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吴明华
“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不能快人一步,没有追赶超越的欲望和行动,怎么能跨越发展?”
“从全省倒数第一冲到了全市第一!”位于连云港最南部的灌南,一直以来被人称为“苏北洼地中的锅底”,主要经济指标一度在江苏省排在末位。然而从2003年开始,灌南绝地反击、强势崛起,不仅在连云港市综合目标考核中“七连冠”,而且综合实力在2009 底进入苏北七强县的行列。
“苏北经济是一把手经济,一个地方的行政主官如果思路对、干劲足、魄力大,这个地方在短期内就会出现很大变化。”江苏省一位主要领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苏北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要诀。作为苏北最贫穷落后地区的“一把手”,吴立生是如何演绎灌南“洼地崛起”奇迹的?
“一个地方发展,关键要找准落后的症结。”2003年,吴立生调任灌南县委书记后,首先对灌南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灌南是传统农业大县,不但没有任何矿产资源,而且自然灾害频繁。由于地势低洼,境内有17 条河流,导致三年有两年涝。1996年,灌南从淮安划归连云港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无法融入,区划调整带来的“创伤”,让灌南在连云港陷入边缘化的困境。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吴立生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干部群众思想滑坡。不但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观念封闭保守、不思进取,而且作为江苏的重点扶贫县,灌南干部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
“再困难,但精神不能滑坡。只有从解放思想入手,唤起广大干部群众觉醒,才能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吴立生到灌南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很有针对性地提出“开明开放,诚实诚信,创新创业,自立自强”的新灌南精神。
在上任后不久的一次全市干部大会上,吴立生高调表态:“先进不会永恒,落后不会生根。相信灌南定能克服当前困难,在很短时间内走出困境。”这句魄力十足的名言给灌南的干部带来很大的震动,吴立生那种强烈的自信给低迷的士气打了一剂“兴奋剂”。
“怎么把大家的精神焕发出来?首先领导自身要有信心,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此前吴立生之前一直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而且当过县长,因此他的底气十足。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描述灌南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在灌南的干部看来,“‘一把手’有这种勇气,对于我们来说是激励也是压力,逼着我们拼劲全力去赶超”。
为了迅速改变干部的思想观念,吴立生不仅请来专家学者给干部们上课,还组织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出国考察学习。此举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有人认为他是“钱烧了去看热闹”。但吴立生却认为,这是最快捷的学习方式,“去看一下就知道我们未来的愿景,就知道城市建设和开发区怎么干了。”
“把干部的精神状态调整好,改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保障。”思想观念转变以后,灌南干部投身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充满工作激情和美好愿望,从而形成很好的发展氛围。
“改变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和观念思维,这比经济指标数据的改变和引进企业更重要。”在灌南的干部看来,吴立生不仅给全县上下带来思想上的空前统一,而且使他们对未来的路看得更清。
“县域经济如何从洼地快速崛起,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做法。”过去从上到下长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模式,效率低下,在吴立生看来,欠发达地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制定方针目标之前要广泛调查研究,但一旦目标确定,就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组织力量、集中资源,提高执行力。”吴立生打破传统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按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重塑政府。打破原有领导体系,围绕中心工作,先后成立八大指挥部、五大工作委员会,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参与分工,人大、政协领导全都上一线,从而建立责权统一的领导分工体制。
同时,打破传统工作方式。“传统以公文来处理事情,效率太低,表面上看大家都负责任,但实际都不负责任。”吴立生很少召开干部大会,但每天要开很多小的“会办”会。针对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召集相关部门集中会办,当场解决问题。
“越是落后的地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要提高效率首先要打破官本位,把干部的思想都集中到发展中来。”灌南县原来每个机关都有局长和党组书记,两个“一把手”经常闹矛盾,职责不清、内耗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吴立生要求其中一个“一把手”退居二线,或者到企业去服务。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全县三分之一的科级干部离岗创业。不仅克服了官本位思想,还让干部们的观念受到很大冲击。
在传统行政体制中,最核心的是考核指标。“目标考核是指挥棒,极端重要。”吴立生打破原来的指标体系,在的考核指标中,经济指标占70%,并且以指标来评价人。
经济发展的项目和指标,每两个月一次“过堂”。在年底的干部大会上,干部根据考核的名次来排座位,前三名提拔重用,最后一名调整位子。“今年会提拔谁,大家都很清楚,很公开不用我说。”新的考核体制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动力。
“回过头来看看,这几年灌南60%以上的部门在省市拿到一等奖。原来我们都是坐在后面冷板凳上的,现在也可以到主席台领奖了。乡镇和部门都在省市拿了第一,县里综合目标考核也就肯定第一。”每年吴立生都把全县的目标订得很高,一个目标实现后又制定下一个高目标。在他的倡导下,全县上下都形成了“敢争第一”的竞赛气氛,各部门、各乡镇都在县内外找标杆,找对手比着干。
“欠发达地区相对发展比较滞后,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不能快人一步,没有追赶超越的欲望和行动,怎么能跨越发展?”吴立生带头打破原有的工作节奏,实行“5+2”和“白加黑”工作法,领导干部基本没有节假日。在他看来,在同样的时间里,其他地区也在发展,灌南必须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实现赶超。
每年春节期间,灌南县主要领导干部基本上都在浙江和苏南,跟客商一起过年,这在当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2年,灌南全县财政仅1.5 亿元,被形象地称为“一瓶酒、一棵树”。财政一半靠酒厂,另一半则靠杨树。“灌南差就差在工业,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必须大办工业,搞工业必须先打造载体。”2003年,吴立生到灌南后同时启动两个开发区的建设。
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几千万元的启动资金,而此时财政只能保“吃饭”。办开发区钱从哪里来?
“虽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但为了灌南的未来,我们要把事情干起来。”吴立生号召举全县之力办开发区,要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自觉自愿“借款”,并且带头拿出5 万元。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全县干部就集资900 多万元。加上银行融资,总共筹集3000 万元的启动资金,钱的问题解决了。
“灌南没有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如何吸引客商来投资?”开发区建好之后,仍然有不少困难摆在吴立生面前。
“欠发达地区本身没有资源,只能通过制定政策招引外来资源。”吴立生的理念是灌南要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制定了零地价、零规费、零距离服务的“三零政策”。虽然引起很大争议,但冲击力很大,在周边地区形成了“政策洼地”。
“‘三零政策’不是灌南发展的长期政策,只是在启动初期起到宣传上的冲击作用,一下子把大家的眼球吸引过来。”灌南的“政策洼地”效应很快收到奇效,2003年底,开发区刚建成就吸引了100 多家企业入驻。
“我们的招商理念是,一定要让客商赚钱。”在吴立生看来,有些人不能辨证看待招商问题,认为地卖的越贵越好,政府利益最大化越好。如果只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那肯定招不来大企业,只有让引进的企业做大做强了,形成支柱产业,创立区域品牌,才能最大限度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样是招商,但招什么样的商?同样是发展经济,但在什么基础条件上用什么办法来发展经济?这是要认真思考的。”很多欠发达地区当时都在发展,服装、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就业问题,但吴立生却有不同的考虑,“从长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价格影响非常大,对财政贡献却不会很大。产业必须选择要在当地有足够的要素支撑、能形成自身特色的百年产业。”
灌南有港口优势,传统有机械加工企业基础,经过精心的筛选,吴立生把机械加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作为灌南的主导产业。在招商引资中,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都放到主导产业上,围绕产业链招商。“这几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冲击很大,而灌南的产业却发展很快。事实证明,灌南的发展路径是对的。”
吴立生在灌南一直大力倡导敢于突破、敢于叫板、敢冒风险的“三敢”精神,这“三敢”精神也是灌南“洼地崛起”的最好写照。
2005年,江苏省提出沿海开发战略,吴立生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发展良机,在江苏率先作出反应,启动实施灌河开发战略,成功抓住了第一轮沿海开发的机遇。
灌河是苏北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也是苏北唯一在干流上没有建闸的黄金入海通道,它东入黄海,北接连云港,南连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被誉为苏北的“黄浦江”。
在上级没有政策前提下,吴立生提出“先做产业,以开发换政策”,大手笔在灌河入海口整个260 平方公里的半岛区域内,规划了“5+2”的产业布局,即船舶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再生资源加工区、临港大工业区5 个产业园区和2 个中心城镇。
依托灌河的岸线资源和“海江河”联运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灌南已经培育出了钢铁、造船、化工等几大特色产业。2009年6月,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时,灌南又迅速提出灌河半岛新区的概念,将产业目标更加集中和精准地瞄向船舶制造、港口物流、精细化工等重型工业。
“灌南的优势在灌河,灌南的潜力在灌河,灌南的明天在灌河”。在灌河半岛,五大百亿产业已经初步成形。
2009年,灌南县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4.3%,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9 户,完成财政收入27.1 亿元,全县的综合实力成功进入苏北七强县的行列。下一步,吴立生把灌南目标锁定在了全国百强县。
从重点扶贫县到全国百强县,灌南在短短几年内就创造了“洼地崛起”的奇迹。
“一个地方发展得快慢,核心还是主要领导的思路和作风。”在吴立生看来,“一把手”要敢作敢为,敢于拍板决策。“领导干部要敢作敢为,首先要无私无畏、多谋善断。在决策前要民主,但决策时要果断,遇到事情很快就要做出判断。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快作出决策,就会在优柔寡断中贻误时机。”
吴立生在灌南一直大力倡导敢于突破、敢于叫板、敢冒风险的“三敢”精神,这“三敢”精神也是灌南“洼地崛起”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