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

2010-03-21 08:33陈浙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人才建设

陈浙

(温州医学院 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

陈浙

(温州医学院 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科学发展观;师资队伍;以人为本

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但是发展期间也遇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1 当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1 师资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同我校的发展目标还不相适应 当前,我校教师依然紧缺,在数量上只能满足日常教学基本要求,在结构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人员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附属医院工作的教师比例偏高,本部教师数量明显不足,部分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无暇顾及教研和科研工作,严重制约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截至2009年6月,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及未定级人数为1:1.3:2.1:2.7,呈塔型分布,部分学科教授偏少,个别学科甚至还没有教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博士:硕士:本科为1:3.3:2.4,本科学历教师仍占较大比例,博士学历人员所占的比例离教学研究型大学30%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占1.57%,51~60岁的占7.01%,41~50岁的占20.05%,31~40岁的占42.82%,30岁以下的占28.55%,师资队伍整体年龄分布趋于合理,以中青年教师占主导地位。总体来讲我校的师资规模、结构与学校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2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尚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校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科研创新能力也不够强。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高,与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落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外语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留学生课程和双语课教学任务。缺乏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名师、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没有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的能力不强,国家级的重大科研成果不多,不能形成较好的人才优势。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够,教师合作交流意识不强,科研主要以个人为主,还不能有效带动团队整体参与的热情。

1.3 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制约着师资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师资管理的体制机制也处在不断的变革过程中,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制约着师资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人才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作用不够突出,有待进一步加强。开展了多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教师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但编制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跟上,聘任条件也有待进一步科学合理化,“按劳分配、优劳优酬”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师资培训与人才引进相比显得力度不足,教师主动进修深造意愿不强。人才考核评价制度还不够规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能有效发挥。职称评审标准的制定还跟不上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步伐,导向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新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微观层面,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在宏观层面, 就是要实行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最终实现师资队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

2.1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肩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影响,主要通过教师,尤其是大师级学者的数量和水平来体现。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切为人才服务的浓厚氛围,增加教师的荣誉感。要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必要的仪器设备等硬件支持,营造民主、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给他们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增加教师的成就感。要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想教师之所想, 急教师之所急,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同时要关注教师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特别是要解决好教师所关心的住房、待遇和福利等,增加教师的稳定感。

2.2 统筹好五方面关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统筹规模和质量的关系。规模和质量是衡量、把握师资队伍建设的两个基本指标。规模增长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指标,而质量提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2]。在当前,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有教师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一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 打造一支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当然单纯的规模上去了,而质量达不到要求,也没有实质意义。师资数量再多,如果没有形成学术梯队,没有一批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学校就不可能形成优势和办出特色,也不可能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规模是基础,质量是保证,我们既要保持师资适度规模,更要注重师资质量。

二是统筹引进和培养的关系。教师培养和引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培养是根本,引进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顾此失彼。一方面要加大我校人才引进的力度,转变引才观念,从单纯人员的补充转到团队引进,形成新的学科方向或新的增长点,从引进硕士占较大比例转到重点引进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为主,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使师资队伍高层次化、国际化、多元化。另一方面还要实施“青年教师成才计划”,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非学历继续教育;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基金、项目的支持,争取有更多的教师进入各类人才计划,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是统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当前我校正在朝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努力,妥善把握、处理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必须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是要坚持以教学为本,提高教学工作所占的权重,充分体现现阶段教学的主体地位。其次是实行差异化聘任,在教师聘任体系中逐步推行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岗位, 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岗位考核和晋升体系等。再次是要创造各种学习条件, 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是高校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科研在高校的地位只会不断得到提升。对我校来说教学是立校之根本,而科研是发展之保证,两者不是对立或者矛盾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是统筹稳定和流动的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稳定是相对的,而流动是永恒的。当前高校都在大力吸引人才,在高校竞争中,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我校因为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人才流动的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更加凸显。因此,应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的管理机制,通过创设良好的政策制度、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创新可持续的事业等方式,切实实行事业留人、制度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使那些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学术骨干稳定下来发挥作用,同时引导那些不适合在教师岗位上的教师流向新的岗位,从而保障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稳定和提高。并且要慎重对待引进人员和现有人员之间在资源配置和待遇方面的关系,在重视引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避免因为引进人才而造成新的不稳定。

五是统筹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的关系。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也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基地。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3]。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不良现象冲击着高校的各个角落,一些教师的师德出现了滑坡,言行不能率先垂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负面作用;一些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被媒体曝光,对高校的社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要统筹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者不可偏废。除了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以各种手段通过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专业、学科建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师德规范和各种制度,对教师加强约束,杜绝师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只有对教师的正面教育引导加上制度的严格约束, 双管齐下, 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从而培养出一支又红又专充满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既应立足现状,又要展望未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兼顾,正确协调处理好师资队伍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优化,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1]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9-13.

[2] 林樟杰.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新认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0-166.

[3] 万立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108-112.

G647

A

1000-2138(2010)06-0626-02

2010-06-13

陈浙(1973-),男,浙江温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吴健敏)

·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人才建设
人才云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