播过程中功利化现象严重等等。

首先是传播结构的变化。大的传播环境的改变使得科技传播从一个单线式的、相对封闭的系统转化为一个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并且极度自由开放的系统。科技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传播的方式更加广泛,科技传播结构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线传播发展成了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结构。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在有利于科技传播发展的同时,也为各种伪科学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其次,受经济化体制的影响,科技传播体制逐渐趋于市场化,其自负盈亏的特点不但导致了人们对科技传播目的的亵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科技传播的内容和范围,这与日益多元化、自由化的传播结构的变化是不相吻合的,这就为各种伪科学现象的传播腾出了空间。同时,相较于科学成果奖罚体制的相对完善,科技传播体制中缺少必要的考核评价和奖罚体制,这不但不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而且也为各种伪科学现象的传播开启了“天窗”。

再次,部分科技信息的传播者科技素养参差不齐也是造成科技传播环节出现伪科学现象的原因之一。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王淑蕙和赵红军合写的《论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一文中就曾提到过“科技传播的人才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应该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知识面”。[7]同时作为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有义务避免因为个人的业务欠缺而导致歪曲传播的现象出现。但是,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文理科分化明显,大部分文科出身的科技信息传播人员都缺少必要的科技知识功底。再加上科学学与传播学本来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而科技传播者只有在同时熟练地驾驭了这两个学科的必备知识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科技信息传播人员。因此科技素养低是科技传播人员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主观条件不足而造成了伪科学现象的产生。

同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功利化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个别行业从业人员的代名词,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各个行业里面。同样,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功利化倾向严重的现象,毋庸置疑,这也是造成传播过程中各种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传播环节中,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传播媒介和传播人员两个方面。首先,为了功利化目的,各大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去报道那些盈利性强的科技信息,包括科技产品的广告或者收视率高的科技类节目等。盈利性是其筛选信息的主要标准,而应该作为科技信息衡量标准的科学性却被排除在了“把关”范围之外。有些媒介为了得到较高的收益,甚至不惜采用“盲称或者夸大科技信息”的方式传播伪科学,严重地亵渎了科技传播的真正目的。其次,部分科技信息传播者受“功利化”影响,把科技职业道德远远地抛于脑后,肆意地报道和传播“虚假科技信息”,完全辜负了其应有的科技传播使命。由此可见,“功利化”是造成科技传播环节伪科学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接受环节

在科技传播的接受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导致伪科学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受众的科学素养低和其对科学盲目崇拜或盲目排斥的社会心理两个方面。根据2001年我国科协组织的第四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较大差距。[8]同时,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受众科学素养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真假科技信息的辨别能力低,另一个是在科技成果的运用过程中存在浮夸现象。前者表现在受众在接受科技信息时缺少足够的识别能力,容易被虚假的科技信息所蒙蔽;后者则表现在有些受众为了显排场、要面子,盲目地引进“高科技”,不是为了应用,而只是束之高阁,作为其战利品的一种。这两种现象都会给伪科学现象的产生提供可能。其次,由于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尚不成熟,因此在科技传播领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一种是唯科学主义,另一种是反科学主义。前者表现出对科技信息不假思索的接受态度;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对科技不感兴趣或误解科技的态度。这两种对待科学的态度都会造成伪科学现象的产生,前者对“伪科学”毫无识别能力,是伪科学传播的主要受众群;后者则是“伪科学”的指导者或拥护者。

五、杜绝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对科技传播中伪科学现象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等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了解这些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找出这些伪科学现象存在原因的基础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消除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以达到净化科技传播环境的目的。作者认为杜绝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即完善科技传播系统、法律约束和伦理规范并行、提高科学素养。

(一)完善科技传播系统

主要包括优化科技传播体制、改善科技传播机制、加强网络“把关”等方面。首先,优化科技传播体制主要是指避免科技传播方式单一的现象,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同时,杜绝科技推广中乱用“科技”之名的现象,尤其是虚假广告和错误的科技报道等方面。其次,改善科技传播机制必须一方面加强管理、完善立法和监督机制;另一面增加科技传播考核评价、奖罚制度等。要从加强管理和增强奖罚机制两方面入手,同时满足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与物质双层面的需求,并且要把科技事业的严谨性同社会发展的经济多元化结合起来。再次,加强网络“把关”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人为监管网络环境,即设立专门人员负责清理网络上的伪科学信息;另一个是进一步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

(二)法律约束和伦理规范并行

首先,要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主要包括加大对科技工作者从业行为的法律监督力度和通过法律手段引导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其次,要加强道德自律,即每个科技从业人员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要充分地认识到伪科学信息给受众和社会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准线。

(三)提高科学素养

提高科学素养主要是指提高科技传播者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两个方面。首先,提高科技传播者的科学素养。一是指提高科研机构或科技共同体内的科技传播者科学素养水平,二是指提高业余科技传播者的科学素养。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规范的科技教育、定期培训考核等方式。其次,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可以采取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有效参与;在整个社会层面普及科技教育;在科技教育过程中尽量做到年龄提前化、人群分层化、方式各异化、内容具体化等方式来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水平。

六、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伪科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贯穿于科技传播的始终。范围广、影响大是其主要特点,任其肆意泛滥,不但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运行,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加以消除。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要想彻底地消除各种伪科学现象,就需要各个环节的参与人员共同努力,包括科技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优化传播体制、加强法律监督力度、强化媒介自律、提高受众科学素养等各个方面。只有做到“内修”和“外监”并行,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也才能从根本上净化科技传播环境,达到科技传播的真正目的。

[1] 孙玉寅.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J] .科技与出版,1995,(6).

[2] 罗晰.伪科学的实质、成因与防治对策的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 朱先军,张毓.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学也要研究非科学现象[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2,(9):21-23.

[4] 05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八:哈佛戴高乐增高神话[EB/QL] .腾讯科技网:http://tech.qq.com/a/20060106/000225.htm,2006-01-06.

[5] 2008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专家权威揭秘各个骗局[N] .北京科技报.2008-12-29.

[6]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J] .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议审议,2007,(1).

[7] 王淑蕙,赵红军.论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J] .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

[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EB/OL] ,2001,(11).

猜你喜欢
伪科学科学素养现象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