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摘 要: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原则,是顺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形成的课堂阅读教学法,主张要重视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生命发展的需求,把学生学习诉求落实为有针对性的教学意愿,主张以“重点突破,纵深贯彻,整体推进”为教学原则,构建以“读—感—言—学—悟”为主要支撑点的教学流程,创造非常态的课文解读、教学形式,承担中职教育“面向未来”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 内涵 教学原则 教学流程
在当代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里,“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理念已广泛为人们所接受,大家在研究和实践中着重强调了在培养“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以“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中职语文课程建设中,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立足现实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进行了中职式的解读。
一、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1.“点读”的含义。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是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以维护学生学习意愿、培养未来蓝领的职业素养为目的,以“点读”为教学核心策略,以实现“重点突破,纵深贯彻,整体推进”追求为原则的课堂阅读教学法。
所谓“点”,代表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它是指教学课堂上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在综合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因素和教师的教育意愿(教学预设目标)因素而生成的课堂教学核心教学意愿,本文简称之为“教学意愿”。
所谓“点读”,就是指为了实现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展开教学。具体是指针对学生在课文阅读时产生的内在的认知方向和学习欲望,以及外显的学习诉求,教师在倾听学生学习诉求、尊重学生学习意愿的基础上,本着开放的原则,适应学生需求,对自己的教育意愿作适当修正,形成新的教学目标,而组织教学,实施教育。
2.教学法的内涵。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尊重学生自然生命感知世界的认识价值,也承认教师职业生命发展的意义。它要求师生共同放眼未来,凝聚教学力量,着力锻造学生,激发教师产生并长期保持再发展、再升级未来的职业生命的意识和理想,追求“面向未来”的教育价值。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确立“开放而集中”的原则,剥离学生诉求的外包装,而创意地选择适应学生职业素养现实需要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创造出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功用,实施教学。
二、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的教学原则阐释
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是重点突破,纵深贯彻,整体推进。
1.重点突破。
所谓“重点”,是指教学意愿在权衡比较后寻找到与课文教学可以紧密结合的切合点。重点突破,表现在教学意愿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明确性,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如《庖丁解牛》的教学,选择“蓝领的职业技能提升之道”作为教学意愿,以“庖丁是成功的技术工人”为教学切合点,以“人物访谈”为解读课文的形式:把解牛的描写理解为生产劳动的现场观摩;庖丁的回答,成为先进生产者的事迹报告;全文的主旨,落实在作为一个蓝领技工要不断关注自己的技能提升,还要不断地关注自己的思想更新。这里有对课文内容的再解读、教学方法的再创新、课文主旨的再改造。
2.纵深贯彻。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各重要阶段,要强化教学意愿的落实和持续转化——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职业素养。转化,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接受的基础上的,更是教学意愿得到实现的体现。所谓“纵深”,是在不同的阶段,从多角度、分层面、多样式进行教育,形成重点突出、范围拓展的教育态势。
3.整体推进。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提倡在有职业素养教育的学习中,整体完成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教育目的。对职业素养的教育,不是口号的宣讲,也不是教条的照搬,而是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是格外用情和专情。这里有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基础能力的训练,有思维思想的教育引领,还有职业素养的教育,生命意识的唤醒。整体推进实践着学校教育的责任,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使命。
三、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的教学流程说明
1.读,是调动学生内存的知识能力,触动其内在认知方向的手段。
读,可以因文而异,不求甚解。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学生的读,可不必有意适应教师期望,可模糊课文主旨、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未来的自我阅读大多存在太多的未知。正因为阅读不太可能出现明显的预设,所以教学中的“读”不宜程式化地含太多功利,宜漫浪而诵,亦可不求甚解,也无须字斟句酌。
2.感,是调整认知方向、激发学生认知欲望的需求。
感,提倡因人而异,嘉许一得。感,不作框框、模式要求,要尽呈其开放之态。其因有四:学生各自不同,兴感自异,此为一;字、词、句、章,都可兴感,此为二;喜、厌、疑、赞,情感不定,此为三;深、浅、雅、俗,品味境界有别,此为四。但读而有感是最基本的要求,要以最感性的、最本色的感触来表达对课本和学习的尊重。
3.言,是借学生学习诉求,冲激教育意愿而确立教学意愿的手段。
言,要求把“感”合情地、合理地表现出来,但必须简洁、真实。言,有书面与口语表达两种形式,在此教学阶段提倡用口语。
言,是修正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学意愿最重要的阶段。首先,畅所欲言的感言,是学生学习意愿的隐性流露,也是教师最值得倾听的声音:有的率真,值得表扬;有的晦涩,需要廓清;有的偏激,急待疏导;有的清越,可以推广。这里,往往潜藏着学生的学习意愿,需要教师感受生命的存在,思考教学的意义。
其次,最直接的感言,体现了学生不自觉的学习诉求。这些感言大都质朴、率真,却可能潜藏着学生未意识到的最需要解决的认知问题,也有可能是学生值得自豪的进步表现。它们也常常激发教师的灵感,刺激起超越了一般理智储备的感性认识而直逼理性思考。
最后,学生感言应是教学意愿确立的基础。一般来讲,学生浅意识的学习意愿,大多不会对教师教育意愿形成冲击;但个别特别强烈的学习诉求,可能会激发起教师的认知共鸣,对教师的教学预设目标产生冲击,改变常态的教育意愿。无论何种情况,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都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要筛选、革新学生学习意愿,或调整教育意愿而形成课堂教学意愿。而教学意愿的确立,就标志着它已超越了个体的学习意愿或教育意愿,而成为课堂教学居于主导地位的、最具核心价值的、师生双方都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
4.学,是实现教学意愿、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手段。
在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的视野里,课堂教学意愿是珍贵的,所以相关的教学活动——主要指课文解读——也是用心的,但形式上却是非常态的。
(1)索隐式,就是正面明确教学意愿,在认识理解的过程中完成课文的学习任务。如《琵琶行》的教学,教学意愿是要珍爱职业,珍视职业形象;结合点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象实为写真的职业形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职业形象”成为聚集点,其它诗文内容成为发散点,其中包括景物描写、对话描写、音乐摹写、情感表现等,都具有服务于塑造“职业形象”的使命。
(2)归谬式,就是以有悖于常理的奇言引发课文学习,再以常情正义来否定奇言,从而明确教学意愿。如《守财奴》的教学,教学意愿是敬业精神要崇高,职业行为要高尚。切合点,是葛朗台临死前攫取镀金十字架的手,鲜明展示了一个守财奴的“敬业”精神。课文的教学,先引导着学生一一揭露葛朗台玩弄亲情、追捧金钱的种种行径,用葛朗台执着不懈的行为来注释他的敬业;再讨论这种敬业的疯狂与可怕;最后,去伪存真,强调“敬业”有高贵与卑劣之分,“行为”又常常由精神决定。在逐步展开的教育教学中,揭示出伪观念的本质,树立起正确的思想。
(3)驳论式,就是用易为忽视的内容,引发认识的矛盾冲突,直指课文主旨。如《项链》的教学,教学意愿,是人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切合点,是玛蒂尔德就该受到生活的玩弄并受到人们的嘲笑。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列举女主人公的不智之举与可敬之行;再突出强调其个人行为、品质的高贵与可理解性;再引导学生对“人不应该有个人生活的理想追求”作辩论;最后,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决定女主人公人生悲剧和人性悲剧的根源是当时的社会: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其个体成员的幸福指数。
(4)点睛式,就是直接从课文思想主旨入手,反推构思、写作。有些课文,思想立意高超,易为学生接受,且文章脉络分明,只需巧妙点拨,即可为学生理解。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教学意愿,是人应当有爱国思想,要有献身祖国的勇气和智慧;切合点,是浪漫的激情推举着崇高的精神产生超人的力量。教学中,在倾听学生诵读诗歌的感怀之后,教师创意地选用“击水(游泳)而起之水花阻遏飞流而下的船只”来解释“浪遏飞舟”,从而再现击水之人的超人形象,进而引领学生认识夸张的浪漫主义气概,感知诗人热爱祖国山河、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情怀。
5.悟,是反思内化的实现。
“学而不思则罔”。悟,要求学生对课文教学进行深度回味,其中包括把学习意愿与教学意愿作比较,对学习意愿作检讨,对教学意愿作思辨认知,通过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作修正补充,对思想、素养作修炼提升。
悟,是学习的内化,是教学追求得到实现的肯定,同时也是学生修炼思想的必需。
新生代中职语文教学法,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命提高的同时,培养着学生再发展未来职业生命的意识,也刺激着教师振作自己的职业生命。它用思想贴近学生,用教学激发师生感知生活的喜悦和渴望,唤醒其职业生命发展意识,并推动大家不断地、能动地更新学习、发展的自觉行为和方式,最终实现生命自在、自觉、自新的体验、享受与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