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超,陈红梅,罗根海
从语言学角度看中医“脉”字的流变*
周 超,陈红梅,罗根海
“脉”字是有较多异体书写的汉字,从形音义角度对中医“脉”字进行考察会看出“脉”字的字形嬗变规律;“脉”字在医学用语中的演变及自南北朝以来发音的变化。
脉;语言学;中医;流变
前人对于“脉”字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很多。如:高少才等[1]《中医古籍中“脉”字嬗变考释》一文从经络学角度考释了“脉”字的嬗变规律;郭传安等《〈内经〉“脉”字探析》从脉管、脉象、诊脉、血气、精气等5个方面,对《内经》中的“脉”字进行了解释;张志枫《中医脉学的源与流》探析了脉学的源头及发展变化等。另外李建民《发现古脉》、韩建平《马王堆古脉书研究》等,运用大量古文献资料来研究脉学知识及与脉相关的文化,并探寻经脉学说的起源等问题。但以上研究多从医学角度入手,而对“脉”字形音义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没有进行系统考察。文章欲运用文字学的知识,结合相关中医古籍对“脉”字形音义进行历史考察,以期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脉”字所释放出的文化信息。
关于脉字的字形,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写为“温”字,这是迄今为止第1次见于古医学文献中的脉字,“温”是脉字的古写[1]。《古文四声韵》中脉的甲骨文写为 ,左边是,右边是血;郭宗恕《汉简》中甲骨文字形为 ,同样左边是,右边是血;《说文解字》中亦有 这个籀文字形。可知早期甲骨文、籀文字形的两个形旁是左右血。从商周所造文字看,脉字与血有关。而《说文解字》中的“衇”字,籀文字体也是 ,左边是血右边是。籀文是指《史籀篇》中的文字,《史籀篇到汉代早已经亡佚了,但是其中一部分字形被《说文解字》保存了下来。“据王国维统计,《说文解字共收籀文223个,‘衇’字正是其中之一。籀文属西周末和春秋时期秦国文字,在《汉书》、《说文解字中把籀文称作‘大篆’以区别于后来的小篆。”[2]春秋时的大篆仍为血脉之脉。到汉代《说文解字》中有“脈”这个字,篆书字体为 ,左边是肉,右边是出现了肉脉之脉。同时又有“衇”字。“脈”是小篆,是由战国时秦国所使用的文字逐渐变化而成的。然而对于“衇”和“脈”两个字形旁血与肉的不同,似乎不是字形上简单的变化,因为血肉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字而不是同一个字形态上的变化。这似乎说明在秦汉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及脉字字义的丰富,新造了一个肉脉的脉来表示不是血脉的含义,这是否是今天意义上的经脉含义呢?但是在《说文解字》中“衇和“脈”是混用的,如:《说文解字》卷三下:“人手却一寸动衇谓之寸口。”《说文解字》卷八下:“人手却十分动脈为寸口。”这两句话中都有动脉这个词,但一个写作“动衇”一个写作“动脈”,这两个脉字形上虽然不同,但是字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说文解字》混用“衇”和“脈”,同时“衇,从,从血;或从肉,从”不加区别的记载,带来了后世经脉与血脉的混乱。
脉的隶书字体脉[3]和脈[4]已经是现在所普遍使用的脉字字形了。“脉”这个字形在汉代《说文解字》中没有出现,但是在南朝梁代顾野王的《重修玉篇》中已出现了。《重修玉篇》卷二十曰:“脈,莫革切,血脈也。或作脉。衇,籀文。”将肉脉解释为血脉,而血脉之脉为肉脉之脉的不同字体;同时南朝梁代,“脈”和“脉”两字都可以使用。北宋司马光等人编著的《类篇》卷三十三曰:“脈、脉,莫获切,〈说文〉:血理分衺行体者。或从肉,亦作脉。衇,莫获切,〈说文〉曰籀文。”《类篇》中已经把“脈”和“脉”字联系在一起进行解释,而把“衇”单独列出解释,可以推知《类篇》区分了“衇”和“脈”在构字时的差异,沿用了《说文解字》中脉的籀文字形“衇”和小篆字形“脈”。南宋娄机的《班马字类》和《汉隶字源》中,“脉”和“脈”都在使用,但却没有出现“衇”字。南宋戴侗的《六书故》中则3种字形都出现了,但是“衇”字出现的频率占有绝对的优势。辽代释行均的《龙龛手鉴》卷四曰:“脈俗脉,今莫厄反,血脉也。脈,幕也,以咸养脈。脈,血理之分行于体中曰脉,正作衇。”这段话提出了3个字形间这样的一个关系:“脈”的俗体是“脉”,而“脈”的正体是“衇”,“脈”则介于正体与俗体之间。而且《龙龛手鉴》中出现最多的也是正体“衇”字。综上,在《说文解字》之后,出现了“脉”字,它与“脈”同义而异形。而且根据南朝梁代至南宋字书中3个字形的脉字出现频率,可以推测“衇”字在当时是正体故使用较多,“脉”是俗体故使用较少,而“脈”则介于两者之间。
元代杨恒《六书统》、李文仲《字鉴》都只用了“脈”这个字形。《字鉴》卷五曰:“脈,莫获切。〈说文〉:血理分衺行体者。亦作衇,从肉从,俗从永作脉。”这段话还是说“脉”字是俗体,但却没有再说“衇”是正体,这似乎说明“衇”的地位已不再那么高了。明代杨慎的《古音骈文》,明代乐韶风的《洪武正韵》及明代陈第的《毛诗古音考》等字书、韵书中,都没有出现“衇”字,而只有“脉”和“脈”,并且“脈”字的出现频率占很大优势。清代陈廷敬、张玉书等人编撰的《康熙字典》中对肉部“脈”字解释十分详尽,并引用了《集韵》、《说文解字》、《玉篇》、《正字通》等语言学著作对脈字进行解释。如:《康熙字典》卷二十四曰:“脉,〈正字通〉:俗脈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今从永者,误也。永,古詠字。反永为□(这里表示缺字符号,下同),□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从□,取邪流义,不当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废弃。”这段话指出“脉”这个字是“脈”的俗体,并说有人认为“脉”从月从永的看法是错误的,但脉这个字一直传承使用,所以不敢废弃。再看《康熙字典卷二十七对“衇”字解释为:“衇,〈唐韵〉、〈集韵〉莫获切,音麦,文血理分衺行体者。〈集韵〉又作脉。注详肉部脈字。”可以看出《康熙字典》收录了“衇”字并认为它和“脈”字是同一个意思,所以说注详肉部脈字。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衇”字逐渐退出,使用少了。“脈”字则成为了主流,使用很多,一字承担了古血脉和肉脉的含义。而“脉”字则作为俗体一直兼夹使用。
现在由于中国大陆地区推行使用简化字,“脉字已经作为简化字被广泛使用,而“脈”则是相对应的繁体字,在台湾等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仍被使用。
另外《尔雅》“脉脉不得语”的脉字义后来用“眽”这个字形来表示了,如《康熙字典》卷二十解释眽为:“〈唐韵〉、〈集韵〉莫获切,音麦。〈广韵〉:相视也。〈古诗〉:盈盈一水间,眽眽不得语。”这个字即为现在“含情脉脉”中的脉字。“眽”曾经作为“脈”的假借字来表示“脈”。比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脈”字都写作了“眽”。北宋司马光《类篇》卷十曰:“眽、眿,莫获切,〈说文〉曰:目略视也或作眿。”由此可知,在北宋时期有“眿”和“眽”两个字表示相视的意思,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却只有了“眽”这个字了,而到现在“眽”这个字也没有了只有“脉”一字了。这其中的变化可能与“脉”与“眿字形的相似以及“眽”和“脈”之间的相互借用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脉”字的字形嬗变规律是:由温到衇,由衇到脈,由脈到脉,而且这个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同字形之间的混用(如衇脈混用、衇脈脉混用、脈脉混用等)及假借它字(如眽脈假借)等情况。就“衇”字而言其形旁由左右血变化为左右血。
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中国古代语言研究,到汉代可以说对字形、字义的研究都有所成就了,然而语音方面的研究却基本还没有开始。但是字形、字音、字义是汉字不可分割的三要素,所以对语音的研究是必然的。早期对字音的表达方式有譬况、读若、直言等,其实大致上都是用同音字来注明读音。这样的方法局限性很大,直到反切注音法的出现才使得中国古代语音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反切这种方法的出现一般认为是,一方面以中国天然的‘二合音’为基础,另一方面受到了梵文拼音的启发……反切注音法兴起后,用反切法注明字音的书,即音义一类的韵书,逐渐盛行。”[5]
《隋书·经籍志》曰:“〈声类〉十卷,魏左校令李登撰。”潘徽《韵纂序》曰:“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反切兴起之后,类集反切成为韵书,李登的《声类》可谓韵书之始。虽然〈声类〉、《韵集》早已失传,但他们对于魏晋以后的韵书是很有影响的。六朝时代,文学上讲求声律,从而促进了六朝时代韵书的大量出现。但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一书的出现,在汉语语言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切韵》出现后六朝诸家韵书皆渐亡。唐宋时代的韵书,多以《切韵》为蓝本。唐代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与其是一脉相承的,可惜以上韵书在敦煌文献发现以前已失传多年。直到宋代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了《广韵》,传世文献中才终于有了中国第1部完整保存至今的韵书。《广韵》中“脉”为莫获切。宋代丁度等奉敕修订的《集韵》在《广韵》后三十一年编成,它对《广韵》的韵母名称和次序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更注重文字形体和训诂。《集韵》中“脉”也为莫获切。《切韵》系的韵书,包括《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一向占正统地位,而且从《广韵》开始都是官修。“脉”字在这些韵书中的反切注音一直都是莫获切。
到了金元明时代,韵书有了一定的改革,因为《切韵》的分韵标准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已经有所差异了。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部韵书有金代韩昭道的《五音集韵》,元代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和明代乐韶风的《洪武正韵》。对于脉字,辽代释行均的《龙龛手鉴》卷四中写道:“脈俗脉,今莫厄反,血脉也。”说明了当时在辽国统辖区域,脉字是莫厄切的。而明代《洪武正韵》中脉字为莫白切。另外,在韵书尚未发展成熟时期,南朝梁代顾野王的《重修玉篇》中脉为莫革切。
依据以上资料,可粗略得知,“脉”在南朝梁代时期为莫革切,而到了唐宋时期为莫获切,到明代时变为莫白切。而且这期间在某些地域脉字可能读为别的音,类似于地方方言。
最早记载“脉”字的医籍是1973年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医书。“《足臂》和《阴阳》这两部古医学文献,不仅是已知最早的经脉学专书,也是最早的灸疗学著作。”[1]但是,“脉”字只是出现在十一经脉脉名中,比如“足少阴脉”、“足阳明脉”等,表示经脉之意。而在同时出土的《脉法》一书中“脉字既有后世医书中的经脉之义,又有血脉(血管)之义”[6],可见在《脉法》时代脉字已有经脉和血脉两种使用含义了。《黄帝内经》是脉学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指导意义的经典著作。在《内经》中,“脉”这个单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不同的涵义,前人对此多有研究笔者归纳前人的研究至少能得到如下认识:第一《内经》中“脉”有血脉的涵义。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第二,“脉”有经脉的意思。如《灵枢·经脉》专篇论述十二经脉,并提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第三,“脉”有筋脉的意思。如同在《灵枢·经脉》篇中详细论述了十二经筋的循行和相关病证的诊断,这里所言“脉”特指“筋脉”。
对“脉”字字义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据《说文·部》:“衇,血理分衺行体者。从 ,从血;或从肉,从。又,水之衺行流别也。”徐灏曰“:衺犹分也,衺行体中犹血脉流传于体中也。”“”与“衇”是同源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按, 亦声,字俗作脉。”据以上解释可见“衇”包含有两种构字方式:一种是会意,衇,从从血,意思是血如同水流的分支斜行一样在人体中分支斜行,这个意思大致是脉管、血脉的意思;另一种是形声,血或肉为形旁,为声旁,按朱骏声的观点这种造字法是建立在承认衇字是会意字的基础上而提出也可以作为声旁。综上,“衇”兼有形声和会意两种构字方式,它的本义是汇同了血液或河流分支的意思,表示人体内的血脉。
古代文献资料对脉字含义的记载很多。先秦秦汉时期,如《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诊要经终论》:“脉者神之用”。《五藏生成篇》:“脉者,见于皮肤之络脉也。”这些都是从医学角度解释脉字为脉管、脉络的意思。又《国语·周语上》:“脉,理也。”韦昭注:土乃脉发。这里的脉字有“条理”的意思。到了汉代,除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外还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这里脉字指脉搏的意思。《方言》:“脉又慧也。今名黠,为鬼脉。”《释名》:“脈,幕也,幕络一体也。”这里的脉字大意是脉象、血脉。《文选·古诗十九首》:“脉脉,相视也。”李善注引《尔雅》:“脉脉不得语”,这里的脉字意为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后汉书·方术列传下》曰:“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肉疽,腥物所以也。”此脉字应为动词诊脉、切脉之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唐徐锴《说文系传》:“脉,血理衺之行于体中者。”这里还是沿用了《说文解字》对脉字的解释。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曰:“脉,血脉也。”
唐宋时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三》曰:“脉脉,有言不吐之意。”《类篇》曰:“脉,血理分衺行体者。”北宋陆佃《埤雅》卷十六曰:“今其袍皆中虚,故脉如葱。”南宋娄机《班马字类》卷五曰:“血脈与脉同。”南宋戴侗《六书故》卷十一曰:“今医家察脉谓之诊。”《六书故》卷十五曰:“导其脉知终始。”南宋罗顾《尔雅翼》卷三十曰:“今诊脉者,有雀啄蝦游之属以为恶。”以上除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脉是有言不吐之意,其他均为与血脉相关的脉象、脉诊等医学含义。
元明清时期,元代杨恒《六书统序》曰:“此其大略至于脉络。”元代李文仲《字鉴原序》曰:“察脉明而用药。”明代杨慎《古音骈字提要》曰:“《大仓公列传》曰:臣意诊其脉。”清代吴道搢《别雅》卷二曰:“女子十二任脉通。”此外清代《康熙字典》对一些古书中脉字的解释做了整理。
综上,脉字字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发展变化。第一是脉字医学含义的变化,由最早的脉管、血脉等含义逐渐发展出脉象、脉搏等含义,而且还有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比如诊脉等含义;此外,脉还可以表示经脉、气脉等含义,探讨“脉”字字义变化对中医脉诊和经脉学说之理解大有裨益;第二是非医学上脉字的含义变化,脉先有条理、脉络、连贯等含义,后出现一比较特殊的“脉脉不得语”之意。而脉字这两方面含义的发展都是以《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本义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脉字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脉字在医学和非医学两方面的含义有一定联系。如:脉络这个词,既可以表示医学含义为“中医中动脉和经脉的统称”[7],又可以表示非医学含义为“条理或头绪”[7]。
从语言学角度对中医“脉”字形音义的流变情况进行考证,大致明白了先秦至清代各个时期“脉字形音义的具体情况,在考察出“脉”字本身发展变化情况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中国古代关于造字方法、社会文化的发展情况。如关于脉字字形的组成《说文解字》中同时有籀文字形“衇”和小篆字形“脈”,说明古时会意造脉字时,同一个字可能由不同的形旁组成,进而具有不同的字形。也证明今天“血脉”、“经脉”的脉在早期应该有字形区别。
[1]高少才,赵玉蓉.中医古籍中“脉”字嬗变考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3):47-48.
[2]陈 燕.汉字学概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57-81.
[3]顾蔼古.隶辨[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0-181.
[4]洪钧陶.隶字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9031-9032.
[5]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88-191.
[6]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74-276.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48-850.
Evaluating Source and Change of“Pulse” in TCM from Viewpoint of Linguistics
ZHOU Chao,CHEN Hong-mei,LUO Gen-ha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Tianjin,China 300193)
The “pulse” in TCM was a Chinese character with many variant handwriting forms.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pulse”character from its shape,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we will find the evolution law of it’s writing shape.The evolution of the “pulse” in medical language and the change of it’s pronunciation sinc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an be found.
Pulse;knowledge of linguistic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volution
R241.1
A
1673-9043(2010)03-0117-04
2010-02-10)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2227)。
224000 江苏省溧阳监狱
周 超(1985-),男,三级警司,从事管教内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