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2010-03-20 08:15王凤娥刘玉侠
天津护理 2010年1期
关键词:下壁心电监护尿激酶

王凤娥 刘玉侠

(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吴忠 751100)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1只或多只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续地急性缺血达20~30 min以上,即可发生AMI〔1〕。我院心内科近2年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 15例,前间壁 5例,下壁10例,下壁、正后壁8例,下壁、侧壁2例,下壁、前间壁 5例,高侧壁 5例。发病至溶栓开始均在6 h内,以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酶变化以及溶栓适应症与禁忌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确定的标准〔2〕。

1.2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询问有无溶栓禁忌证,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在镇痛及吸氧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0.3 g,氯吡格雷300 mg口服,溶栓前服用,后每日1次,尿激酶100万u或150万u加入0.9%NS 100 mL 30 min内滴完。在滴完尿激酶的30 min、1 h、2 h、4 h、6 h 复查心电图,并每隔 2 h 抽血查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了解酶峰时间。溶栓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 u皮下注射,而后每隔12 h皮下注射1次,连用1周。溶栓治疗时持续心电监护,据下例指标判断溶栓是否成功:溶栓后2 h内胸痛缓解;溶栓后2 h内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迅速回降≥50%;溶栓治疗后2 h内出现短暂的再灌注心律失常;CK-MB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4 h内,CK提前至16 h内。

1.3 治疗结果 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36例,再通率为72%,其中发病2 h内溶栓20例,再通20例,2~6 h内溶栓 30例,再通 16例,未通12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4%。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急性期卧床休息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负荷,防止病情加重,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促进侧肢循环的形成,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1.2 急性期卧床休息48 h,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如无并发症,2~3天后可在床上被动运动或主动坐起,每日3~5次,每次5~15 min;1周后可在床边活动,协助进食,洗漱及大便,以不感到疲劳为限;2周后可在室内活动,活动量必须循序渐进,有并发症者当延长卧床时间〔3〕。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嘱患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休息,以减少下肢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担,待心衰好转后将下床活动时间延长到2周后。

2.1.3 由于卧床期间活动量少,进食量少,不习惯床上排便等原因,患者易发生便秘。因此应适量进食水果、蔬菜,常规给予缓泻剂。嘱咐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猝死。

2.1.4 最初2~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以后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普食。食物应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禁摄取太冷或太热的饮料,宜少量多餐。

2.2 症状护理

2.2.1 疼痛 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守护患者身边,以减少心肌耗氧;持续氧吸入,以增加心肌氧的供给。

2.2.2 心律失常 如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下壁、后壁性肌梗死患者常出现窦房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并伴有血压下降。因此需连续心电监护,了解心电动态变化。并准备抗心律失常药物及除颤仪及临时起搏器,随时抢救。

2.3 用药护理

2.3.1 溶栓药物的共同副作用易造成组织或器官出血,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及近期有无出血倾向或潜在的出血危险。用药时准确调节滴数,如常用的尿激酶,应用时保证药物在30 min滴完。用药后定时查凝血酶原时间,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口腔黏膜出血,鼻衄,血肿,瘀斑,黑便,血尿,呕血等出血倾向。如有出血倾向,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并适当备用止血剂,大出血时即停溶栓治疗法。同时观察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备除颤仪于床旁,做好应急准备。

2.3.2 抗凝药物有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用药期间均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鼻衄等出血倾向。

2.4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况危急,疼痛剧烈,伴有濒死感,常存在恐惧心理,家属也十分紧张。护士在配合医生抢救的同时,应做好安慰工作,关心体贴患者,并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工作人员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语言开导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小结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溶栓治疗的开展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溶栓药物发挥最大作用的时间是胸痛发生后6 h之内,并且用药越早越好。所以争取抢救时机是成功所在。护士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准备输入溶栓药,并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同时要注意出血倾向的观察,做好抢救配合及处理,预防并发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1〕钟南山.内科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5

〔2〕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2):706,709

〔3〕反秀珍.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

猜你喜欢
下壁心电监护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V1R 波增高、STV2 改变对下壁心梗的临床诊断价值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