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文化与原始图腾崇拜——以广西各地“春牛”民俗为研究指向

2010-03-21 22:20陈家友
梧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春牛耕牛

陈家友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春牛”文化与原始图腾崇拜
——以广西各地“春牛”民俗为研究指向

陈家友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始终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而不断延伸的文化现象,那就是 “春牛”文化。我国渊远流长的 “春牛”民俗事象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该文以广西各地 “春牛”民俗为研究指向,探讨其蕴含的农耕稻作文化与原始图腾祟拜内涵。

春牛;民俗;稻耕;图腾;阐释

“春牛”是我国各地多种不同的农事活动形式或民间艺术种类共同使用的一个名称,是跨越我国大部分地区、数十个民族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母题。它蕴含着丰富的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与艺术学等文化内涵,它几乎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农耕文明的时空,甚至影响着东亚其他地区及东南亚各地。每一个民族文化母题都有着其自身起源、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忆,后人都会从它的流传轨迹感受到一种人类生命活力的释放,感悟到一种人类文明久远的内涵魅力,从中获得一种深邃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我国历史悠久的“春牛”民俗文化

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早在龙山文化中期,远古先民就以简陋的武器狩猎凶猛的野牛,不少考古发掘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和漆器的图案和纹饰,都反映了古人狩猎野牛等野兽的场面。人类用勇敢和智慧驯服了野牛,并把它们驯化成温顺的家畜。原始人类认为万物有灵,牛也不例外,世界上许多民族均有牛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早期农耕社会,牛崇拜是崇拜祖先、祈求丰产等农耕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的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蔚为大观,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民间的 “鞭春牛”风俗流传甚广,并由此产生出许多 “春牛”母题民俗文化。

“鞭春牛”起源于史前时代的春耕仪式,原始氏族部落首领总会在春天到来时带头进行耕种,其他成员跟随而作,这是人类最早的春耕礼。起初他们使用的是锄头以及人挽犁具,耕牛出现后才出现了驱牛而耕的破土春耕仪式,以后各朝代均普遍承袭此种风俗。 《事物纪原》中曰: “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1]唐代诗人元稹的 《生春》中也有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2]的诗句。据说鞭牛是为了提醒卧冬的耕牛,春天来了,该下地干活了。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竹篾及纸泥造了假牛,用柳条鞭打,谓之 “打春”。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人们历来都重视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及时耕作,所以每年立春,举国上下把“鞭春牛”当作一件大事来办。 《后汉书·礼仪志上》中曰: “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3]立春前一日清早,州县官率下属到先农坛祭祀,迎接芒神、土牛,迎春队伍锣鼓喧天,八音齐呜,气氛喜庆。孩童扮成各种传说人物,坐在五彩缤纷的架台上,被抬着去迎春游行。乡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春牛经过的路边,夹道观看迎春游行,谓之 “看春”。农人们见到春牛就用五谷掷过去,让五谷粘在牛身上,以示人寿年丰。清朝乾隆年间还把立春 “鞭土牛”列为国家庆典活动,由专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于每年六月制订次年的芒神土牛图,包括相关的农历及农事活动,颁发各地,作为芒神春牛的印制范本。可见我国 “鞭春牛”由民间产生到官府行为,其风俗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围绕着 “鞭春牛”还产生了非常丰富的春牛民俗文化事象。由于迎春牛活动只是由州府县衙举办,未能惠及各乡村,所以民间便有了 “鞭春牛”的延伸习俗——“送春牛图”。各地农家送春牛图多在年初一,由数名孩童吹着唢呐、敲着锣鼓,挨家挨户送上象征五谷丰登、富贵吉祥的“春牛图”。人们在墙上挂贴春牛图,以观四时节序。春牛图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吉祥图案,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春牛图以及有关天文历法、农耕技术、民间艺术、风土人情的资料,是我国农业史、民俗史、美术史宝贵的研究材料。如果说 “鞭春牛”体现的是官方色彩,送 “春牛图”则更具有民间性。又有人专门制作小春牛出卖,各种各样造型生动、充满了喜庆情趣的小春牛泥塑摆放在花架上,成了新春之际的走俏年货。人们争相购买,作为吉祥物和艺术品欣赏馈赠亲友,谓之“送春”;新春 “鞭春牛”时,女人们都会头戴色彩艳丽的头饰,或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或插上几朵鲜艳的小花,一股春意扑面而来,谓之 “戴春”;孩子在 “游春”时吃着可口的年糕、糍粑,啃着香脆的春卷、春饼,谓之 “咬春”。后来在 “鞭春牛”的迎春仪式上又逐渐衍变成 “舞春牛”、 “唱春牛”、 “跳春牛”、 “春牛闹”、“春牛会”、 “春牛灯”等多种形式的民间娱乐活动,这些构成了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 “春牛”母题民俗文化。

“鞭春牛”活动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是以汉族为主的迎春习俗。唐代以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扩散,也传到了古百越之地,南方现代的壮族、侗族、苗族、瑶族、仡佬族、土家族、布依族、彝族、黎族、水族、畲族也有 “春牛”破土开犁的习俗,以及各种 “春牛”民俗活动。

二、异彩纷呈的广西各地“春牛”民俗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12个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古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农业劳动并已大量使用牛耕,稻田耕作与管理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受汉文化的影响,广西许多民族地区也有各种 “春牛”民俗活动,如壮族的 “舞春牛”、侗族的 “逗春牛”、苗族的 “芒蒿舞”、瑶族的 “舞水牛”、水族的 “斗角舞”、 仫佬族的 “敬牛王”以及桂东南地区的 “唱春牛”等。

壮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孕育、形成、流传着自已风格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吸纳了不少外来的文化。壮族地区春节期间也会有 “舞春牛”祈年求福与开春酬神的民间游艺活动, “春牛”用竹片编织成牛架子,蒙上黑布做成牛身,插上牛尾,用捣好的纸浆在模具上做成牛头和牛角。表演时两人钻入 “春牛”中,前者撑牛头,后者拱背摆牛尾。另有一表演者头包毛巾手持犁架跟在后面,做农人犁田的模样,众人敲锣打鼓、唱着春牛歌随后。春牛队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庙前表演,叫做 “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逐家逐户祝贺新春大吉、人寿年丰。 “舞春牛”从初一闹到元宵,为壮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也带来了丰收、祥和的祝愿。

侗族也有 “逗春牛”活动,不少地方还是在晚上进行。立春前晚,夜幕降临后, “逗春牛”活动开始,两人手持写有 “风调雨顺”、 “阳春丰熟”红字的大圆灯为前导, “春牛”居中,锣鼓队和耕作队随后,吹着芦笙、侗笛,奏着牛腿琴、侗琵琶,唱着春牛歌走村串寨,祝各家各户新年愉快。春牛队所到之处,群众燃放鞭炮、夹道相迎,送红包和糍粑表示感谢。 “逗春牛”有许多诙谐风趣的挑逗春牛游戏,还有丰富多彩的侗族 “多也”表演,以及踩高跷、打陀螺等娱乐活动。

“舞水牛”是瑶族在春节时举行的传统娱乐活动,分 “迎牛”、 “耍牛”、 “送牛”三个部分。“迎牛”活动为迎接 “水牛”进瑶寨的仪式,村民们皆穿民族盛装聚集在寨门相迎,高声唱念 《迎牛词》: “水牛水牛,黑耳黑头,拖耙耕田,越岭过沟,阳春丰熟,家家富有……”,锣鼓鞭炮齐鸣,把 “水牛”队伍簇拥进瑶寨中的草坪; “耍牛”活动由两个青年男子表演,主要模拟牛的各种习性、动作和形态,有牛走路、过桥、喝水、搔痒、撒欢、发怒等,大家都争着摸 “水牛”的眉心,讨开年吉利,村民给春牛队赠以红包及各种年货; “耍牛”活动结束后是 “送牛”仪式,全寨又列队敲锣打鼓将春牛队送出寨门,继续到别的寨子拜年。

广西苗、侗、瑶等民族春节都有斗牛的风俗习惯。苗族是蚩尤的后代,传说蚩尤帝为铜头铁额、牛首人身。苗族是一个敬牛、爱牛、崇牛的民族,他们把牛视为力量、勤劳、勇敢的象征。苗家人喜爱斗牛,春节或其他节庆都有斗牛活动。斗牛之日,方圆数十公里的苗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到斗牛场观看,斗牛场面相当热烈、壮观、有趣、扣人心弦,哪家的牛获胜了就被封以 “牛王”的称号,这在当地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斗牛结束后,人们纷纷给 “牛王”披红挂彩,并向其主人敬酒祝贺。

水族的祖先是古百越人的一支,祖辈流传下来一种与众不同的节庆娱乐方式——“斗角舞”。相传水族先民善种水稻,热爱耕牛,看到毗邻的苗族、侗族新年时有斗牛的活动,既热闹又隆重,虽然也羡慕,但又不忍心让自己的耕牛斗得遍体鳞伤,于是他们改为以牛角道具代替耕牛的表演办法,用竹篾编成斗笠,用木头削成水牛角,安在斗笠顶端两侧做成牛头。两人持牛型道具你来我往,表现两牛顶角相斗,用芦笙和莽筒伴奏,几个头插山雉尾、腰拴白鸡毛花裙的姑娘伴舞,众人围观擂鼓助威。 “斗角舞”一般在开春前和秧苗拔节抽穗后举行,是对耕牛嬉戏、打闹的形象化表达,表现了水族人对牛敬重的感情,也是一种耕作文明的体现。

秦汉以后,由于中原不断遭受战乱,大批难民避乱南下,部分汉族移民经福建、江西、广东西部进入桂东南,使这块百越民族世居之地逐渐形成了越汉民族杂居的局面。移民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 “春牛”这一汉族传统习俗,经与当地壮、瑶等民族古老的牛耕文化结合, “春牛”这一汉族传统习俗形成了极具桂东南地域特色的民间娱乐方式——“唱春牛”。“唱春牛”也是以制作的牛模型为表演道具,农夫扮演者深情地赞颂辛勤劳作的耕牛,不时对 “牛”说几句打诨的话,充满村野农家的欢乐情趣。 “唱春牛”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唱腔流畅动听,配以 “八音”乐器伴奏,生活气息浓郁,很受群众欢迎。后来加进了人物与故事情节,也有把民间传说与古典名著编成剧本,逐渐发展成为桂东南城乡喜闻乐见的 “牛戏”、 “牛娘戏”等民间戏种。

广西各地的民间 “春牛”习俗沿袭着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基因,同时在千百年民族交往中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交融,呈现出一派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的民间娱乐活动景象,共同构建了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南国 “春牛”民俗文化。

三、“春牛”母题民俗的农耕稻作文化阐释

牛者,农之本也。数千年来,辛勤劳作的牛推动着我国农业的发展,食草流乳的牛哺育着华夏民族的繁衍。中国是农业古国,耕牛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春牛”形象头硕体肥、耳尖目圆、朴拙可爱,为各地民间所喜爱。 “春牛”母题民俗即为农耕文明最富特色的经典标志,它蕴含着丰富的农耕稻作文化内涵,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悠久的文化题材。

我国栽培稻谷的历史非常古远,先秦的古籍中有许多地方讲到种稻的事, 《诗经》中的 《小雅·白华》曰: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4]。 《豳风·七月》中曰: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5]南方古越民族也较早种植水稻, 《汉书·地理志八下》载: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6]。据彭适凡撰写的 《百越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贡献》一文初步统计,在全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部分青铜时代遗址中,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发现有稻谷遗存的共37处,这些遗址中遗存的稻谷,经有关专家鉴定,属于人工栽培的水稻,而且有籼、粳两个亚种及其过渡型,通过百越族群文化遗址中的稻谷遗存,也可以看出百越人是我国最早的水稻种植者,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7]

广西是稻作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壮族的稻作文化,历史久远、内涵丰富。覃乃昌所著 《壮族稻作农业史》认为: “壮族地区早在距今9000多年以前就出现了原始的稻作农业,成为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8]壮族人自称 “布那”,“布”壮话为 “人”, “那”为 “水田”, “布那”就是指耕田种稻的族人。壮民地区以 “那”字开头的地名很多,如 “那坡”、 “那马”等,遍布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各地,越南、老挝、泰国的不少地方也有类似的地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那”文化圈。 “那文化”体现了壮族稻作文化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传统,以壮族为代表的广西农业是悠久的古百越民族稻作文化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西各地的 “春牛”民俗活动就蕴含着许多稻作文化的内容,如三江侗族的 “逗春牛”在侗寨文化中心 “鼓楼”前进行, “春牛”在地坪绕圈子哞叫、刨蹄、晃角、摆尾、滚地,模仿耕牛各种逗人开心的笨拙动作。接着由耕作队表演田间农事活动,有扶犁扬鞭驱牛耙田,有田边挥刀劈砍杂草,有手捧畚簊播种下秧,有撒肥除草田间管理、端茶送饭篓田头小憩。他们用歌舞形式表现田间耕作的情景,寓教于乐,表达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耕莫误农时的主题。表演动作简朴粗犷,富有浓郁的农耕生活气息。而壮族在“舞春牛”的民间活动中,唱着 《都想今年五谷好》、 《十二月使牛歌》等春牛曲调,表演驯牛、播种、拔秧、插秧、中耕、收割、挑谷、庆丰等农事情节,场面欢快热闹,表现了壮乡大地农耕劳作的田园风情;多民族杂居的桂东南,民间“唱春牛”则是以唱为主,配以各种人牛闹春的表演,春牛的动作十分简朴,一边模仿犁田等动作,一边绕圈而舞。农夫表演者驱 “牛”犁田并领唱春牛调 《十二月庆丰歌》,歌词除了颂牛谢恩外,主要传授农业生产知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教人生活伦理,基本上是农村生活与劳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稻作文化取向。

牛耕技术的使用,是古代人类进入更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我国牛耕文明始于何时目前虽无确凿的历史记载,但近代考古发现,不少春秋时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农事铁器出土,在嘉峪关市境内发现的魏晋时期古墓葬中,有多块《牛耕》画像砖出土,可见当时使用牛耕技术已很普遍。按 《山海经》中所载: “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9],据此推测,牛耕不会晚于距今4100多年前的帝舜夏启时期。1963年在广东连县 (今连州)龙口晋代永嘉六年 (公元312年)古墓中,出土一个陶质犁田耙地模型,该模型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农耕情景:模型场景为水田,四角各有一漏斗状,中间一田埂将水田分为两块,一块有一人使牛犁田,另一块田有一人使牛耙田。犁田耙地模型的出现,说明当时岭南地区稻田耕作技术已较为先进。

自古以来,牛在广西各民族中一直享有神圣地位, “春牛”民俗文化在广西各地长期流传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源。古代南方百越族群生活在水稻的故乡,牛自然成了这里先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他们认识到只有爱惜、呵护耕牛,农民才能发展生产、维持生计。因此,广西各地的 “春牛”民俗与农耕有着紧密的联系。受汉文化的影响,壮族不少的地方在立春时都有古老的破土开犁仪式,由一人扶犁,两人挽绳拉犁,另外两人扮演春官进行表演,表演结束之后全村才能进行春耕工作。瑶族开春仪式也是由三人表演,一人为牛,一人扛耙,一人扶犁,在村上举行耕作表演仪式,然后各户才能投入春耕。桂东南地区则是在立春日由村中声望较高的长者亲自驱牛扶犁,在村民的簇拥下犁开几行冬眠了的农田,各家才开始春耕。

广西各地围绕着牛耕文化流传着许多节日,有 “牛魂节”、 “敬牛节”、 “牛倌节”等,体现了不同地方牛耕活动的风俗习惯。

“牛魂节”又称 “牛生日”、 “牛王节”、“脱轭节”、 “开央节”、 “牛王诞”,是壮、汉、布依、瑶、侗、土家、仫佬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牛魂节”一到,人放犁,牛脱轭,是日村民都会给牛放假一天,小孩清早就把牛放出栏,牵到河边给牛洗刷身体,用篦子梳去牛虱,用茶油为其擦涂伤口,精心护理,使耕牛保持强健的体魄。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打牛的,打了牛会把牛魂惊跑,对农事是不利的。各家各户把牛栏清扫、修整一新,撒上石灰。桂北地区的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都要上山采集乌柏等树叶,用熬出的水煮一锅呈紫红色糯米饭,叫乌饭,人们盛碗乌饭,放上几块腊肉,加上自酿的甜酒端去喂牛,然后全家人才能吃节饭。有的地方还在堂屋供桌焚香并摆上酒肉瓜果,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唱着春牛歌,酬谢牛的辛劳与功德。

而桂东南地区,更多的是通过民间曲艺 “唱春牛”的形式表达了深厚的怜牛、赞牛、爱牛的人类情感: “诸君听我说因由,世间最苦是耕牛。又用铁圈穿我鼻,又用麻绳套我头。赶出田边犁架起,大垌山冲田百丘。深山曲木担在膊,爬地青藤箍紧喉……”。唱词内容朴实、感情真挚,以拟人化手法,唱尽耕牛的苦楚,令人感动。春牛调规劝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创造美好生活。

进入农耕社会以来,牛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以安牛栏、敬牛魂的仪式和活动,表达对耕牛爱护、敬重的心理。广西各地 “春牛”民俗体现了稻作民族爱牛勤耕的古老传统。

四、“春牛”母题民俗的原始图腾崇拜阐释

“图腾” (totem)是从印第安语转化而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原始人迷信某些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因而将其视为图腾,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并加以崇拜。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在众多动物图腾中,对牛的崇拜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历史上有许多以牛为图腾崇拜物的国家和民族,如古埃及人、波斯人就视公牛为人类的祖先。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崇奉炎帝与黄帝为人文始祖。 《帝王世纪》云: “神农氏……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10]《列子·黄帝篇》云: “庖牺氏、女娲氏、夏后氏,蛇面人身、牛首虎鼻。”[11]由此可见,华夏先民相信那些非凡人物都是牛的图腾化身,应当顶礼膜拜。远古时人们视牛为祖先、神灵、保护神,而奉以祭祀。 《蓼花州闲录》中有云: “明中原来者,云北方有牛王庙,画牛百于壁,而牛王居其中间”,[12]可见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风俗。六畜牛为首,近代民间供奉的牛栏神也是拟人化的神灵。

壮学研究者认为,壮族历史上曾流行过牛图腾崇拜,出现过强大的牛图腾部落。壮族先民最早崇拜的是本地产的犀牛和水牛,战国时期,黄牛从西北地区传入南方地区,同样成为壮族先民崇拜的对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牛耕的流行,人们对牛的崇拜观念进一步增强,并逐步演变成对牛的崇敬与爱护之民俗。这不但在民族学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而且在考古学研究方面也得到了证实。铜鼓是南方古越民族用于重大族群宗教活动的礼器,上世纪70年代在西林县出土的西汉古句町国铜棺、铜鼓都有牛的纹饰,说明古越人牛图腾崇拜历史的久远。广西巴马壮族相信牛的灵性,把一些带有孔的石头叫 “牛石”,春夏之交都会成群结队到山冲河床寻找 “牛石”,边寻边唱“寻宝牛歌”,用绳子把检到的带孔石头穿起带回家,挂在牛栏上,说是能使牛栏养牛繁殖快、不生病、避牛瘟。在端午节到来之时,广西不少地方都有用纸牛与蒲艾一起贴在门上驱邪的习俗,名曰 “镇病”,相信牛能消灾降魔、避邪斗鬼、保佑人类平安。探究其源,应为古人受原始牛图腾崇拜意识影响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

西林县壮族在春节和春耕时节祭祀活动中,有一种当地人跳的春牛舞叫 “龙涯外”,壮语意为“舞动牛头的舞蹈”,又含有 “跳母牛舞”的意思。最热闹的是农历正月初七,村民们在寨老的带领下,敲锣打鼓,跳着古朴粗犷的牛头舞,到出水洞祭请牛神。祭祀时,主祭人向牛神点香拜礼,摆上清茶果品等供品,念祭词,酬谢牛神造福于人,迎接牛神回村寨与人同乐,共度佳节。祭完牛神后,燃放鞭炮,前呼后拥地迎牛神回村寨,然后在宗族祠堂前举行各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

用 “牛角酒”敬客是广西苗族地区最隆重的一个迎宾礼节,在春节或其他重大节庆时,苗族各家各户都要在大门的两边挂两只水牛角,春牛队拜年或宾客到来之时,主人都会用牛角装满米酒敬献来客。苗族为什么不用贵重的银制酒具或其他瓷器酒杯,而一定要用牛角装酒敬客呢?数千年前,苗族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他们认为牛能给人们带来吉祥与安康,带来富裕与丰足。苗族先民一直把牛角视为牛图腾的特有标志,敬“牛角酒”是苗人向客人展示自己氏族图腾标志,表示对宾客敬重与欢迎的传袭行为。苗寨寨门一般都悬挂着带角的牛头,过年过节或立春农事活动时,都要在寨门祭祀牛神。苗族家庭供奉祖先的神龛下都放着一对相连的牛角,家祭时也不忘供奉牛图腾。苗人在造房时都会把家门口的连楹和上门斗都做成牛角形,他们认为水牛最能避邪,有牛把门,安然无恙。这种文化心态,与汉族贴门神十分相似。有趣的是,汉族贴了门神晚上照样关门睡觉,而苗族做了牛角形连楹和门斗后,吊脚楼上的大门便是日夜敞开着的。

在远古时代,彝族先民认为牛是祖先的化身,把牛崇拜如神, “颂牛节”便是彝族敬牛的节日。传说这一天是天牛下凡效劳人类的日子,所以举行歌颂牛的仪式活动。彝族的崇牛习俗古朴而别开生面,各家各户都要把耕牛全部赶到牛神庙前的草坪,中间围插12根木杆,一些大簸箕置放在木杆之上,里面盛满了用洋芋或萝卜制成的类似汉族古代的 “小春牛”, 还有上好的饲料。然后在一位年长的老歌手带领下,大家牵着挂红绸的耕牛在草坪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歌唱彝家获得的好收成。最后,用饲料来慰劳耕牛, “小春牛”则装在用彩带编织成的 “牛轿”中,大家赶着耕牛游村过寨,把 “小春牛”带回家供在厅堂上。

“牛王菩萨”是仫佬族原始宗教敬奉的牛神,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时,他们都要拿酒肉和香纸到牛圈门前去敬 “牛王菩萨”。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仫佬族的 “牛王节”,其敬奉牛神的习俗与壮族差不多。仫佬族民间最重要的节日 “依饭节”都要在祠堂做 “依饭”法事,其程序就有一项 “唱牛歌”——由法师领唱当地的牛歌,请求祖先保护耕牛、牲口,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桂东南民间 “唱春牛”娱乐活动,都要先焚香供果祭祀牛神,烧一些有春牛字符的香纸,这是千百年来汉族移民把中原春牛文化与当地壮、瑶民族的牛崇拜文化结合的佐证。同时, “唱春牛”不但在节庆期间进行,平时民间的一些宗族祭祀活动都会有 “唱春牛”及乡傩、木偶戏等乡土傀儡艺术表演,可见牛图腾崇拜的意识在民间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在漫漫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过以动物为原形,进行过牛的崇拜、牛的文化创造活动。牛对人类一片忠诚,为人类付出艰辛,做出贡献与牺牲,成为人类流传的史话。牛在中国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具有神性的动物,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牛的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围绕 “春牛”母题的民俗文化为何如此多姿多彩、遍布神州?关于 “春牛”的传说、神话、诗词及艺术题材为何如此琳琅满目、长盛不衰?究其原因,是人们崇敬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牛的精神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育、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做人的道理。牛对中国人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农业生产、生活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以牛为标,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勤劳奉献、勇于开拓的民族性格。牛作为诚实与辛劳的寓意,力量与奉献的标志,富足与祥和的象征,必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1]北京市文物局编委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6.

[2]元稹.古典诗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5:23.

[3]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42.

[4]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51.

[5]王兆鹏,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27-28.

[6]钱林书.汉书·地理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76.

[7]彭适凡.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5.

[8]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33.

[9] 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41.

[10] 皇甫谧,等.帝王世纪[M].济南:齐鲁书社,2010:78.

[11]史力丹.列子·妙句精解[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103.

[12]黎泽济.文史消闲录三篇[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47.

An Illumination of Cultivation Culture and Primitive Totemism in the Folk Custom with the Motif of Clay Catt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lk custom with the motif of clay cattle around Guangxi

Chen Jiayou
(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537000,China)

In the longprocess ofChina's historyofthousands ofyears,the"Clay Cattle Culture"is a continuously-extending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cultivation culture.The centuries-old folk customwith the motifofclaycattle in our countryhas a profound national culture base and unique social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lk custom with the motif of clay cattle around Guangxi,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cultivation culture and primitive totemism.

the motifofclaycattle;folk custom;cultivation;totem;illumination

G05

A

1673-8535(2010)04-0053-07

2010-06-10

陈家友(1954-), 男,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覃华巧)

猜你喜欢
春牛耕牛
耕牛和农民
粤北“舞春牛”文化保护的路径
常忆故乡打春牛
春牛图(年画)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插秧
忠厚的耕牛——《五牛图》
春日物语
九九歌
买头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