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饮片用药安全的分析

2010-02-18 00:35王红丽孙志海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5期
关键词:毒性中药用药

王红丽,孙志海,冯 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河南郑州 450000)

近几年来,国内外中药不良反应报道日趋增加,中药不良反应涉及的脏器有心脏、肝脏、肾脏、神经细胞等,从受损器官来看主要集中在肝、肾、肺、心、内分泌腺、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为尽量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安全,本文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加强用药安全进行了分析。

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中药的自身因素

1.1.1 种植 中药自古有“道地药材”之说,但一些人为了单纯增加经济收入,随便提倡和推广异地种植和采收,为了追求速生高产,滥施化肥农药,不少“道地药材”已经不地道。由于大气污染,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含量超标,这都严重影响了药用动植物的产量与质量。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报告(编号:2004093019)中可以发现:市场上随机抽取的6批广地龙药材重金属含量调查中镉(Cd)含量超过《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其超过的倍数从23倍至143倍不等[1]。

1.1.2 采收加工 产地品种不同造成明显差异,山豆根在我国南北地区,因用药习惯不一,品种也不同,北方地区习惯用防已科蝙蝠葛植物北豆根,有小毒 ,而南方地区把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称为山豆根,毒性比较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的品种[2],苦寒有毒,用量15克以上即有毒性作用,又如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又称南五加,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成药五加皮酒,就是由五加皮炮制而成,而北五加为萝摩科植物杠柳,含有强心苷,具有强心利尿作用,北方地区作为五加皮使用,曾有处方五皮饮中用北五加,而造成洋地黄中毒的报告。由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药物采收不够适时规范,加工、炮制不够精确,会出现浸泡过度、焙晒失度、漂薰过度等炮制失度,这都会直接导致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下降,而且达不到中药减毒增效的目的,如朱砂水飞法可去掉可溶性游离汞,降低毒性,而采用球磨法,在磨过程中产生热,可使游离汞含量增加从而使毒性增加。

1.1.3 贮存、运输 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如有不当,还会导致中药走油、霉变、虫蛀、风化,药物细菌大量生长,滋生螨虫,直接影响中药质量,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

1.2 中药的使用

临床及研究表明中药使用后会有以下不良反应:

1.2.1 副作用 当一种中药具有多种作用时,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伴随中药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如用麻黄平喘而引起的心悸、血压升高、失眠等反应。

1.2.2 毒性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有毒药物共72种,其中,大毒7种,小毒21种,有毒43种,如马钱子中的毒性成分士的宁碱成人服用3~5 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 mg可致死。川草乌中的毒性成分乌头碱一般中毒量为 0.2 mg,致死量为 2~4 mg。

1.2.3 变态反应 某些中药会引起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症状,如皮肤寻麻疹、红癍、紫癜等,严重者全身症状为溶血、血小板减少、肝损害和肾损害、呼吸困难、喘息、过敏性休克等。如含呋喃骈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物葛根素、苍耳子、冰片、威灵仙、补骨脂、雷公藤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嗳气流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吐血、便秘、便血、黄疸、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甚至损害。还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见头昏、头痛、口唇、面部或肢体麻木神经炎等,多为含有某些生物碱或强心苷类成分的药物过量服用引起,如麻黄、苦参、雷公藤、罂粟壳、乌头、马钱子。偶见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症见失眠、抽搐、惊厥、烦躁、谵妄、幻觉、语言不清或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如朱砂、洋金花、川草乌、马钱子。有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血尿、蛋白尿、排尿困难、尿少或无尿、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如“马兜铃酸事件”[3]。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症见胸闷、心悸、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血压异常等,多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药物引起,如洋金花、万年青、附子、山豆根、蟾酥等。

1.2.4 致癌作用 实验发现槟榔(槟榔碱,水解槟榔)具有实验性致癌作用,另有些中药本身不致癌,但与某些致癌物质先后起作用则具有促癌作用,如石菖蒲的主要成分α-细辛醚对鼠伤寒沙门菌TA92有致突变作用,对染色体有明显断裂反应,植物黄酮类槲皮素对小鼠微核实验有明显致突变作用。

1.2.5 致畸作用 有些中药在毒理实验中发现对孕鼠有致畸作用,如制半夏、细辛、石菖蒲等,在妇女妊娠期不宜使用。

1.2.6 特异质反应 少数人因遗传原因(如个体酶缺陷),导致用药后发生与药物的药效、药理无关的病理反应,如有口服常规剂量板蓝根糖浆而发生溶血的报道。

1.2.7 过度作用 首剂效应,某些中药开始用药时,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尚未适应,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如决明子有轻泻作用,而首次使用时,某些人会引起剧烈的腹痛,称首剂效应;由于药物作用而诱发的反应称为继发反应,如长期服用番泻叶、麻仁丸、大黄引起久泻而致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口腔炎。停药综合征,由于骤然停药而引起的与原来药物本身作用相反的效应称为停药综合征,如服用大黄通便,但突然停药引起便秘。

1.2.8 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药具有四气五味,需要辨证用药,若使用不当,即使是人参,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人参使用不当可以引起头痛、头昏、烦躁、失眠、血压升高、低血钾、心律失常等[4],尤其是儿童,使用人参更要注意,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山楂行气消食,为药食两用之品,但使用不当会出现胃脘隐痛腹胀、上腹部阵发绞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2.9 中药用量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川芎用量为9 g以下,如用量过大,会出现下腹部剌痛、尿频、尿急、尿痛、头痛、呕吐,银杏敛肺,定喘,亦为药食两用之品,但其含白果酸、氰苷、银杏醇等毒性成分,若用量过大或者生吃,就很容易引起烦躁、不安、惊厥、肢体僵直、昏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尤其小儿反应更为强烈。

1.2.10 中药配伍不当反应 临床应用复方,若配伍不当引发不良反应,如麻黄增加乌头对心脏的毒性,瓜蒌、白及、白蔹使乌头碱毒性增加等,传统经验有“18反”、“19畏”和妊娠禁忌,如果违犯,就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1.2.11 中西药配伍不当反应 麻黄与复方降压片、北京0号等合用,能降低降压效果,麻黄能拮抗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等镇静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使药效降低或失效;麻黄会加重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加重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毒性,降低氨茶碱的疗效,增加毒性作用[5];山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与磺胺合用会引起血尿;人参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当归、银杏、丹参增加华法林出血倾向;朱砂与溴化物共用产生溴化汞,而导致中毒;朱砂与氯化钠、碘化钠合用产生氯化汞,碘化汞而引发肠炎;甘草与水杨酸一同使用,溃疡病发生率增加;龙骨牡蛎、石兰与洋地黄同用,易发生心律失常。

2 中药用药安全分析

2.1 进行科学管理,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

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按GAP标准原则,总结道地药材传统特色种植技术,结合现代科技,研究制订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管理规范,对个体中药种植户需加强培训,加强监管,可以引入行会组织制度,发挥行会组织功能,政府加强管理监督服务职能,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2.2 依靠现代科技,完善中药饮片安全质量标准

应研究中药来源、产地、规格、质量的变化规律,提高实用鉴别技术,应尽快建立具有中药特色的质量相关性强的、稳定、均一可控的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标准,对有毒药材应建立毒性成分炮制后限量检查标准。对饮片库房应制订更加细节化、科学化的管理标准,避免饮片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成为劣质饮片。

2.3 科学使用中药

中医药专业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要熟悉中药的性能主治、用法用量,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断吸收新知识,仔细进行询问,注意患者的年龄、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用药史、体质差异等因素,处方用药要科学谨慎,尤其是有毒中药的使用,忌联合用药、长期用药,中西药配伍使用要避免增加毒性及副作用,加强用药监护。医师、药师应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提高其用药安全意识,避免其擅自增加剂量,联合用药,延长疗程。

2.4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推进药物警戒

各级医药部门要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要详细记录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过程,搜集中药不良反应信息,加强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的通报,减少漏报率,分析研究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开展中药毒理学研究,探索出科学、客观、公正的中药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推进药物警戒,扫除用药安全隐患。

[1]李薇,肖翔林,吴文如.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利与弊[J].中国药房,2007,18(12):954-95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刘力,胡静,徐德生.论中药的肾毒性[J].中国执业药师,2006,(10):21-24.

[4]李钟.几种常用补益中药的不良反应[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1):47-48.

[5]梅全喜,吴惠妃.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07,(3):19-25.

猜你喜欢
毒性中药用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