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0-03-19 03:44:48管秀红周佩如黄洁微黄梦斐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降糖药早餐空腹

管秀红 周佩如 黄洁微 黄梦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630)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群。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血糖监测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23例在门诊检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12月在本院内分泌专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23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酮症酸中毒或有严重心衰、意识障碍的患者,其中男114例,女109例,年龄26~84岁,平均(58.6±12.8)岁,其中糖尿病病程在1年及以下者71例,1年以上至5年101例,6~10年37例,11~15年11例,16~20年3例。

1.2 方法 针对糖尿病上午门诊就诊病人,自行设计调查表,分别调查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患者的相关状况。空腹血糖检测者调查项目包括:空腹时间(空腹超过8 h,按时为8:00~8:30),早餐准备,降糖药携带,检测前降糖药服用情况等。餐后血糖检测者调查项目包括:未服降糖药,检测时间(本调查的早餐后血糖是以餐后2 h计算,提前或超过20 min为不按时测定,早餐进食不足等。使用血糖仪检测空腹或餐后血糖,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

2 结果(表1,2)

表1 检测空腹血糖调查结果

表2 检测餐后血糖调查结果

3 存在问题

3.1 测空腹血糖存在的问题

3.1.1 不按时服药导致当天血糖波动 调查显示, 30%患者忘记或不知道应随身携带降糖药,22%的患者测空腹血糖未准备早餐。如少服早上一餐降糖药后,会导致早餐及中午餐后血糖升高,如减少一次早餐,则中餐可能会吃得过多,如两餐相隔时间太短,导致晚餐时药物浓度过高,致血糖波动过大。

3.1.2 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血糖偏差 很多患者认为,不吃早餐就是空腹血糖,误以为早上只要没有吃饭,任何时间测血糖均可,易导致低血糖发生,而且所测血糖水平已不能准确反映空腹血糖水平[1]。就诊时间在上午10点钟之后是超空腹状态,此时测出的血糖偏低,又或者因为体内产生升糖激素导致血糖偏高。调查结果显示,有17%的患者就诊时测血糖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血糖偏差。

3.1.3 服药后测空腹血糖至血糖偏低 2%的患者提前把降糖药服下却不吃早餐,就诊时已是服药后1~2 h,导致空腹血糖偏低,曾有一例患者因此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这类患者多数是初诊患者,未接受正规知识教育。

3.2 测早餐后血糖存在的问题

3.2.1 为了测餐后血糖,停服降糖药 15%的患者在监测餐后血糖当天故意停服降糖药,认为不吃任何药测出来的餐后血糖才真正反映实际的血糖,导致餐后血糖比平时升高。

3.2.2 餐后血糖测量时间不正确 22%的患者餐后血糖测量时间不正确,其中过早者占13%,过迟者占9%。餐后2 h血糖浓度与血糖峰值接近,可合理地评价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2]。

3.2.3 测血糖前过度控制饮食或擅自加大药量4%患者为了获得满意的血糖结果隐瞒平时多吃、偷吃的行为,故意在检查当天过度控制饮食,进食量比平时少,或擅自加大药量等。

4 讨论

4.1 教育患者了解不同时间段血糖监测的意义空腹血糖指禁食和休息8 h以上,采血前不服降糖药、不运动,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所测得的血糖水平,早餐前血糖反映夜间基础状态下的血糖。对没有自我监测条件的患者,到门诊监测血糖要求于早上8:30前完成空腹血糖的测量。中午及晚餐前测定的血糖称餐前血糖,不能称空腹血糖,检测目的有利于检出低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早、中、晚餐从吃第一口饭时计时后2 h测定的血糖,利于检出餐后高血糖,在测餐后血糖时,应与平常一样吃饭、服药,才能正确地反映日常的血糖控制情况。提前或超过20 min测血糖结果有明显的误差[3]。随机血糖是1 d中其他任何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有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

空腹和早餐后2 h的血糖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天的血糖[4],多数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是测定早餐前及早餐后2 h血糖,约有2/3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明显增高[5],因此监测餐后血糖更为重要,患者没有必要为了测空腹血糖而改变平时的进食服药时间,可选择监测餐后血糖。本调查发现,测空腹血糖存在问题(71%)比测餐后血糖存在问题(41%)要多,大部分病人改变不了空腹看病利于抽血的习惯,结果就忘记携带药物、早餐以及超时等。

4.2 指导患者做好自我血糖监测 有些患者误认为餐后血糖就是指早餐后血糖,不知道还要监测午餐及晚餐后的血糖,三餐后的血糖能衡量降糖药对餐后食物吸收后血糖的水平,因各人饮食习惯不同,食物结构相差甚大,活动量不同,葡萄糖的吸收和消耗都不同,因此很有必要监测1 d不同时间段的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以获得血糖轮廓。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患者自己拥有一台血糖仪,才能做到随时随地监测,也能捕捉到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4.3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的组成部分。有规律地进行血糖监测 ,可为医护人员提供血糖波动的概貌 ,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饮食、运动的调整、降糖药物种类及剂型的选择等[6]。本调查发现,多数存在问题的患者是新诊断、病程短、没有参加规范糖尿病教育的患者。这类患者监测频率较少,且不规范监测,门诊专科护士应利用测血糖的时间和患者多交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并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糖尿病教育大课堂,使患者能系统地掌握更多糖尿病知识,提高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和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合理的治疗。

[1] 李丽,李志鹏,周菊峰,等.血糖检测的护理体会[J].实用神经病杂志,2004,7(5):108-109.

[2] 孟馨,张锦.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及其治疗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2):6-8.

[3] 王宁玫.住院病人餐后快速测定血糖的时间差对血糖值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31-1832.

[4] 徐小红,谷卫,何晓雯.血糖“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6):570-573.

[5] 彭成君,曾素兰.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监测血糖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2):210-212.

[6] 包玉倩,贾伟平.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刻不容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7):763-769.

猜你喜欢
降糖药早餐空腹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0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8
采血为何要空腹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12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早餐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空腹喝水
吃早餐
幼儿园(2016年8期)2016-05-19 19:25:10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