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校生学习习惯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0-02-17 19:37赵金周
职教论坛 2010年27期
关键词:职校专业课职业院校

□赵金周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它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经意,力量却巨大无比,一旦形成就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着人的命运,左右着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1]。职业院校是教育系统的输出终端,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大多数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多数不再有全日制在校学习的机会。因此,培养职校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职校生的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校生的特点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激烈的中招和高招中淘汰下来的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其学习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①基础不牢有特长,即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并不牢固,但各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特长,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②读书不勤爱活动,即对文化课、技术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浓,但对实习操作和实验课多数学生兴趣高涨;③智商正常少习惯,即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巩固,对理论学习不积极,但智商都在正常范围,只是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多次遇到失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④竞争失利缺信心[2],即多数学生在各类考试中,特别是中招和高招中遇到失败,因此对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学习进步缺乏信心。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和培养

二、职校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期,学生在校期间有学校纪律的约束、老师的督促、同学之间的监督、班集体气氛的影响,容易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容易在班集体的“气场”影响下较轻松的完成习惯的培养,就职校生而言,在学习习惯培养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巩固提高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习惯

尽管职校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欠缺,但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熏陶,每个学生也有一些好的习惯和做法,尤其是课堂学习习惯,主要是他们很多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习惯和坚持的不够,据我们抽样调查,有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学生人数不足40%。而课堂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教师讲授的问题进行消化吸收,提出质疑,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等,这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根据职业院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大胆质疑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等,他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等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进行,尤其是任课教师要从授课技巧、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尽快培养专业课学习习惯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专业课程的课堂学习内容与中学学习内容差别很大。主要是本专业技术原理、工艺分析和操作方法等相关知识与中学不同。每门课程的知识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学习过的专业课程有关,有些还与实践过程有关,不但需要课堂专心听,认真记,还需要学生能够把新的知识与其他理论联系起来,需要更宽阔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能够用多重知识来判别,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与普通教育是不一样的,需要从实用的、现实的情况来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样才能把专业知识学好、学活,才能够学以致用。而这样的过程对职校生是一个新的方式,从中学的学习习惯转换到专业课的学习习惯一般都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应在职业指导、课程指导过程中加以重视,加快培养学生专业课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尽量缩短学习习惯的转换过程,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

(三)创新突破操作技能的学习习惯培养

职业院校培养的目标是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实验、实习、实训等内容在整个教学时间上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操作技能学习习惯既与职业习惯的培养密切相关,还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今后成长。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习习惯培养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缩短他们的成熟周期,而这一习惯与一般的课堂习惯又有很大的不同,有其很多的特殊性,需要我们重点突破。首先,是操作过程联系理论的思维学习习惯。当实习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从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尽量减少毫无目标的摸索,让技能的学习促进理论知识的提升,用自己亲手的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同时把理论课堂不易解决的难点问题,在技能训练中得到解决。这样的习惯对他们将来的个人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那些高技能人才之所以能成为高技能人才,都是因为他们具有学习理论、应用理论来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其次是团结协作的习惯。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分工与合作越来越精细,企业与企业、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愈来愈紧密。团结协作既是学习过程所需要的,更是职业素养所需要的。团结协作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学校学生的相互学习,也有助于以后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三是吃苦耐劳的习惯。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其过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劳动强度,有时可能会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锻炼自己的技能,还要锻炼自己的意识,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只有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将来才能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和刻苦钻研精神,把工作做好。四是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安全文明生产在任何时代都是首要提倡的——安全是生产的底线。不管操作什么样的设备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绝不违反安全生产条例。不管在怎样一个工作环境中,都要保持自己工作区域的零件、用具等摆放整齐、规范、卫生,个人仪表整洁、大方。养成一个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对于改善个人形象,提升层次有着促进作用,而且能帮助学生成为企业最喜欢的人。

(四)着手打造课外自学习惯

自学习惯是职校生必须掌握的关键学习习惯。职校生毕业后,多数人不再有全日制在校系统学习的机会,已经掌握的一定知识和技能的职校生将面对几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一是面对自己所处工作环境因技术提升等因素的影响,对从事该工作岗位的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从业人员必须继续学习,才能胜任工作岗位新的需要;二是现有从业人员对职业发展的更高的期望,如成为技术专家、管理人员、自主创业者等,从业人员必须面对新的岗位,继续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三是因为职校生因自身原因或企业经营原因,要求从业人员转岗甚至转移到别的行业就业,同样要就新知识、新技能的的学习。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是职校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话题,而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全日制在校的课堂学习的机会,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够培养出良好的自学学习习惯,则能保证毕业生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以支撑职校生的职业发展。

三、职校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模式

职校生由于自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有些学生有很多的不良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引进“成功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学生能成功,从小习惯培养做起,起步设定较低的目标,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建立自信,在自信中走向下一个成功。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五导八动”的培养模式,即教师在“充分相信——科学培养——全程鼓励——确保成功——树立自信”的主导思想前提下,始终要做到五导:思想领导、方法指导、榜样引导、过程督导、鼓励倡导。学生作为习惯培养的主体,在沿着时间顺序的发展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到:想到心动、准备启动、立即行动、典型带动、坚持恒动、同伴鼓动、体会感动、达到自动。在“五导八动”的框架下,让习惯培养循序上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心血,需要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有爱心,有热情,科学地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使学生终身受益。

[1]张艳敏.浅谈如何培养职校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教研版),2008(12).

[2]段平.西部落后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8).

[3]向纹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中专新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J].双语学习,2007(7).

猜你喜欢
职校专业课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