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对创业选择的评估要素分析
张华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创业成功与否,创业的个性化选择是前提,要搞好创业的个性化选择,创业评估是关键。创业评估首先是利益评估,即所选择的创业项目符合最大的获利愿望;其次要进行风险评估,能够遵循弱险趋利的原则;再次要进行自我能力的评估,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创业;评估;选择
有人说浙江人做生意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其实,细细品味,他们的创业并非是一种“自由运动”,而是充分体现了一种个性化选择。实际上,企业组织无所谓优劣,产业层次也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创业关键是看匹配。实现创业最佳匹配靠什么?尽管说法很多,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创业的个性化选择,因为创业是否成功,前提是个性化选择,而要搞好个性化选择,就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要素评估。
创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优汰劣、扬长避短为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好创业路径。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传统的道德大厦无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人们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一个为大众所认可的客观必然。市场经济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它必然促使创业者扬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确立与其相适应的市场观念、效率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效益观念等一系列崭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尤其是使创业者的价值取向更多地指向利益,所以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利益问题。
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的前提是利益信息。从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来看,大多数创业者创业之初所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赚钱”。如浙江人之所以致富,也就是因为他们更多地掌握了致富的信息。据有关资料介绍,原来走出去的温州人大多数是修皮鞋的、摆地摊的,他们在全国各地到处流浪,到处寻找。哪里缺少什么,哪里有钱赚,他们了如指掌。那些弹棉花的,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给人家弹棉花,慢慢地知道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布和衣服。就是在这样的寻找中,温州人获得了大量的宝贵信息,从而“启动”了创业的车轮。所以创业选择必先进行利益信息调查。
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的重点是效益。一般来说,初创的民营企业是有钱就赚,办企业追求目标十分明确:什么有利就搞什么。比如开店本小利微,只是解决基本生计,他们也干。但随着创业的初步成功,他们的目光就不再只盯着“小钱”做文章了。所以在“二次创业”时他们往往会从如何能够获取“最大利益”角度去进行创业选择。比如开店只是在服务和流通的中间环节上赚钱,多一个批发层次就多一道盘剥,再到小店铺就没有什么赚头,不会产生多少社会财富。办厂是在产品的制造工序上赚钱,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赚钱,越是科技含量高的越是赚大钱,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都是获得巨大效益的“基本规律”,创业者必须重视。
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的关键在发展。大凡创业者绝少有干一天是一天的想法,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心中的“宏伟”计划,力求所创企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所以创业者们在创业选择时,其利益评估更为关注的是企业的“前途”。事实上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少民营企业都避开与大企业的竞争,而把拾大企业之遗、补市场之缺作为创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把企业经营的方向转向大企业认为“不起眼”而不愿生产的产品上,从而求得所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关研究指出,按照西方学术的观点,浙商的成功有些“不合常理”,一般公式化的理论很难解释他们的实践。可是,就是他们这种“落后”的生产和组织,将一个个昔日的龙头老大拉下了马,在与跨国巨头的热身赛中抢得了先机。如果选择差异化战略,要审慎考虑能否独树一帜。如果选择模仿化战略,要深思能否赢得一席之地。无论差异化还是模仿化,都要前瞻性地考虑在同行竞争中如何积聚自身的竞争优势。
创业评估必然要考虑风险问题。事实上,创业者们在创业选择时,往往遵循弱险趋利的原则。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成功。笔者认为,创业者在创业选择时,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投资风险进行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为什么不少创业者创业时都习惯于从“小”做起?原因就在于小生意不仅投资少,而且风险小。比如开店是小本经营,倘若是开个馄饨店,2000元就能开张,不担什么市场风险,即使赔了也不会倾家荡产,而办厂则要巨额投资,少则十多万,多则数百万,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有时产品还在设计之中就遭到市场封杀而胎死腹中。所以,创业者应该慎重投资,切记不能打无把握之仗。在没有强大实力的情况下,最好把企业的经营方向转到不适宜大、中企业生产、而市场十分需要,并且投资少,见效快的商品生产经营上。
二是根据融入状态进行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所谓融入状态,就是创业者能够迅速融进当地主导产业结构体系。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致富之道就在于分工。他指出:“劳动生产率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训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据他分析,专业分工可以带来三个好处:“其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趋长进;其二,分工可以免除因更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使人类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物上更容易在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找到达到目标的简易而便利的方法,为发明创造机会”。他还以制针业为例,因分工协作,一个工人一天可生产4800枚针;如果单个人完成制针的所有工序,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生产不出来。温州人的创业就很好地利用了分工的原理。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而且产业关联度高、专业分工细、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各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
三是根据产业特色进行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创业者在创业选择时一定要注重特色。实践表明,特色是优势、是专长、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项目不在大小,就看有没有特色。创业者要把握资源、区位等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农村创业者可以从事特色产业的种植、养殖、储运和营销,并逐步实行种养加销配套,使原料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而形成商品优势。
创业者的创业选择还与创业者的能力有关。当然这个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拥有的财力、人力以及个人的素质等等。所以在创业选择时应该评估自己的这些条件,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具体说,要注意把握这样几点。
一是根据个体投入能力进行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有人说,办工厂比开商店创业层次高,赚钱又多,要多办工厂少开店。但事实上,无论是办工厂还是开店铺,都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就不宜去办工厂,而应先找个合适的地段开个小店铺。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原始积累,开拓了经营理念,有了一定的实力再去办工厂赚大钱,进行二次创业。这就是说,创业不能贪大求洋、急功急利,而应该实事求是,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创业者负债创业,问题是要以成功为前提。如果只满足于一时的辉煌,搞得自己狼狈不堪,则得不偿失了。
二是根据个体的素质进行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者叫做个性。个性不同人所选择的创业方向就应该有所不同,如性格外向的人,就适宜于从事经营活动,而性格内向的人则适宜于从事生产活动。另外各人的能力不同,创业选择的方向也应不同。当然能力是多方面的,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能力结构(即能力的质),在创业选择时应对自己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此外,在创业选择时还要考虑各人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以及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等多种因素。
三是根据区域能力进行创业评估与创业选择。个体创业并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孤独地存在于社会空间。所以创业者在进行创业选择时必须看到社会的力量,看到当地的发展能力。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区域性产业集中,即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一市一品。这种区域经济的能力为个体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以台州为例,由于上千家摩托车企业集于一地,每家企业就可以专攻一个零部件,将自己的全部资金、资源,都集中于一个零部件上,将这个零部件的质量做得很精、批量做得很大、成本做得很低。
[1]钟朋荣.产业集中的七大优势[EB/OL].[2007-12-05].http: //www.quyujingji.com.cn/news/.
F270
A
1673-8535(2010)04-0017-03
张华(1983-),男,江苏省姜堰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责任编辑:钟世华)
201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