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欣 张三明
临床输血风险分析与预防措施
秦欣 张三明
临床输血;风险分析;预防措施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及输血过程的人为差错可能对受血者造成危害的风险等诸多方面问题。因此,临床医务人员要切实履行输血方面的义务和职责,了解输血风险的各个方面及其预防方法,加强输血风险管理,实施科学、合理、安全的输血,减少和避免输血方面的医疗纠纷。笔者针对临床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1.1 输血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风险
血液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中,最主要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也是最有可能发生输血风险的。
1.1.2 输血传播的其他病毒
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外,输血传播的其他病毒包括HTLV(致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HDV、HGV、巨细胞病毒、EB病毒(致多器官受损,常见肝脏受损)、细小病毒(致慢性溶血性疾病、骨髓损伤)、西尼罗病毒(WNV)、SARS的病原体冠状病毒(SARS-CoV)等。但其通过输血传播的危险度,特别是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严重程度,都不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
1.2.1 细菌污染和输血风险
细菌污染引起致死性输血(特别是输注血小板制品)败血症的发生率约为1/105或更高,是输血的又一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血液细菌污染,特别是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的发生率远高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污染的发生率。
1.2.2 原虫病和输血风险
除了病毒和细菌的污染外,原虫病如:疟疾、南美锥虫病、巴贝虫病等,也是可以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
1.4.1 陈旧的输血观念
如片面地强调使用“新鲜全血”,安慰血以及新鲜冰冻血浆的滥用,会增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2 患者血样采集的差错
输血前采错血样会直接导致ABO血型错配的输血,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
1.4.3 临床输血的差错
表1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输错病人也一直居于ABO血型不合输血致溶血性反应造成死亡报告病例中的首位,原因是在临床输血过程中,核对患者身份差错的风险,会增加输错病人的发生率。
人们对输血治疗结果的期望值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一是患者及家属的输血意识提高,发生失血性休克、重度以上贫血、各种血液疾病,只要医生提出输血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患者及家属会积极配合。二是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输血存在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所以对疾病的动态随访意识提高。患者及家属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是良好的结果,导致对输血的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在医疗上引发争议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输血风险。
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与患者及家属做相应的沟通,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对输血和由输血本身引起的不良后果难以理解而造成纠纷。
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包括人员、试剂、操作常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估,不断改进检测技术,缩短检测窗口期,应用新技术新试剂,提高检测水平。
(1)改进献血者皮肤消毒;(2)对入库血液进行细菌检测,及时掌控血液受污染的情况。
(1)溶血反应:加强责任心教育,减少人员失误和检测差错,检查病史。(2)溶血性发热反应: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和提前给药。(3)过敏反应:了解病人过敏史、IgA缺乏、使用洗涤血液成分和提前用。(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使用HLA配型血和洗涤血液成分。(5)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对高危病人提供照射的血细胞制品。
首先临床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对于必须输血的积极推广成分输血与自体输血以降低输血风险。其次,患者有知情权,输血治疗的患者及家属需了解输血风险,并要承担风险,为此在输血前应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第三是正确输血及监测输血不良反应。组织临床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输血技术规范,监测输血不良反应,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追踪其发生的原因,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1)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成因与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漠有很大关系,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根本保证。(2)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在临床输血管理中,输血科担负着临床供血、用血的管理重任,应是主导地位。因此,输血科人员除必须掌握输血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临床知识。要求输血科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将各类血型、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并明显标志;贮血冰箱每周消毒1次,每月做1次冰箱内空气培养,保证储血环境清洁,防止污染;储血设备实施24h温度监控,以保证储存血液的质量;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保存于2~6℃冰箱至少7d,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输血完毕后,输血科要收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1d。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43
315040 浙江宁波解放军第113医院 (秦欣 张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