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学科定位的几点思考

2010-03-16 03:18黎洁珊
文教资料 2010年34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黎洁珊

摘 要: 语文学科在中职学校应该继续保留其基础教育的特色,它对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依然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绝不能以牺牲语文课时和语文课特点来实现。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学科定位 工具性 人文性 职业教育特色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影响下,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困惑,如何定位自我角色,取得学生的信任,巩固学科的地位,现已成为中职语文学科发展重要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一些的思考。

一、语文课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摇摆不定、定位不清。一方面,语文学科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已形成稳定、成熟的学科规范、学科特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涵是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与普通高中有别,因而社会上对中职语文课怀有一种职业化的期待,希望中职语文能直接服务于专业课教学。

中职语文就是处于这样的尴尬处境之中,一方面是基础课身份,另一方面又想在专业上有所作为,想在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寻找一个中间地带,架起一座桥梁。作为这种观念的代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承认“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又强调语文课“淡化学科课程特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为了反映出其职业教育的特色,《大纲》教学内容在“基础模块”之外增加了“职业模块”部分,课时上相当于“基础模块”的五分之一。看得出《大纲》是以基础教育为中心,兼及职业教育。但是,在现实实践中,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曲解《大纲》,违背《大纲》的良好愿望,过度地突出了中职语文的专业功能。连一些语文老师也希望中职语文能够像其他专业学科一样,为中职学生提供技能上、职业上的直接帮助。加强中职语文的为专业服务功能,增强其实用性、实效性成为语文改革方向的一种呼声①。许多中职学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几乎把语文课当成了专业课,无视语文课的基础学科特征,让语文课承担起自己无力承担的任务,具体表现为: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把重点放在语文课本中应用文、口语体等实用性单元的讲解,少讲乃至不讲那些饶有趣味、意蕴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结果是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老师教得辛苦,学生不愿意学、无心听,教学效果不好,而提高素质、培养人才的目标自然无法落到实处。

为什么中职语文课就不能回到基础课上来呢?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有那么多的专业课了,将来还有专业实习,似乎并不需要语文课来介入。现代社会的发展证明,有效的学科分工才能促进学科的进步。教学上也一样,像语文课程就应该按照本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审美为手段,以培养人的性情、修养为目的。从长远看来,立身立志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意义并不亚于某项具体技能的学习。而如果语文课一味向专业靠拢,其实并不能让学生把它当成专业课,最终的结果只是让语文课失去了本色,牺牲了自己的优势,去追求不擅长的工具价值,在功利追求中迷失自我,像邯郸学步的燕国人一样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二、语文课的重要性及作用

中职语文课定位不清,有其现实的无奈。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趋细密,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与之相应,各类职业学校也以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为社会这个精密的机器提供符合要求的“齿轮”和“螺丝钉”,一切课程安排服务于这个目的。中职语文也不例外,尽管《大纲》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这只是良好的设想,而在现实中,正如《大纲》的2008年的《修订说明》里承认的:“部分地区……陷入了忽视质量、盲目削减文化基础课程的误区。”在职业教育的洪流中,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地位必然边沿化,沦为选修课一类可有可无的课程。许多学生认为自己选择读中职学校是来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语文与专业不相干,学不学语文无所谓,听语文课当然提不起精神。为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迎合社会和家长的期待,部分学校对语文课不重视,为了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肆意压缩语文课课时,有的学校还把语文课调整到最后一年上,因为最后一年学生因实习等缺课较多,耽误语文无所谓,但不能耽误了专业课。语文课被当作一种形式主义的课程,大家不指望从中学到什么,只要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就行。在这种语文课边沿化危机中,语文老师也会怀疑自己的工作有没有价值,会不自觉地向专业课的方向努力,希望借助服务专业的功能来寻求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同,获取心理的安慰。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语文课并不像世人所想的那样无用,专业课也没有那么有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革新周期越来越短,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真正的专业知识主要还是从工作实践中学习,活学活用,故学校里所谓专业课已经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基础课。从“有用”的角度来说,急功近利的专业课容易“过时”,而通过语文课学习的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人文修养等实效性要长远得多。

语文课有其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虽然不能像专业课那么明显,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正如《大纲》所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作用表现在:语文课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技能,马克思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然生存在社会中,在社会交往中学习、成长、工作,交际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前途。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怎能忽视呢?

语文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语文课肩负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文化素质的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提高的任务②。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学会怎样在逆境中坚忍不拔,怎样在工作中、生活中与人相处,怎样欣赏现实中的美,保持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语文课以人的完善为培养目标,而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也会间接地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当然,思想品德课也讲这些,但是在语文课中,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感、美妙的文字等悄悄实现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比起正面的说教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

人不可能是一部只会干活的冷冰冰的逻辑机器,科学技术的学习永远都不能取代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课作为提高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关系到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影响人的一生,重要性不容怀疑。

三、如何做到中职语文课与职业特点的有效交汇

前文反复谈到语文课的独立性、重要性,其实是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某些不良倾向而发。在现实中,语文课与专业知识并非水火不相容,《大纲》所言的“淡化学科课程特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方向也能一定程度地实现。语文课如何在保持基础课特色的前提下体现职业特色,根据专业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本文在此就一般性的问题提一些简单的建议。

要加强语文课的专业特色,首先必须保证语文课的独立性,充分肯定语文课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语文课只有在做好自己分内事之后,才谈得上专业上的兼职。中职学校要在老师、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姿态,通过具体的教学安排稳定师生的心态,让大家认识到语文课的重要地位,遵循语文的学科特色,有章可循地教学。语文教师要对语文学科有信心,投入身心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语文课的魅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向往之情。以作文为例,布置作业不应仅仅局限于应用文,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天赋,进行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中职学生主要是蓝领工人,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能力在工作中的直接帮助并不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兴趣,课程内容不能进入他们的内心,“有用”也会变成“没用”。而且,像应用文这类的东西,可以学习的东西不多,提高语文基本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写好应用文,不需要那么刻意为之。在语文课体现职业特色上,要避免急功近利、为职业而职业。

其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大胆突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功利思想严重,可考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一些调整。

教学内容上,应该有意识选择一些低难度、趣味性强的内容来讲解,慢慢引导、提高。同时,考虑中职学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以及认知特点和情感心理,在讲解中设法与他们的未来的可能职业联系起来,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上,应正视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差异,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例如精讲、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动手实践、师生外出考察等方式,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长处。语法修辞掌握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最要紧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要学了,我们才能教会学生如学学习、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只有这样,学生以后才能在现有基础之上,学习更新的、不断发展的新技能,成为一名合格而有潜力的蓝领技术工人。

最后,教学评价也应该作出相应变动。强调能力的提升,淡化考试分数,切实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我们通常是通过专业等级考试来检测的,看看学生是否完成阶段性专业目标或是否通过各行业的初、中级等级考试。而同样是语文,普高有会考、统考、高考作为检测评价的手段。虽然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指责声不断,但它毕竟是目前状况下相对最合理的一种评价方式,客观上也完成了新课标规定的语文教学的大部分内容。而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却只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学校可以根据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根据老师们反馈的意见,建立起适合自己学校现状的评价考核的体系。可以强化语文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强调能力等级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一些与课程能力相关的实践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有效的跟踪考察,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评价学生。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口头交际的考查,可让学生进行模拟导游,从表达内容、仪表仪容、表达技巧、流畅程度、普通话等级等各方面进行考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的考查可从简从易进行,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专业有关的调查活动可让学生到风景区踩点,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导游词。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对写作的考查,又能将语文与专业和谐地统一起来,使语文成为学生能自觉、自主应用的一门学科。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中职学校应该重视语文课的教学,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遵循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中职语文课“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必须以此为前提和基础,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的工具性、人文性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注释:

①如卢振林.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考.广西教育,2008,(4);张雪飞.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增强实用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陈芬.试论如何提高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等文所主张的。

②杨灿坤.中等职业学校要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中等职业教育,2009,(5).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