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研究方法(一)

2010-02-18 02:57:10赵志群
职教论坛 2010年3期
关键词:职业研究教育

□赵志群

关于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研究方法(一)

□赵志群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研究领域逐渐扩大,研究质量稳步提高。过去职业教育研究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学领域进行的与教育制度、课程和教学等相关的问题研究,二是在劳动和社会学领域的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和职业资格研究。而如今,职业教育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成果已渗透到教育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因此有学者甚至提出职业教育应当成为 “一级学科”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假设和命题。

由于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国际上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也不局限于一两个学科,而是涉及范围广泛的多个学科。职业教育研究事实上已成为“一组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组合,它们既有“回顾性的”,又有“展望性的”:前者如职业教育史、职业教育原理和比较职业教育学等,后者的应用性较强,包括资格(qualification)研究(亦称胜任特征研究)、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劳动市场研究以及“从学校到工作的迁移”(transfer from school to work,美国概念)研究等。但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要素的优化等始终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

从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看,由于职业教育与所在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状况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澳大利亚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因此主要从实用主义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问题,如“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资和回报”。而德国和法国除了实用主义的实证研究外,还开展了很多基础性研究,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性”、“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不同社会地位、性别的机会均等”以及职业教育哲学和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美国职业教育研究多数受到联邦政府的委托和资助,比较关注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如“职业教育理论传播”等。日本建立了高水平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是世界上仅有的没有职业教育体系而职业教育又高度发达的社会。而随着终身雇佣制的解体,日本开始探索建立与具体企业联系不那么紧密的公共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因此,当前的研究重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问题。一般来说,国际组织(如 OECD、ILO、UNESCO)和国家联盟(如欧盟)的研究比较关注跨地区的宏观性问题和普遍性问题,如现代学徒制 (modern apprenticeship,与我国的“工学结合”类似)的建立、劳动力的流动性、职业教育质量比较和职业资格互认等。如设在希腊的欧洲职业教育发展中心(CEDEFOP)自1998起陆续发布的5份《欧洲职业教育研究报告》,对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微观层面上看,当前职业教育研究涉猎的领域有扩大和深入的趋势,如从教育学角度研究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的专门化发展(professionalization)等;从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角度研究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需求供给关系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职业教育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等;从劳动科学角度研究职业教育与就业政策、劳动报酬和职业流动等;从技术和工作角度研究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资格和职业工作过程的分析、评价和设计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职业教育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与走向。

职业教育研究正呈现出看似矛盾的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封闭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二是将职业教育置于复杂的社会关联中,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对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功能进行分析。由于各国职业教育体制之间存在巨大差别,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目前人们几乎已经放弃了上世纪后期通行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和分类研究法。当前本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而建立在各国整体职业教育背景基础上的指标型报告也成为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如《美国教育状况》、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以及欧洲教育资讯网(Eurydice)的各国数据报告等。另外,经合组织(OECD)的年度教育报告对职业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

与欧洲近百年的职业教育研究历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但由于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基本上照搬已经引起非议的教育学现有体系,对自身特殊逻辑结构研究尚不深入,且许多研究仍停留在简单的经验总结,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因此,影响了对职业教育现象的解释力。然而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也有先天的优势。在当前跨学科行动的大科学研究时代,高水平的研究是在对其它学科的研究进行比较、移植、聚合和加工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跨区域的、甚至是国际化的综合研究,而这又恰恰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优势所在。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职业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