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论文竞赛活动记实
——以扬州市民对国务院颁布的“限塑令”执行情况调查报告为例

2010-03-20 07:2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225009
地理教学 2010年22期
关键词:限塑令塑令购物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225009) 马 骏

地理小论文竞赛活动记实
——以扬州市民对国务院颁布的“限塑令”执行情况调查报告为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225009) 马 骏

2000年国家教育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从而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2010年的春天,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配合扬州市教研室,在辖区内26所中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中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竞赛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应。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广大基层学校的地理老师和学生们迸发出空前高涨的积极性,真的可以用通力合作、精心谋划、日以继夜、不辞辛劳来形容他们。他们写出了许多身边的生活中的地理小论文,热情讴歌了扬州的地理环境美,同时还为家乡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和发展思路。虽然许多小论文还显得十分朴实稚嫩,但却让我们从中看到巨大的发展潜能。在论文评选的过程中,许多优秀小论文让评委们读了非常感动,拍案叫绝!下面就以一篇调查报告为例,与读者共同探究研讨。

关于扬州市民塑料袋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探究背景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通知》被老百姓称为“限塑令”。

“限塑令”颁布已两年有余,该法令在社会上实施效果如何?为此,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七、八年级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展开关于扬州市民塑料袋消费情况的调查与探究活动。

二、探究目的

1. 初步学会调查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2. 初步学会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3. 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促使自己和身边的人们了解相关的资源与环境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三、探究内容、方法

(一)探究时间与探究内容

“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家法定放假三天。这期间正是人们出门购物的高峰时期,我们决定利用节日的三天时间(5月1日——5月3日),结合我们不同学生的家庭居住地,分小组对市区和乡镇的一些重要购物场所人们关于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及消费观念进行观察和采访,并对人们进行“科学使用塑料袋,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宣传。

(二)探究方法

1. 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寻求问题所在。

2. 实地考察,统计塑料袋使用情况。

3. 向扬州市民介绍有关塑料袋危害的知识,理解我国“限塑令”实施的必要性,进行科学使用塑料袋,爱护资源环境的环保宣传。

(三)小组分工

活动小组(1)

活动地点:大润发超市、四季园农贸市场、市区街道

活动小组(2)

活动地点:联华超市、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京华城店)、市区街道

活动小组(3)

活动地点:时代广场、石塔寺农贸市场、市区街道

活动小组(4)

活动地点:邗江区头桥镇红桥农贸市场、金苹果超市、乡镇街道

(四)问卷采访[由上述4个活动小组在现场发放调查表当场填写]

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表

1. 你知道我国的“限塑令”以及它的主要内容吗?A. 知道 B. 不知道2. 你现在使用塑料袋的情况?A. 用 B. 不用 C. 用的较少 D. 用的较多3. 你所使用的塑料袋是有偿的还是免费的?A. 有偿 B. 免费 C. 两者都有4. 你是否重复使用塑料袋?A. 是 B. 否 C. 有时重复用,有时没有5. 你认为塑料袋有什么好处?6. 你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吗?A. 知道 B. 不知道7. 你认为是使用塑料袋好,还是使用环保袋好?为什么?8. 你以后还继续使用塑料袋吗?A. 用 B. 不用 C. 尽量少用9、你支持国家实施“限塑令”吗?A. 支持 B. 不支持 C. 无所谓

(五)宣传材料[由活动小组现场发放]

“限塑令”简介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的由来

国家实行“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塑料袋的危害

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袋。据说,每天光买菜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至于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更每天在20亿个以上,生产这些塑料袋要耗费13000多吨石油。

对生命健康存在危害:目前,市面上的塑料袋可分为两种:无毒塑料袋和有毒塑料袋。人们在市场上、马路边购买熟食品用的大多是经营者为了压缩成本而购买的最便宜的一次性塑料袋,它们没有经过消毒,且表面充满大量的滑石粉。经常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特别是热的食物,虽然不会引起突发性病变,但会使人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于慢性食物中毒。

一次性塑料袋含有各种病毒、细菌和致癌物。其中,滑石粉吃多了会形成钙沉积,造成人体器官结石;在一次性塑料袋中装入滚烫食品极容易引发铅中毒。再生塑料袋还含有严重超标的大量肉眼无法看到的病菌和致癌物。健康专家表示,一次性塑料制品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毒素,高温下可产生多达16种有毒物质,能渗入到食物中,不仅会损害人的肝脏和肾脏,还有可能干扰人的内分泌,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以及男性雌化现象等。另外,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很多卖肉、卖菜、卖水果的小贩使用的塑料袋,除了一部分是透明的、白色的以外,还有红色、黑色甚至黄、绿、蓝等颜色。有色塑料袋有毒,原因有二:首先,用于塑料袋染色的颜料渗透性和挥发性较强,遇油遇热易渗出;其次,不少有色塑料袋是用回收塑料制造的,由于回收塑料中杂质较多,厂家不得不在其中添加颜料,加以掩盖。

对环境的危害:(1)两百年才能腐烂。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经过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才能腐烂,会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2)降解塑料难降解。市场上常见的“降解塑料袋”,实际上只是在塑料原料中添加了淀粉,填埋后因为淀粉的发酵、细菌的分解,大块塑料袋会分解成细小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碎片。这是一种物理降解,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塑料产品的化学性质。(3)影响土壤的正常呼吸。塑料袋本身不是土壤和水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强行进入到土壤之后,由于它自身的不透气性,会影响到土壤内部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变土壤的特质。这些塑料袋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还会影响到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4)易造成动物误食。废弃在地面上和水面上的塑料袋,容易被动物当做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易导致动物肌体损伤和死亡。

有毒塑料袋检测方法:

(1)感官检测法。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手感润滑,表面似有蜡;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黏。

(2)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无毒塑料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比重大,下沉。

(3)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声音闷涩者有毒。

(4)火烧检测法。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上端黄,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烟少;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底部呈绿色,软化能拉丝,有盐酸的刺激性气味。

倡 议

环境保护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国家的事、后代的事,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共同参与。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限塑令”将是一项造福后代子孙的措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塑料袋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使用塑料袋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吧!

四、探究过程

在这三天中,各小组分头行动,对市区、乡镇的一些人口较多的商业活动场所进行了观察,并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群进行采访,做了问卷调查和环保宣传。

经过对比总结,现对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一)市场观察情况

表1 活动小组(1)

表2 活动小组(2)

表3 活动小组(3)

市区街道有无塑料袋乱抛现象部分市民有乱抛现象。

表4 活动小组(4)

四个活动小组观察下来总体结论是:大超市塑料袋使用减少9成,且为有偿无毒塑料袋;农贸市场免费超薄有毒塑料袋依然肆疟,解决出路是农贸市场超市化经营。

(二)问卷采访情况小结

1. 大多数市民都知道“限塑令”, 且都表示支持国家“限塑令”的开展。但对其具体实施时间和内容记忆不深,自觉执行“限塑令”的意识不强。多数市民都知道塑料袋的危害,但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

2. 自“限塑令”实施以来,塑料袋使用情况有明显的改观。不少场所,有偿提供质地较好的无毒塑料袋,起到促使消费者减少使用和重复使用塑料袋的效果。有部分消费者能够自觉地使用购物袋,塑料袋重复利用的现象增多,乱抛塑料袋的现象大大减少。

3. 虽然塑料袋使用情况较两年前有所好转,但塑料袋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扬州市场上塑料袋的消费量巨大。

4. 两年前隆重出场的购物袋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商家购物送购物袋的促销活动越来越少,自备购物袋、提篮的消费者也较“限塑令”实施之初减少。虽然很多人认为购物袋比较好,但另一方面,市民又普遍认为,购物袋外观不够美观,携带不够方便,清洗困难,尤其是无法对物品分类存放,易造成物品之间的互相损害和污染。

5. 金鹰商场、时代广场等高档消费场所,多使用购物袋和纸袋。但消费者反应,多数纸袋质地较差,容易破损,而家中存积过多纸袋与购物袋,扔掉可惜,放在家里既无用处,又占地方,反而成了累赘。

6. “限塑令”在市区大型商场、超市实施情况良好。这些场所都公示了各种塑料袋的规格与价格,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塑料袋,均价在0.3~0.1元之间。这些购物袋颜色为白色和透明色,质地较厚,可降解,有偿提供给消费者,在这里自备购物袋的消费者相对数量大些。但这里也有“隐患”存在,超市里面提供给消费者装水果、蔬菜、鱼肉类等的“连卷袋”是免费的。

7. 农贸市场、街头流动商贩成为“限塑”的难点。这里的经营户普遍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且颜色各异,多为不合格产品。

8. “限塑令”在乡镇地区的实施相当的不理想,无论是超市还是农贸市场,塑料袋依旧免费供应,且多为不合格产品。不知道我国颁布了“限塑令”,不了解塑料袋危害的人数相对较多。

9. 乡镇地区乱抛塑料袋的现象比较严重;市区乱抛塑料袋的现象很少见,街道比较整洁。

五、探究结果(小论文,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一一展开)

第一小组:《“限塑”,需要从心里重视起来》

第二小组:《认识塑料袋的危害,加强“限塑令”推行力度》

第三小组:《谈谈“限塑令”发布目的及发布后的现状》

第四小组:《不要让“白色”充满世界》

六、探究体会

首先,我们自己对塑料袋的认识多了许多。过去我们只知道塑料袋的许多好处: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用途广泛。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生产生活中要消费那么多塑料袋,对环境有那么多危害。我们在向市民宣传“限塑令”的同时,自己也增加了许多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强。

活动中,虽然我们人数不多,宣传范围不广,但和社会各界人士接触时,看到大家对我们信任和赞许的目光。我们觉得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调查中,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憾。一方面,大家都支持“限塑令”;另方面,人们又摆脱不了对塑料袋的依赖和习惯势力。这种局面的出现折射出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一种矛盾,当人们生活富裕,购物量提高的同时,增加了对塑料袋的消费;而当今科技水平却不能为人们提供更方便更健康的购物工具。与此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一种矛盾,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注重生活便捷的时候,却很少顾及环境质量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塑料袋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议农贸市场和乡镇小超市要进行大超市化经营的管理模式,人们在其他生产生活使用塑料袋方面都能自觉提高认识,行动落实到位,“限塑令”即能有令必行。

笔者几点感悟

1. 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科研实践的情感体验。

2. 广大学生中隐藏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有着宽广的知识面,蕴藏着巨大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点不比外国学生差。问题不在学生,而恰恰在于中国教育模式本身。长期以来,由于升学的压力,考试的功能被过分强化,最终导致教育功能的异化。现行的中国基础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人的创造潜能的唤醒。

3. 地理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合作者,与学生共成长。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贴近社会生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同时应与其他学科渗透联姻,以便更广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教育模式正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方法得当,广大师生中蕴涵的创造潜能定会蓬勃释放。陶行知先生描述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就会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本调查小组的指导老师:蔡长霞、李宏明、胡新春)

猜你喜欢
限塑令塑令购物袋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限塑令”为什么变成废纸一张
“限塑令”之尴尬,如何化解
头大
“限塑令”执行偏差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限塑令实施7年名存实亡 有超市靠卖塑料袋年赚千万
老人连续使用一塑料购物袋长达34年
“限塑令”令行7年效果如何
“限塑令”遭遇“七年之痒”
巧提购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